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究生與不讀研究生的區別是什麼?

小圈圈的寵物爪


題主的問題描述:

一個是讀沒讀,一個是二區研究生考試難度。

關於讀研究生的有哪些好處,在網上有很多答案,歸納起來大致有下面兩點。

一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

大部分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多傾向於去知名院校,對於普通院校的學生來說,即便是自己有能力,可能自己連找到一份稱心如意工作的機會都沒有,而考研給自己提供了一次逆襲的機會。

並且,確實有不受普通院校的學生,通過考研改變了自己的就業處境,研究生畢業以後找到了不過的工作。

二是,考研可以逼迫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很多人進入大學以後,沒有了高考的壓力,突然找不到了學習的意義,在大學期間吃飯、睡覺、打遊戲,就這樣四年過去了,到畢業以後才發覺自己什麼也沒有學。

而選擇考研的人,都是對自己有更高最求的人。絕大多數人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只有在更好的平臺上,才會遇見更好的人,更好的人會逼迫我們變得更加優秀。

雖然,考研有這麼多好處,為什麼還是有的人考研以後並沒有變得更加優秀呢?甚至的有的研究生畢業以後依舊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呢?

近幾年考研人數連年增高,屢創新高,考研競爭激烈程度有所增加。研究生的就業也開始成為問題,那麼讀研的價值在哪裡呢?

其實,研究生教育的真正價值,不是把專業知識學的更加系統牢固,而是開始學會獨立思考,開始學會工作。

本科階段的學習,根據不同的專業會有不同的側重點和方向,但是本科的教育還是側重於“學”的階段,學生處在被動的地位,老師講述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專業知識和基本的體系框架。

而研究生階段,開始要有問題意識,可能在本科階段認為正確的理論,在研究生階段要開始重新的反思,發覺其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自己在本科的時候,開始接觸到反壟斷法,覺得反壟斷法特別好,市場經濟的基礎就是自由競爭,大企業往往更有市場支配地位,因此會限制競爭,為了鼓勵競爭,就要限制企業的規模。

但是,研究生階段,老師再講反壟斷法,突然發覺企業的規模之所以越來越大,就是因為這些企業能在激烈的競爭之中脫穎而出,我們一方面想要企業之間有競爭,另外一方面又不想讓企業因為競爭而規模變大,這是多麼荒謬呀。

另外,研究生階段,不論是學術碩士還是專業碩士,學生都需要跟著導師完整各種項目,其實這和真實的工作環境是比較相似的。

進入工作崗位以後,就是要能分析問題,並且依靠自己的實踐來解決問題。

《自然》雜誌上有一篇文章,說的是研究生階段是決定一個人成就的主要分水嶺,不論是以後走向實業還是做科研,研究生階段能做的比較好,以後也不差到哪裡去。

所以,如果自己在研究生階段能學會工作和學會獨立思考,其實讀研究生和不讀研究生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不過,前提是自己研究生階段就讀的院校或者跟隨的導師,是比較負責任的,願意培養你的工作和思考能力。

另外,關於一區和二區的差異,這就要看自己為什麼選擇考研了。

二區確實有一些不錯的大學,比如蘭州大學、雲南大學。

如果是自己以後想要做學術,但是自己的實力又不是很強,二區的211/985院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做學術其實最為主要的導師和學術交流,二區的學校雖然地域位置不好,但是這並不妨礙學校發展優勢專業和建設一流學科。

如果自己畢業以後就要工作,那麼最好不要選擇二區院校。

一方面是,不同地域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差異,在經濟發達的地區讀書,畢業時候會有更多的機會。另外一方面,雖然就讀二區的211/985院校,畢業以後想要在當地找到一份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不同的地區飲食習慣、思維方式和社會文化有很大的差異,大部分人在短期內其實是很難適應的。

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升學與考試


區別有兩點,優點是人多路子廣,缺點是女人熬不起啊……

舉例來說:

案例一:

讀高中時小李學習成績一直排名年級前十,然而高考發揮失常,雖然進了重點,但是專業不太好,生物工程!小李看著網上各種生物工程專業找不到工作的慨嘆,又聯繫自己比同年級人年長一歲的現實,最終還是去某大學讀了此專業。

時間飛逝,四年大學生活轉眼就過去了,待畢業的時候,小李發現該專業果真不好找工作,索性去讀了個研究生,讀研期間,小李突然醒悟,自己的性格適合做研究啊,所以三年研究生時間基本上泡在實驗室,畢業的時候,拿到幾家大公司的offer,小李對我說“這也是太出人意料了”。

——有的專業不讀研究生可能真的很難找工作,所以該讀還是需要讀啊!

