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爲同班同學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 融合之路不易,但在融合裡發生的故事卻往往讓人動容。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總能看見包容、理解、愛與希望。”

日,《21年前,因為招收特殊兒童,這位幼兒園園長被稱為精神病!》一文,蔡蕾老師為融合教育無私奉獻21年的故事感動了無數家長。

而另一邊,正值暑假,在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兒園組織的幼小銜接班活動中,不少小小的身影也深深打動了我們——20名即將上小學的譜系娃,和20名來自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兒園、福田石廈學校二年級的NT孩子聚在了一起,“成為了”小學同班同學……

他們之間,又會有怎樣的故事發生?

(點擊文章《譜系娃上學,兩週實現快速融合,秘密在這——》,瞭解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兒園幼小銜接班前期報名和義工招募貼)

01

“除了學的慢一點

其實自閉症孩子和我們也沒什麼不同”

8歲的冉冉這幾天有點想念她在龍嶺學校新認識的小夥伴。

在過去大概10天的時間裡,冉冉和其他20名小義工,每天都會在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兒園園長楊武娟的接送下早早來到龍嶺學校(小學部),和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兒園組織的20名自閉症孩子一起上課。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冉冉(左一)和小義工們正在等候地鐵去龍嶺學校

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一個特別的身份——“小老師”,而任務就是幫助這20個自閉症即將上小學的小朋友提前適應小學生活。

剛開始,冉冉和其他小義工們有些頭疼,經常跑到老師面前“打小報告”:上體育課的時候,他們的“學生”總會到處跑,不聽老師指揮,管也管不住;課堂上老師要求做的任務,他們也常常做不好……

但經過幾天的磨合,小義工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課堂上,老師要大家讀一段話,有個小朋友發音總是不準確,於是冉冉就讓他看著她的口型一遍遍練習;上語文課寫字的時候,有個小朋友寫一個筆畫,一筆就寫很長,於是冉冉就一遍遍地教他……

冉冉發現,雖然這些小朋友學得比較慢,但通過一遍遍地練習,他們也能做得很好!每當看到小朋友進步的表現,冉冉就會和其他小義工一樣,用“代幣制”的方法,給她的“學生們”正向的鼓勵。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冉冉提醒她的同桌認真聽課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一起去上課吧”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看到有趣的想和你一起分享”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我來教你認課表”

儘管只有短短的10天,但也足夠讓這些孩子打成一片。這兩天,幼小銜接班的活動已經結束了,冉冉告訴“大米和小米”,她有點想念那些小夥伴,也希望他們越來越好。

對於多數小義工而言,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自閉症孩子,可在他們看來,除了語言表達能力稍差一些,自閉症孩子和他們並無不同,這些孩子也和他們一樣,只是有時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而已。

作為這次統籌小義工工作的負責人,冉冉的媽媽也感受頗深。從學校老師那兒得知有這個小義工活動之後,冉冉媽媽專門空出了暑假的安排讓冉冉參加了義工,身為班級家委會的一員,自己也主動請纓接下了統籌小義工出勤狀況的工作。

她告訴我們:“為人父母,看到有需要幫助的孩子本能地就想去幫助。而且讓孩子參加義工活動,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更何況讓孩子去認識和理解生命的多樣性,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在這次統籌小義工的過程中,我不時會在私底下跟家長聊起這個活動,很多家長都覺得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特別是一些比較調皮的孩子的家長,一開始他們還擔心自己的孩子會給楊園長添堵搗亂,但實際上這些孩子在做義工期間表現得都很不錯,能夠以身作則,有‘小老師’的模樣,儘自己所能地幫助自己的小夥伴。孩子的世界其實是很單純的,我們能看到孩子不一樣的世界,我想這也是這個活動的意義所在。”

02

“十天,我們希望通過

這次活動給到家長一個引領的作用”

這是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兒園開展的第二期幼小銜接班的活動,從7月15日至24日,為期十天。

“大米和小米”瞭解到:為了讓孩子們在真實的小學環境中提前適應小學,楊園長找到了前期經常聯繫合作的普校,計劃一提出,就得到了龍嶺學校和石廈學校的大力支持——龍嶺學校提供場地和配給班主任老師、石廈學校組織小義工。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我們上課啦!

在課程的設置上,楊園長也花了不少心思。以最大程度還原小學課程設置為原則,這次幼小銜接班的課程不僅有小學最常規的語文和數學等課程,以及課間操和眼保健操等課間活動,還加入了社交課,由專門的特教老師教給孩子社交常規。

楊園長特別重視孩子在早讀、音樂課、體育課、課間的表現,因為在這些相對比較開放的環境中,自閉症孩子越容易暴露自己的問題,發現問題後,老師們也能越快去調試和干預孩子。

比如,開課前幾天,楊園長髮現很多自閉症孩子來到學校後不愛和其他同學打招呼,非常被動,於是在討論會上,楊園長和影子老師們就決定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加大力度,改善孩子和別人打招呼、回應別人的能力。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每天小朋友放學回家後楊園長都會和影子老師們開討論會

而孩子每天的表現,影子老師都會認真記錄在“每日情況登記表”和“每日數據登記表”上。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每日情況登記表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每日數據登記表

根據這些數據,結業的時候,每個小朋友都能得到自己一份一目瞭然的“量化表”和“能力評測分表”,其中不僅僅有孩子前後的表現對比,還有老師給孩子們的後續的建議。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量化表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能力評測分表

