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到40歲的農村年輕人,他們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25歲到40歲的農村年輕人,他們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根據相關統計,40歲以下的農村人不願意留在農村種地,他們大多數會選擇在城市打工,在城裡租著房子,遠離家鄉、父母親人及子女。那麼,在未來的農村,25歲到40歲的農村年輕人的出路在哪裡呢?

25歲到40歲的農村年輕人,他們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小編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跟其他農村孩子一樣,小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童年生活。最珍貴也許就是農閒時,跟鄰居家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一起跳跳皮筋、摔摔皮卡,彈彈玻璃珠或者過家家。大部分時間其實是幫助父母在菜地裡薅草,放放羊等力所能及的事。小編是六歲的時候上的學,大學畢業大概22歲吧,大學畢業後在大學所在的城市待了將近兩年,25歲那年,也就是今年小編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決定在家鄉發展。

25歲到40歲的農村年輕人,他們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在我們村25歲到40歲這個年齡段的農村人有兩個極端,要麼混的很好,要麼混的很慘。如今40來歲的農村出生的人,要麼中專、大專或者大學畢業之後,有一個很好的工作,在崑山、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裡過得還算小資。那個年代,只要有點文化就可以被安排一個體面一點的工作。小編的表姨當年讀的是安徽省的一個糧校,現在是某市地稅局的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各方面待遇都很好。小編還有個鄰家的大哥哥,當年也是大專文憑去的上海,去上海之後又讀的夜大,現在據說在一家科研機構做老師,當年神五飛天,他們科研所據說還參與了某個零件的製作,神五成功飛天之後,他們公司每人發了一塊含有那個零件的手錶。其他的上一輩人,小部分留在家裡守著一畝三分地,大部分去城市打工。可見一、二十年前的農村人只要稍微努努力,有點文化就一定能出人頭地。

25歲到40歲的農村年輕人,他們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如今90後的我們也到了二十五、六歲的年紀。我們這一代幾乎每一戶人家都有一個大學生,不管是大專還是大學都算是大學生。我們大學畢業之後並不能被分配工作,工作得靠自己找,因此,在社會上出現了“畢業等於失業”的調侃。那麼對於從小就被灌輸一定要好好讀書才能改變命運這種思想的農村年輕人,通過自己的辛苦努力考上大學之後,面對就業,農村年輕人該怎麼選擇自己的出路呢?

一、在喜歡的城市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做個白領,體體面面。

二、考公務員。農村出來的孩子大多數踏實肯幹,考個公務員,工作輕鬆,工資穩定。

三、考研。如果農村的家庭還允許的話,考個研究生是很有必要的。如今,大學生遍地開花,高一層的學歷就多了一份競爭力。

25歲到40歲的農村年輕人,他們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那麼,對於文化水平不高的這一部分25歲到40歲的農村人,又有什麼選擇呢?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絕對不會留在農村守著一畝三分地,他們很多是在城裡打工。“葉落歸根”如果在城市裡不能紮下根,最終這一代還是要回到農村,其實他們可以換一個思路來在農村發展,他們可以發展本地區的特色農業,將農業與自媒體相結合,也可以聯合當地的政府,從政府那裡尋求好的政策支持,利用好農村和農業這兩個資源來做一個新時代的新農人。

25歲到40歲的農村年輕人,他們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關於25歲到40歲的農村年輕人的出路,你有什麼好的見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