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得140分、數學150分和英語150分,哪個更難?

網友一:

當然是語文拿140分,更難了。這些分數都屬於學霸級人物,基本不存在偏科現象。本身的天賦,加上適當的學習方法,使他們無師也通。數學、英語滿分完全可能。因為這些都有標準答案。

而語文,要想得高分,那是難上加難。不知道語文試題,是誰人為的設置的障礙。就作文吧,得滿分的幾率很少。批閱作文,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樣。每個閱卷老師欣賞角度不同。多多少少會給你扣下四、五分。這個作文評分太不容易了,就像有人說李清照詞好,有人卻不喜歡。甚至打入低分行列。作文滿分太難,這要評審組一致通過,還要見報的文章。

所以作文不是特出眾,新穎。很難得滿分。再說閱讀理解吧,理解的角度不同,你的答案不可能答全。也有可能扣下八、九分。就算其它的古文閱讀,及詩歌欣賞都不扣分。那也得不到140分。就現在的語言大師來答這高考試題,他不一定考過高考的學生,這就是語文獨特的魅力。

高考語文得140分、數學150分和英語150分,哪個更難?

網友二:

我感覺只要是稍微懂點高中學科特點的人的答案應該是一致的,那就是語文最難。語文的學科特點和題型設置是拿分最難的主要因素。大家都知道當下的高考試題模式,語文主要是閱讀(70分)、語言文字運用(20分)、寫作(60分),其中閱讀和習作是主要的。

而數學則是由選擇、填空、解答等組成;英語則主要是選擇題的天下。數學和英語的答案是固定的。而語文因為學科特點和題型設置,答案往往是靈活的,雖然也有參靠答案,但是畢竟很多題目是開放性的,學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這就導致學生答語文閱讀題多多少少都能拿到分,但是拿滿分就很不容易。

高中三年的努力就是為了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如果成績相差比較大,可以提前學習《瘋狂600提分筆記》裡面有解題技巧,答題技巧,以及9大科目知識考點,直擊高考考點!

作文更是如此,高考閱卷給個滿分60分,那得經過多少專家審過之後才可以的,幾乎是鳳毛麟角了。

網友三:

首先,從三科的重要程度來說,語文是老大,數學是老二。語文的使命是培訓學子的邏輯思維和溝通能力。學好語文再學其他科目就是雪中送炭 錦上添花。次之,書同文車同軌是中華民族傳承的輸紐。生容易,活容易,語文讓生活更容易。

接著,考試難易程度來說。我可能是學酥,從10年開始,數學最多變通公式5次,英語難度不大主要考實用的日常知識,當然忘記語法也不要擔心,可以用閱讀理解的,當然有實打實的基礎更好。語文有各種難題,只有一條正確的解法,這就好理解語文140勝過其他的。

高考語文得140分、數學150分和英語150分,哪個更難?

網友四:

這問題的難度排序由淺到深肯定是數學 ,語文,最難是英文。誰都知道理科的東西只有對和錯,數學無論你是用什麼方法,最後出來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所以不受任何人為感情影響成績,沒有灰色地帶。

但語文不一樣,你寫一篇作文就可能有兩級化的看法,有很喜歡的也有很討厭的,人為感情會影響,多少還要靠點運氣。為什麼英語比語文更難呢? 英語除了以上語文的問題以外,還有就是生活環境,特別是口語,有些可以日常經常和老外交流的學生,大家同樣努力。

天賦差不多的情況下有條件創造環境的肯定是佔優的,特別是一些偏遠的貧苦學生,根本沒能力創造學英語的環境,肯定是吃虧的,所以英語要比國語更難。

高考語文得140分、數學150分和英語150分,哪個更難?

網友五:

高考語文拿140分最難。因為,語文的閱讀理解與作文佔130分,這兩項又屬於發散型、創造型題目,相對於數學、英語的固定答案來說,當然比較難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中國學生答固定答案的題,答的很好;答創造性的發揮題,則答的不好。

如果你也感到學習吃力,成績相差比較大,可以和我一樣學習《瘋狂600提分筆記》裡面涵蓋高中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錯題分析,以及知識考點,暑假提分必備。

網友六:

這個得因人而異,有的人數學牛逼,語文奇差,有的人語文牛逼,數學不行,大部分人都是普普通通,對於大部分人來講,可能語文140更難一些,但數學150對他們來講也是不可能的,相對來說英語150是最簡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