案例二:別看小李從貧苦農村出來,志向可高遠了,他夢想著有一天能夠給全村子的人都翻蓋新房,所以當初選大學專業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建築工程,四年的大學生活如白駒過隙,信誓旦旦的小李在畢業的時候變得心事重重,因為他發現他所謂的工作就是在工地上幹活,重點是還沒有老家到大城市來當建築工的農民兄弟工資高,小李越想,心理越難受,攢了兩年錢之後,他決定考個研究生。社會的現實已經給他了足夠的思考空間,這次小李考上了某名牌大學的法律研究生,研究生三年之後,小李果斷當了律師,雖然每天依舊很累,但是他能夠幫助在城市裡打工的農民兄弟維權,而且經濟也越來越寬鬆,還在老家給父母買了套養老房,小李很是知足。



——考個研究生可以進行二次選擇,具備雙專業的人士選擇更多!

案例三:讀大學的時候小李是院學生會主席,整個文法學院沒有不認識小李的,小李說話風趣,文筆優美,長得還帥氣,然而在畢業的時候,小李並沒有一路坦途,走了省選調到了某個村當村官。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小李剛到農村的時候,甚覺新鮮,也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幹,總會有一天被發現,然而慢慢他發現,從村裡到縣裡,在回到自己的省城道路太艱辛了,在省城工作的女朋友也時不時和他鬧分手,他終於知道自己等不起,也熬不起了,索性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參加省四級聯考,直接考到了省裡某部門,該部門的最低學歷要求就是“研究生”。




——考公務員的時候,先不說考試難度怎麼樣,就是考試要求“研究生”這一項就可以刷掉很多勁敵!

案例四:小李的父母覺得小李是個女娃,她出生的那天,父親抽了很多跟煙。長大後的小李雖然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考上了重點小學,重點初中,重點高中,上了一所985的院校,父親雖然覺得女兒爭氣,但偶爾總是哀聲嘆氣的認為小李怎麼不是個男娃,女娃總歸要嫁人的。小李對這些心知肚明,所以大學畢業後沒有考取研究生,考到市裡銀行工作,工資高,待遇好,每次回家大包小包的買,還給家裡在農村翻蓋了二起小樓,父親臉上的笑容終於越來越多。期間給小李介紹對象的人多如牛毛,小李一直不去相親,因為她還有一個沒有了卻的心願,她要讀個研究生,在工作三年之後,小李考上了某名牌院校的研究生,三年畢業後的小李眼看就三十了,雖然工作很快就落實了,但是找對象卻犯了難,高不成低不就的卡在了那裡。



——女生考研一定要趁早,否則你會發現找對象、生孩子都是比讀個研究生更難處理的事情。

注意:因為之前的回答把小李坑了,這次給小李找補找補,不針對任何人。

針對二區研究生考試難度,我提及幾點:

一、綜合考量自己的學習能力,處於一般偏上水平沒問題;

二、總結學習方法,巧勁用的好,成績會很高;

三、刻苦學習是宗旨,無論簡單,還是困難,只要努力爭取了,至少不會後悔;

我是喜愛孩子的幸福媽媽,樂意分享和幸福相關的秘密,歡迎關注、點贊、留言、及轉發,謝謝各位!


幸福媽媽的秘密


讀了研究生會多一分經歷,會有不一樣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讀與不讀的區別很多。

1、提高學歷

在文憑上,讀了研究生不管是碩士還是博士,都比只讀本科學歷高,這高出來的學歷能幹啥呢。你讀了研究生去應聘,可能就會因為這個幹掉一些本科生,誰不願意要高學歷的人才呢。

2、擴大人脈

讀了研究生才知道,原來除了父母,還有一個人可以給你的人生產生這麼大的影響,他就是你的導師。就像考研老師張雪峰講的那樣,你認識了導師,導師手裡的那些資源、人脈自然也就慢慢認識,你就基本上認識了這個行業裡的一些大牛,對以後的發展有很大好處。

3、增長知識

人生這麼長,多學一點東西總是有用的,不管你考的是管理類還是理工類,在以後的生活中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數學好的買個菜算賬還快呢不是。

