「杭州鏡頭」在慢節奏的古街里爲了一道風景

「杭州鏡頭」在慢節奏的古街裡為了一道風景

此時街上人還不多,一些茶客開始座著等掌櫃開張,或者東張西望尋覓著平常的茶友是不是已經來了。據考證,早在唐初時,遊埠就建有碼頭,作為重要的水陸碼頭和物資集散地,素有“錢江上游第一埠”的美譽。那個時候的水運往往是朝發夕至,跑船的人摸黑一杯早茶就開始了一天。

「杭州鏡頭」在慢節奏的古街裡為了一道風景

明代前,古衢江流入遊埠溪,緊靠古鎮街市,當時遊埠溪就設有前街埠頭、大街橋埠頭、白鷺園埠頭、柴市橋埠頭、殺狗弄堂埠頭、豬行橋埠頭、雙溪埠頭、太平橋埠頭等共11座埠頭,是浙贛閩皖交界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到明清時代,鎮上店鋪林立,商賈雲集,是衢江下游繁華興盛的重要商埠。也因此與桐鄉烏鎮、湖州南潯、義烏佛堂並稱“浙江四大千年古鎮”。如今古鎮人一早還有在遊埠溪挑水、洗滌的習慣。

「杭州鏡頭」在慢節奏的古街裡為了一道風景

六點多是茶客最多的時候,5米寬的老街兩旁座滿了人,已是人聲鼎沸,品茶聲、鳥鳴聲、打鐵聲、燒煤爐聲......當年遊埠商戶雲集時,來往客人很多,經常天不亮就拉著貨來到古鎮交易,誰家的貨更好,誰今天賺了錢,每天交流“情報”都在這杯早茶裡了。千百年過去了,儘管古埠的交通優勢不再,但這種早市的熱鬧卻一直保留了下來。

「杭州鏡頭」在慢節奏的古街裡為了一道風景

有時候桌子不夠了,掌櫃將幾張老木頭門板拆下來一鋪,拉上幾張板凳,又開一桌。老茶客們每天按慣例喝早茶、泡茶館,也不嫌環境簡陋,有的乾脆坐在屋簷下的一排石墩上,悠閒自在地飲茶。

「杭州鏡頭」在慢節奏的古街裡為了一道風景

茶館沒有具體的名字,但各自都有忠實的粉絲。老茶客們往往會選定一兩家,喜歡帶著自己的杯子,自己添水,天冷的時候座得久還可以保溫,自由逍遙的老底子意味。

「杭州鏡頭」在慢節奏的古街裡為了一道風景

老茶客說,“遊埠過去水路有多興,先看看溪上的5座橋”。建於明清時期的“太平橋”、“永安橋”、“永濟橋”、“永福橋”、“潦溪橋”五座古橋依次排開,姿態各異,但都以黛青色青石砌成,古色古香,那是彷彿是遊埠鎮的年輪。

「杭州鏡頭」在慢節奏的古街裡為了一道風景

古時金華蘭溪商貿坐地而為,養成了蘭溪人的閒適心胸和美食習慣,現如今男人到達一定歲數、無需幹活的時候,每天清晨,可以很早的坐在熟稔的茶館,泡一杯濃濃的香茶,天南地北擺龍門陣。

“永福橋,據說是25歲守寡的夏氏用結蒲鞋、打草鞋的一生積蓄所興建;

太平橋,據傳朱元璋小時候討飯時在這裡躺過,身體成‘天’、‘子’二字,其寓意吉祥;

潦溪橋也叫搖車橋,是章孝友堂的祖先靠紡紗織布攢錢,為便利兒孫讀書上學造起的;

……”

我要了一杯茶,聽茶客們把遊埠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

「杭州鏡頭」在慢節奏的古街裡為了一道風景

氤氳的水汽中,一杯清茶,一副燒餅夾油條,就是老茶客一個上午的“配料”,喝早茶的時候,遊埠人就把早餐解決了,於是茶館有泡茶喝附帶早餐的,也有專門設在茶館邊的早餐店,炒麵、炒粉、小籠包、煎餅......

「杭州鏡頭」在慢節奏的古街裡為了一道風景

六指頭酥餅現在烤現賣,有多種口味,很香,十元錢3只,也可以打包帶走。特別是這個名字很有意思,據說當年的掌櫃有一隻手是六個指頭的,這是不是勾起了我們兒時的記憶?

「杭州鏡頭」在慢節奏的古街裡為了一道風景

如今水路交通受阻,陸地交通發展迅速,泡早茶的習慣少了功利,多了安詳和閒適,聽聽國家大事,聊聊鄉鎮趣事,理理家園小事,在慢節奏的古街裡,慢慢成為了一道風景。

「杭州鏡頭」在慢節奏的古街裡為了一道風景

但老茶客有些憂心地告訴我,遊埠古鎮由於極少遊客到來,古建築缺少維修基金,受到嚴重破壞,有的折除後將古物材料買給附近的諸葛村,新建築也在慢慢的吞噬這座古鎮,不知道這杯茶還能喝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