楊園長告訴“大米和小米”: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給到家長一個引領的作用,畢竟時間比較短,不可能把小朋友整個適應小學的過程做得很完整,到後期很大程度需要我們家長延續和繼續執行我們整套的計劃。所以我們會給到每個家長一個後期的建議,以此指引家長後續在家裡應該怎麼做,來幫助孩子更順利地上一年級。”

03

“孩子在進步,其實我們也在進步”

這次參與幼小銜接班語文和數學課程教學工作的,分別是龍嶺學校(小學部)的張老師和林老師,他們同時也分別擔任1班和2班的班主任工作。

作為一名普校老師,他們第一次接觸這麼多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儘管給自己打了預防針,最初的幾天,他們還是有些亂了手腳。

剛開始,不少孩子因為不適應新的環境不時情緒爆發,林老師每次看到孩子哭,都心痛不已。她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看到孩子這樣,她無法想象孩子父母心中有多痛。每當這時候,她總是摸著孩子的臉,輕輕拉著她的手,盡力去安撫他們。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林老師正在安撫情緒失控的孩子

張老師回憶起開學第一天上課的時候,班上有個叫瑞瑞的自閉症小朋友一直哭不停。

雖然不知道自己的方法能否奏效,但張老師決定跟著自己的職業感覺走,她問瑞瑞:“你最想要什麼?”,瑞瑞回答說他最想要媽媽。於是張老師告訴瑞瑞:“瑞瑞乖,只要你不哭,媽媽就會來。”沒想到瑞瑞一聽,很快就停止了哭泣。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張老師正在安撫瑞瑞

而且讓張老師和林老師意想不到的是,經過幾天的適應,瑞瑞再沒有情緒失控,和老師、同學都相處得非常好。

從剛來的時候不少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又哭又鬧,到後來逐漸和老師同學有不錯的互動性,再到結業典禮那天表演節目,孩子們點點滴滴的進步,張老師和林老師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由衷為他們感到高興。

而這次特殊的教學,也成為了張老師和林老師教師生涯中的獨特經歷:

“孩子在進步,其實我們也在進步。我們從影子老師身上學到很多,讓我們更能知道該如何和這樣的孩子相處。而且,對‘蹲下來看孩子’這句話有了更深的感悟,不論對哪一個孩子,作為老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夠的耐心來了解和傾聽每一個孩子。”

04

“希望這顆種子,

能在他上小學後生根發芽”

短短十天的相聚,老師們和家長們最欣慰的,是看到不少自閉症孩子的心裡播種下了“小學”這顆種子。

7歲自閉症男孩小燁的爸爸有每天為孩子寫日記的習慣。翻閱這幾天的日記,他發現小燁從一開始從來不提幼小銜接班,到後來逐漸會跟他分享在學校的事情,有一天放學還主動提出要跟他的一個同學一起回家。看到孩子能融入一個新的環境,小燁的爸爸也對小燁上小學充滿期待:

“十天的時間比較短,但通過這次幼小銜接班的活動,在他心裡播下了‘小學’這顆種子,讓他大概知道了小學的概念。希望等他真正進入小學的時候,這顆種子能在他心裡發芽。”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7月24日這天,是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兒園第二期幼小銜接班的畢業典禮。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送別》的歌聲悠悠響起,20名自閉症孩子站在教室中央,大聲宣告:

“我們畢業啦!”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是的,他們畢業了,很快,他們就要走進小學的新階段。

回想起這十天,楊園長心裡充滿不捨,但想到孩子的進步,想到小義工的天真有愛,想到這期間所有給予過他們支持幫助的龍嶺學校和石廈學校的老師和領導,她心中滿是感動,同時也堅定了未來進一步開展幼小銜接班的計劃:

“我們正在籌備一個長期的幼小銜接班計劃,希望每一週都能在小學的教室裡開展這樣的課程,幫助更多的孩子更好地提前適應小學生活。轉銜一小步,融合一大步!我相信,以後一定會越來越好。”

深圳,我們試著讓20個普通孩子和20個自閉症孩子成為同班同學

編者後記——

我知道,大米和小米做的很多事都是嘗試性的,也遠遠不夠完美。可是,每次我還是為自己的團隊可以一次次做出這樣讓我感動的試驗而會情不自禁流淚。感謝我們從幼兒園教育轉型來的楊武娟園長,感謝我們可愛的認真的影子老師,感謝龍嶺學校石廈小學,感謝這些普通孩子的家長。融合是雙向的,讓特殊需要的孩子進步,也讓正常兒童感受到什麼是愛別人和被愛。你們就是最最可愛的小天使!

——大米

開展一次幼小銜接班,或許是一個再小不過的活動,但通過這個小小的活動,我們不僅看到了在孩子眼中純潔無比的世界,也看到了“融合之美”。

對於小義工來說,他們與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之間的交流其實並無太多其它的想法,他們一心單純地想成為彼此的好朋友,並且給他們的朋友最好的幫助。而這次幼小銜接班的順利開展,也離不開小義工家長的信任,以及普校老師及領導的支持與幫助。

融合之路不易,但慶幸愛與支持從來不缺席。我們期待更多的人走近和了解自閉症群體,同時,我們也祝願所有即將進入普校這個小社會的孩子:永遠有愛相伴前行~

- 完 -

採寫 排版 | 小魚 圖源 | 楊園長、小智、小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