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候機的常態,當人們脫離了世俗的事物,反而顯得手足無措。

當代人的生活是人類有歷史以來最繁忙的時代,無數的事務與慾望不斷的消耗我們注意力與時間,手機的出現進一步壓縮了我們思考的時間,一切都如此的迅速:轉賬,買票,開會,工作,問候,甚至談戀愛。

無所事事變成了一種奢望。但是我們還有無所事事的最後一個搭檔-航空管制和惡劣天氣造成的等待。

感謝等待,這是段時間是我們人生中難得的無所事事的時光,而這看似無所事事的時光,卻是我們與上帝交流的機會。

旅行者通過藝術欣賞,閱讀,交談和發呆,度過一段有意義的等待。

因此,我們希望候機區不僅僅是候機區,而是一個充滿意義的等待空間。

廣州白雲機場t2航站樓開航於2018年5月,為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品質,著手打造特色旅客座椅休息區。

提升白雲機場t2航站樓的旅客體驗的同時,為航站樓申報五星機場提供條件。

然而機場候機區是全世界最嚴格的區域,在安檢區域建造有著不同於其他任何地方的超高難度。

對設計,溝通,施工都提出了有別於一般地方的高要求。

▼候機區概覽,airport terminal overview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區位一:夢想之家,五個故事,五個空間

夢想之家利用開放式的空間劃分形成了富有特色的5個不同的空間,通過豎向架子的劃分與地面瓷磚材質的區分,劃分出不同的空間。

在5個各不相同的空間中發生不同的活動,提升候機的質量。

▼夢想之家構築過程,dream home construction process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夢想之家軸測圖,axonometric drawing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夢想之家立面圖,dream home elevation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夢想之家概覽,dream home overview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夢想之家外觀,dream home exterior view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藝術空間|Art Space

空間一端設置為藝術區域,以藝術浴缸為視覺中心,從炙手可熱的波普藝術家Philip Colbert的作品中獲得靈感,將浴缸放入共享空間。

精神上延續杜尚所提出的“萬物皆藝術”的思考。在今後的運營中,也可以靈活更換展示內容。

▼藝術空間概念圖,art space conception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藝術空間,art space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共享閱讀空間|Shared reading space

這個空間以閱讀為主體,透明磨砂亞克力製作的書架上可以擺放101本書籍,設計師與東鵬共同創造了這個候機廳中的書籍交換空間,未來旅客可以帶著自己的書籍放置在這個場地中,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不認識的旅客交換知識。

▼共享閱讀空間概念圖,Shared reading space concept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共享閱讀空間,Shared reading space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交流空間|communication space

以對面對的2組沙發結合邊櫃共同組成,形成一個可以面對面交流的場景,可以進行簡單的商務談判,或者是陌生人之間的不經意的交流邂逅。

▼交流空間概念圖,communication space concept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交流空間,communication space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自由空間|free space

端頭的自由空間由自由擺放的原石體塊結合軟墊共同組成,形成錯落有致的非正式座位,另外一側的吧檯連接公共區域。

整體造型靈感來自傳統屋頂的演繹,由於機場對座椅區遮蔽的硬性要求,設計主要採用單品框架結合屋頂金屬拉絲形成相對自由虛空間。

其中構成空間的主要要素即為屋架的造型,結合嵌入中間的亞克力燈帶,形成了醒目的地標性。

頂部採用金屬拉絲,意向性的勾勒出空間整體效果。

結構突破性的採用了預製錨栓連接。

由於機場特殊的施工環境,施工方被嚴禁在場內使用任何焊接工具,同時機場原有地面不可被破壞,因此我們採用在地面鋪設鋼板地梁,通過柱下放大的腳部與基礎錨栓連接,表面再鋪設東鵬瓷磚,確保整體結構的穩固性和美觀。

▼自由空間概念圖,free space concept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自由空間,free space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區位二:生活之家,四種生活

生活之家花費24個小時建造而成。

建築施工中採用預製的建築構件,在工廠中預製搭建完畢後到現場拼裝組成,在極其短暫的時間裡完成了硬裝軟裝全過程的搭建,在最短時間裡爆發出的驚人生命力。

短短時間,他登上了廣州各大公號的報道。

成為了網紅的打卡聖地。中間最為醒目紅色屋子象徵神聖,由尖聳的屋頂造型結合通長的led燈帶組成,從上到下的發光燈帶與地面的反射。

形成了如同教堂一般睡神聖的空間感受。

同時框景出大落地窗外的巨大飛機,如同一個祈禱飛行儀式的教堂。

巨大飛機的框景與極簡的空間效果,與旁邊的空間形成強烈對比。

在龐大機器與長途旅行中,家的觀念從沒有如此強烈。

▼生活之家概念圖,church of life concept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與中間紅色屋子對比的是另外3個溫馨空間,左側第一個空間是親子之家,採用了大量橘色軟裝。

