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晶片出貨兩億片左右是種怎樣的水平?

一款芯片出貨兩億片左右是種怎樣的水平?

推薦語:昨天和一位本土芯片設計企業創始人聊天,談及今年上市的某芯片企業及他自己企業的成長之路,正好又看到這兩段回覆,深有感觸,轉載分享,歡迎留言。

非常幸運,有一顆我設計的芯片去年出貨量大概有1.5個億。(每個月大概十多兆)。所以我可以說一說,看能不能有點兒幫助。

2億每年的出貨量大約屬於爆款。這算是非常大的量了。通用市場的芯片達到這樣大的量的希望大一些。比較特定客戶專有應用的芯片很少有能到這麼大的量的。

我提到的這顆芯片是十多伏的2~3A buck,算是通用應用了。對於量比較大的芯片,電路水平倒是不見得一定要有多高。但是一定是需要面面俱到的。

從工藝開始,就需要穩定的工藝;電路要有良好的可測試性,能夠把壞芯片挑出來;ESD能力要足夠,以防芯片在運輸過程中或者是安裝過程中壞掉;有一些沒有能測試到的參數,在設計中要考慮其分佈;設計要有足夠的裕度。

對於每一款這麼大的量的芯片,一定有它的特別之處:

  • 可能是工藝非常牛,其他家控制不到這麼好的成本 / 做不了特定的器件。
  • 可能是有非常先進的封裝技術,競爭對手暫時跟不上。
  • 可能是有創新的功能,能夠解決應用中的問題 / 降低整個方案的成本。

所以要不停地想,不停地提高啊。

放眼望去,有無數的眼紅的對手,等著reverse呢。

看是什麼芯片了。

某鋰電充電管理芯片,目前成本裸Die成本3分,封裝4分出頭,賣8分錢,賺5-7釐,當然了,量比較大,一家就能出到30-50KK(3000-5000萬)顆每月,還有一點利潤。

資金壓力很大,備貨期一般超過3個月,fab是概不賒欠的,考慮到封裝廠的押款,每個月銷售的成本在300萬不到,4個月是1000萬出頭,每個月賺20萬,這是管理費省到極限,而且規避(逃)掉大部分稅費的結果,很難做到。

一般能做到每月10-15萬的淨利。不過隨便一個客戶跑路了,一整年就白乾了。

還有一種風險,某家神經病準備第三板上市,要衝業績。一下拿出幾百KK 6分錢的把市場打死。他一顆也就賠1分錢,整體會賠幾百萬,但是增加了幾千萬的銷售額,會計手段很容易做出幾百萬的淨利,按目前的IC公司市盈率,輕易增加上億的市值……其他廠家就只當遇上了亡靈天災了吧!!!!!!!!!!!!!!

我接觸過最便宜的芯片(不是管子),裸Die成本一分出頭,封裝1分多,售價3分出頭.市面上同編號的產品大概有十來款,白牌。

一般根據電流大小(這是個LDO)分ABCD。這顆3分的是電流最小的,出問題不包退,交貨時按一定比例提供換的。當然這是現款現貨,要是帶賬期,4分往上走。

客戶如果自己負責封測,也可以直接買晶圓回去自己封,什麼膠料便宜用什麼,邦定銅線換鐵線,廠家每顆裸Die賺2-3釐,買定離手,廠家什麼都不會管的。

這就是我國集成電路市場的底層生態……

ID:xinpianlaosij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