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富約翰·D·洛克菲勒,這樣教育他兒子

約翰·D·洛克菲勒,是美國首富,石油大王,比爾蓋茨的崇拜者。如果你沒聽說過他,一定聽說過標準石油公司、美孚石油公司、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北京協和醫院、美國911大樓等,這些都是洛克菲勒家族創造和捐贈建造的。

這個家族低調、勤奮、智慧,精於經營,特別是在教育上,很值得學習。

美國首富約翰·D·洛克菲勒,這樣教育他兒子

洛克菲勒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諺語,目前還是很有權勢的家族,只不過很低調。和鐵路大王範德比爾特家族相比,這個家族的延續非常成功。範德比爾特家族的財富到第三代就散盡了,而約翰·D·洛克菲勒的孫子戴維·洛克菲勒還是非常出名的。

書歸正傳,今天要說的是: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別讓精神破產,約翰·D·洛克菲勒寫給他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的家書。這是《洛克菲勒家書》中的一篇。關於這本家書,有很多非議,很多人懷疑這本家書的真實性。

美國首富約翰·D·洛克菲勒,這樣教育他兒子

首先,洛克菲勒學歷比較低,而家書很流暢,翻譯成中文也沒有以往外文的彆扭;

第二,這個家族非常有錢,而且很低調,沒有必要出書賺錢;

第三,這些書信找不到原件,在已找到的家書中,多是講一些生活瑣事,並沒有經商精髓。

Anyway,這本家書還是給眾多職場人士帶來很多啟發。我們不探討他的真實性,我們只學習它要表達精髓。

這封家書的呢,主要寫兒子失敗後,洛克菲勒給他的鼓勵,勸他正確看待失敗,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而讓自己精神破產,那就是徹底被打敗了。

下方是正文:

親愛的約翰:

你近來的情緒過於低落,這種表現讓我感到非常難過。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你還在為那筆讓你賠進一百萬美元的投資而感到恥辱和羞恥。因此終日悶悶不樂、憂心忡忡。其實,這大可不必,一次失敗並不能說明什麼,失敗更不會在你的腦門上貼上無能者的標籤。

樂觀起來,我的兒子。你需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自始至終地保持順利;相反,卻要時刻與失敗比鄰而居。也許正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無奈的失敗,追求卓越才變得魅力十足。人們對成功競相追逐,甚至不惜以生命為代價。但即便如此,失敗還是無可避免的。

我們的命運也是如此,只是與有些人不同,我把失敗當作一杯烈酒,嚥下去的是苦澀,吐出來的卻是精神。

在我雄心勃勃進入商界,跪下來誠心祈求上帝保佑我們的新公司一路順風之時,一場災難性的風暴襲擊了我們。當時我們簽訂了一筆合同。要購進一大批豆子,本來可以從中大賺一把,但沒有想到一場突然“來訪”的霜凍擊碎了我們的美夢,到手的豆子毀了一半,而且有失德性的供貨商還在裡面摻加了沙土和細小的豆葉、豆秸。這注定是一筆要做砸了的生意。但我知道,我不能沮喪,更不能沉浸在失敗的痛苦當中,否則,我就會離我的目標越來越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更不可能一直維持現狀,如果靜止不動,就是退步,但要前進,必須樂於作決定和冒險。那筆生意失敗之後,我再次向我的父親借債,儘管我很不情願這麼做。而且,為使自己在經營上勝人一籌,我告訴我的合夥人克拉克先生,我們必須宣傳自己,通過報紙廣告讓我們的潛在客戶知道,我們能夠提供大筆的預付款,並能提前供應大量的農產品。

結果讓人非常滿意,膽識加勤奮拯救了我們,那一年我們非但沒有受“豆子事件”影響,反而賺到了一筆可觀的純利。

人人都厭惡失敗,然而,一旦未把失敗變成你做事的動機,你就走上了怠惰無力之路。這非常可怕,甚至是種災難。因為這預示著你可能會喪失原本可能有的機會。

兒子,機會是稀少的東西,人們因機會而發跡、富有,看看那些窮人你就知道,他們不是無能的蠢材,他們也不是不努力,他們是苦於沒有機會。你需要知道,我們生活在肉弱強食的叢林之中,在這裡你不是吃人就是被人吃掉,逃避風險幾乎就是放棄成功;而如果你利用了機會,那別人的機會就相應減少了,這樣能更好地保全自己。

害怕失敗就不敢冒險,不敢冒險就會錯失眼前的機會。所以,我的兒子,為了避免喪失機會、保住競爭的資格,我們為失敗與挫折買單是值得的!

失敗是邁向更高地位的開始,我可以說,我今天的地位,是踏著失敗的螺旋階梯升上來的,是在失敗中崛起的。我是一個聰明的“失敗者”,我知道向失敗學習,從失敗的經驗中汲取成功的因素,用自己不曾想到的手段,去開創新事業。所以我想說,只要不變成習慣,失敗是件好事。

我的座右銘是:人始終要保持活力,保持堅強,不論遭遇怎樣的失敗與挫折,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我非常明白,做什麼事情才會讓自己感到快樂,什麼東西值得自己為之效命。根本的期望,就像清潔工用手中的掃把,掃盡成功路上所有的垃圾。兒子,你自己根本的期望在哪裡?只要你不丟掉它,成功必將到來。

樂觀的人在苦難中會看到機會,悲觀的人在機會中只會看到苦難。兒子,記住我深信不疑的成功公式:夢想+失敗+挑戰=成功。

當然,失敗有它的殺傷力,它會打擊人的意志力,使人變得萎靡。但最重要的是你對待失敗的態度。天才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先生,在用電燈照亮摩根先生的辦公室前,共做了一萬多次試驗,在他那裡,失敗是成功的試驗田。

10年前,《紐約太陽報》一位年輕記者對愛迪生進行了一次採訪,那位少不經事的年輕記者問道:“愛迪生先生,您目前的發明曾經失敗過一萬次,您對這些有什麼看法?”愛迪生對失敗一詞很不受用,他以長者的口吻對那位記者說:“年輕人,你的人生旅程才剛剛開始,所以我告訴你一個對你未來很有幫助的啟示,我沒有失敗過一萬次,我只是發現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精神的力量永遠如此巨大。

兒子,如果你宣佈精神破產,你就會輸掉一切。你需要知道,人的事業就如同浪潮,如果你踩到浪頭,功名隨之而來;而一旦錯失,則終其一生都將受困於淺灘與悲哀。失敗是一種學習經歷,你可讓它變成墓碑,也可以讓它變成墊腳石。

沒有挑戰就沒有成功,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停下腳步,戰勝自己,你就是最大的勝者!

我對你很有信心。

愛你的父親

美國首富約翰·D·洛克菲勒,這樣教育他兒子

其實就一個意思:別讓你的精神破產。

人生是由很多失敗和成功形成的波浪線,失敗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正視失敗,總結失敗,你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可以失敗,但不能被打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