大量的熱帶綠植結合木地板瓷磚,形成了一個溫馨溫暖的親子空間。這與周邊的龐然大物形成鮮明對比。

紅色房子右側的空間是硬朗的工作室空間,主體色調採用灰色調,利用工業材料與水泥磚。

打造具有工業感覺的工作室空間,旅行者可以在這裡感受家中soho。

最左邊粉色空間為閨蜜空間,以少女家中閨房為主要的設計靈感來源,靠近外側設置了一個吧檯,通過輕鬆休閒的落地燈結合粉色系列的軟裝,打造出了一個ins風格的網紅拍照場景。

在靠近落地大玻璃窗的地方是候機花園,地面採用東鵬瓷磚木地板,結合綠植的擺放,打造一個擴大的花園。

整體建築造型採用並列的坡屋頂造型,適當的結合了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特點,通過意向性的杆件穿插,形成即現代又傳統的建築特色,提現了傳統中國家的特點。

由於機場項目的特殊性,所有材料均採用瓷磚,在當代技術條件的協助下,形成了極其逼真的材料質感。

包括老舊的木地板,水泥質感的牆面等等。

建築施工中採用預製的建築構件,在工廠中預製搭建完畢後到現場拼裝組成,在極其短暫的時間裡完成了硬裝軟裝全過程的搭建,在最短時間裡爆發出的驚人生命力。

▼生活之家軸測圖,church of life axonometric drawing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區位三:美術館之家,候機廳中的藝術館

這是在國際中轉的區域設置一個美術館,展示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將乏味的候機時間與展覽大國藝術結合,極大的提升了候機品質,展現了中國風采。

契合新白雲機場對藝術設施的追求與重視。

美術館之家的平面佈局採用大量靈活豐富的曲線,通過打破原有規整的格局,形成靈活多變的空間形式。

同時利用美術館的牆體形成座椅,座椅走向跟隨空間流動。

作為改建項目,設計時充分考慮原有土建結構的承載力。

把主要的受力結構設置在原有土建的樑上。

同時採用中空鋼龍骨外掛東鵬瓷磚的手法,降低整體結構的自重。

▼美術館之家效果圖,Museum of art effects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美術館之家軸測圖,Museum of art axonometric drawing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區位四:積木之家,模塊疊加

積木之家採用的是模塊化的設計手法,通過相同模塊的不同功能的疊加形成豐富的空間變化的同時,降低施工難度。

將工廠預製的標準化模塊運輸到施工現場,通過快速的組裝和搭建,完成施工任務。

同時也滿足機場嚴格的施工條件。

利用了相同模塊的不同高度的組合,劃分了不同的空間層次,形成豐富的座椅空間。

在座椅區的中心將積木加模塊與瓷磚結合,形成了一個複合多功能區域,這個區域中提供了展示,信息查詢,休息,留言等功能。

積木之家區域的座椅也延續積木模塊的設計理念,通過簡單的模塊化設計座椅的各個部分。

各個模塊可以簡單的抽拉與替換。

比如表面的軟墊可以替換為各種不同顏色與材質,豐富空間效果。

▼積木之家效果圖,building blocks effects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積木之家軸測圖,building blocks axonometric drawing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區位五:環保之家,環保之樹

環保之家將休息座椅設置在一片樹林中,結合樹枝的裝置,將長條座椅設置在下部,在樹枝上懸掛蕨類植物和多肉植物,在機場中形成一片有機叢林的感覺。

設計一環扣一環,表現人與自然的融合,人與環境的友好相處共生。

樹枝的裝置採用相同的模數製作並連接為一個整體,下方結合樹枝的走向設置長條座椅。

同時點綴的邊幾如同散落樹林的石頭。整體形成了一個有機自然的候機環境。

▼環保之家效果圖,the hom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ects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環保之家軸測圖,the hom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xonometric drawing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區位六:禮儀之家,致敬傳統

以中國傳統四合院的四水歸堂為主要理念,用輕質結構圍合起來一個半開放式的空間,傾斜的座椅靠背如同傾斜的屋頂,形成喬家大院的空間佈局。

原有機場柱子則藝術處理為一個禮儀的照壁。弘揚宣傳中國家文化及美德,倡導和睦家庭生活。

材料上以灰色金屬細杆件結合紅色亞克力組成,通過密排的豎向細鐵桿形成主要的豎向空間劃分,頂部通過紅色亞克力切片密排形成的橫向線條形成如同喬家大院的空間意向。

▼禮儀之家效果圖,ceremonial home effects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禮儀之家軸測圖,ceremonial home axonometric drawing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不一樣的等待,旅途中的亮點

就如同候機一樣,人生有許多時光是在等中度過的。

有千百種等,等有千百種滋味。

等的滋味,最是一言難盡。

無論所等的是好事,壞事,好壞未卜之事,不好不壞之事,等總是無可奈何的。

但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是對待世界的態度,不放棄,不頹廢。

因為每個人在世界上只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而人生的全部意義就在於找尋那個位置。

即便候機如此無聊的經歷,通過設計之手段,亦可變成旅途中的亮點。更何況人生呢?

▼候機區夜景,airport terminal night view

候機 – 有意義的等待,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區域改造

業主: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二號航站區管理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上海華都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