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開始有遠見的3個跡象

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

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

“世界正在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

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

什麼是“遠見”?

很多人談到遠見時,都在說一些大而空的概念,什麼高瞻遠矚,運籌帷幄,這些概念缺乏實操性,換言之,非常不接地氣。

什麼是高瞻遠矚?怎麼才能做到高瞻遠矚? 我們完全無從下手。

關於遠見,羅振宇說過的一句話:

“真正做事之人的遠見,是及時掌握目前以及未來的趨勢,可以從不同視角看待事物,為迭代保持充足的可能性。”

學會向年輕人學習,不斷接納新鮮事物和資訊,對知識結構和技能的鈍化保持必要的警惕,你就可以保證自己不被時代落下。

從未來的角度看現在所做事情的價值,從結果追溯過程的意義,就掌握了從不同視角看待事物的能力。

在陽光燦爛時就開始修屋頂,不斷突破舒適區,保持對事業的飢餓感,就具備了迭代思維。

總而言之,這就是遠見。

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
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

向優秀的年輕人學習

“薑是老的辣”,“我走過的路比你吃過的鹽都多”......對年長者的推崇,或者說年長者對自己能力的痴迷,隨處可見。

小時候,我最討厭來自年長者不分青紅皂白的年齡碾壓,過了30之後,我看到20來歲的人,也會不屑一顧,直到2016年,發生了一件事情改變了我。

有一天,我單位的一個小年輕給我推送了一個知識博主的公眾號。

“姐,你平時喜歡讀書,這個號是我一個學弟辦的,每週發佈一篇拆書文章,也有語音,很有意思。 ”

我剛開始沒怎麼當回事,我都讀了30多年書了,還需要看這樣的文章,聽這樣的語音嗎?萬一別人的解讀錯了,那不是影響自己真正讀懂一本書嗎?

過了一陣子,他又發給我一個鏈接,說知識博主開課了,教人怎麼解讀一本書,成為說書人。

學弟送了他兩個名額,乾脆一起去吧。

既然報了名,就只能去學習,沒想到,我聽著聽著竟然欲罷不能,後來把他的方法一試,真的很有效果。

由此,我開啟了一條特別的寫作之路——給各個聽書欄目寫“聽書稿”。

不到半年,我就簽約了好幾個平臺,每月看書寫稿,收入竟然超過了主業。

把愛好變成賺錢的手段,這是年輕人交給我的技能。

年輕人有很強的嗅覺,他們所做的事情,很多就代表了時代的趨勢。

劉潤老師在專欄文章裡曾提到,向年輕人學習的“後喻文化”。

這個詞是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提出的,米德認為:“我們所有人,都要向優秀的年輕人學習,不是因為他們更理解未來,而是因為就是他們構成了未來。”

變化越來越快,這意味著過去經驗積累的價值越來越低,甚至可以說,真正有價值的經驗,來自於年輕一代,所以《經理人月刊》才會把“反向導師制”作為通向未來的“8條管理法則”之一。

也就是說,資深管理者要向年輕一代學習新理念和新技術,你不僅是他們的導師,同時也是他們的學生。

在這點上,好的管理者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羅振宇就曾對北大學生說:“如果我有些觀點和你們的不一樣,那八成是我錯了。”

觸及未來趨勢最快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盯著身邊那些厲害的年輕人,看他們在看什麼書,做什麼事,對什麼感興趣。

向比自己優秀的年輕人學習,和時代同步,這是一個人開始有遠見的第一個跡象。

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

做事前先預想結果

我特別喜歡史蒂芬・柯維說過的一句話:“許多人拼命埋頭苦幹,到頭來卻發現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錯了牆。”

我們很多人在做事之前,不管目標,不看終點,只是單純的埋頭苦幹,至於所做事情到底有多大價值,很多人根本不去思考,所以梯子搭錯位置都不知道。

之前看《窮爸爸富爸爸》,書裡有個故事給了我很深的震撼。

有一個村莊裡沒有水,村長委託兩個年輕人給這個村莊供水,村民們向他們支付費用。

第一個年輕人艾德,是典型的行動派,馬上買了兩隻大桶,每日奔波於10裡以外的湖泊和村莊之間,每天都能賺到錢。

另一個年輕人叫比爾,自從簽訂合同後,他就失蹤了,半年後,比爾帶著一個施工隊和一筆投資回到了村莊。

原來,在過去半年裡,比爾做了商業計劃,找到了投資,註冊了公司,僱用了項目施工的專業人員,之後比爾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修建了一套從湖泊通往村莊的供水管道系統。

管道開始正式運行的那一天,艾德的生意被摧毀了,他一共只賺了一年半的錢。

為什麼比爾能打敗艾德?因為比爾做事之前懂得先問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天天用桶運水有什麼樣的價值和影響呢?

很多時候,我們談遠見,似乎覺得很遙遠。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做事之前多多問問自己想跑到什麼樣的終點,心中揣著什麼樣的目標。

從終點逆向出發,去評估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情是否值得。

如果不值得,有更好的做法嗎?

這個更好的做法,往往就是能讓我們收穫頗豐的遠見。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個“3-10法則”,也就是做一件事之前,問自己10小時後,10個月後,10年後,會怎麼看待這件事。

如果10小時後,你就覺得這件事沒有意義了,那肯定不要做。

越是經得起時間考驗,能在時間裡產生複利價值的事,越有做的價值。

這就是羅振宇在《知識就是力量》裡講的道理:“這個世界所有真正懂得財富密碼的人,都是找未來要價值的。”

學會從未來的結果出發,衡量自己到底應該怎麼做。

當你學會找未來要價值後,你就能比別人更有洞察力,更有遠見。

做事前先預想結果,學會向未來尋求價值,這是一個人開始有遠見的第二個跡象。

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
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

陽光燦爛時開始修屋頂

塔勒布在《黑天鵝》裡面提到“黑天鵝事件”,指那些小概率,但卻影響巨大的事件。

黑天鵝事件,存在於各個領域,商業、科研、個人生活,比如金融風暴、雪災、一場重病、一次失業、一場騙局...

黑天鵝事件,往往能直接摧毀一個人或一個家庭。

前段時間,電影《我不是藥神》裡提到的“慢粒白血病”,讓很多人和家庭不堪重負到直接崩潰。

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

去年刷爆朋友圈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章裡的主角在北京有房有車,卻因為一場流感,每天耗費6萬塊,最終賣房賣車。

除了疾病,還有失業,去年一名中興程序員因為失業,選擇了跳樓。

為什麼我要說黑天鵝事件呢?

我想說的是,衡量一個人有沒有遠見的最終極的指標,是看這個人有沒有對抗風險的能力,是否懂得對看不見摸不著,一輩子可能只發生一兩次的風險,做出合理的應對措施。

因為即使我們做對了99.9%,只要有這0.1%的小概率黑天鵝事件發生,就能把做對事情積累的收益全部損耗完,甚至是放大幾十倍、幾百倍的損失。

成甲在《好好學習》裡提到,每個人為了應對小概率事件,都應該有一個“備份系統”。

職業上的備份系統,可以是領英創始人霍夫曼的“ABZ計劃”,A計劃指得是長線投入的工作,B計劃指給自己開拓的新職業機會,Z計劃是為了應對最糟糕的情況。

比如應對失業,你要提前留出“風險資金”,確保自己失業後,可以好好生活半年左右的時間。

比如應對疾病,你可以每個月存一定的錢,到疾病賬戶裡,為自己買份靠譜的保險,多認識幾個醫生。

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不斷積攢技能,做好投資理財,學會規避風險,有了這些,你就為自己贏得了“安全空間”,應對“黑天鵝事件”。

馬雲曾在湖畔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說:“我不斷提醒自己,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不要等到下大雨去修屋頂。在陽光燦爛的時候去修屋頂,真的到大風大雨的時候先躲一躲再說很重要。

陽光燦爛的時候,能“傻乎乎”的去修修屋頂,這就是遠見。

學會向年輕人學習,學會從未來視角衡量事情的價值,懂得用備份系統應對生活中的小概率事件,這是一個人開始有遠見的第三個跡象。

遠見有多重要?

作家馮兩努說:“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

你今天的日積月累,一定會變成別人的望塵莫及。

作者簡介:柳一一,富書籤約作者,兒子一歲,親子諮詢師,重度閱讀者,年閱讀200本+,給孩子最好的愛,是和孩子一起終身成長,風景從來都在路上。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

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

如果錯過下列文章

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
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