4、積累交流經驗

很多學校的研究生是可以出去交流的,包括不同國家的交換,這個就很重要了,可以通過這些認識不同國家的文化,看看人家在這個領域是怎麼做的,交換思想,更容易得到新靈感。

關於研究生考試的難度

我國有34所自主劃線的院校,分別是

北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天津:天津大學、南開大學
山東:山東大學
江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浙江:浙江大學
上海: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福建:廈門大學
廣東: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湖南:湖南大學、中南大學
湖北: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
吉林:吉林大學
遼寧: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陝西: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重慶:重慶大學
四川: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蘭州大學

考上這34所學校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你付出加倍的努力,並且不同專業之間的分數線也不同,比如說農學類的分數線最低,所以考不同專業不同學校的難度區別是很大的,具體的需要看自己到底想要考什麼,比如說我就想上北京大學的中文系,那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三戰也不一定能考上,而換一個想要考某某二本的一個專業,可能你也不需要什麼努力。


吹來的風景


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區別?

第一個問題,讀和不讀,我不敢說有改變命運的區別,但是一個人用3年的時間,提升自己的能力,取得一個文憑,絕對沒有壞處。

從高考擴招以來,大學生的質量被一定程度的稀釋,更多的人考研和出國深造,500強外企、央企總部、BAT這些企業招聘的門檻很多都是研究生起步了,讀研可以說是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的必然選擇。

本科生階段,大部分時間在上課,大學課本一般是現實中優秀企業或者研究成果的總結,很多理論要落後現實生活很多年,而且課本上的東西還是比較基礎的,只上課不得要領,而研究生階段,很多研究生已經開始跟隨老師參與科研項目、實際企業委託的課題,甚至直接參與企業產品的研發,這樣的經歷會讓研究生有一個質變,結合了前沿的理論知識,又應用在了實際當中,很多研究生畢業往往都是打通了任督二脈,不像本科階段對知識的理解較為離散。

研究生考試如何準備

題主的第二個問題是二區考研難不難,因為難是相對的,我說簡單,有的同學可能覺得有難度,所以既然決定考研,就一定不要有畏難情緒,一定要堅定,我考研的時候,老師說考研有1/3的通過率,1/3中途放棄去找工作了,1/3沒有進考場,最後剩下的就是堅持到最後的人,一定能考上,考完覺得這話有一定道理,和我一起復習的,有的同學開始很像回事,租了房子去複習,結果2個月我再去看已經開始在打DOTA了,而踏實複習,平時底子好的,基本都能考上,即使考不上一志願,也有調劑的,或者第二年繼續考的。所以考研的學子一定要堅持到最後。

01選對學校

我比較幸運,大學前3年都在玩魔獸世界,考研前的一個學期才開始複習,最後還是考上了,所以什麼時候開始決定考都不晚,不論你什麼時候開始複習,我都建議你報一個比較規範的考研輔導班,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像我準備的比較晚,那就選了北京一所一般的211學校,如果我前三年學習的話,我可能要報考985了。

所以同學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好報考學校,有的學校是比較簡單的。如果底子好,可以去挑戰心儀的學校,早作準備,有認識的找到學校的學長諮詢一下,到論壇看看經驗貼,當然名校有自劃線,一定要避開自己弱項,像我一個朋友考北航就是因為英語沒過校內線,總分絕對夠了。

底子一般的話,最好也要報一所211,或者報考學科有特點或領先的學校,這樣考研才有價值。

另外,絕對沒必要考本校,這是我們考研一個政治老師的忠告,考完後絕對真實有道理。

02複習

合理安排好時間,考研的確苦,拼身體拼精神,各科安排好分配時間,主攻自己的弱項,有同時是分值比例高的知識點,要每一小時休息一下,避免出現遺忘曲線。

複習就一個要點,真題、真題、真題,重要的事說三遍,其他的模擬千萬不要看,所有學科尤其是專業課,找到近10年真題,吃透所有知識點,英語要把所有閱讀親自翻譯一遍,所有生詞查一遍,因為題源都是相同的。吃透真題,你就差不多了。

03心態

考研前要調整好心態,我有時候就因為看知識點看不懂非常痛苦,這時候可以找親戚朋友打電話緩解一下。考前有很多人開始找工作,有好的機會也可以去看一下,但是一定要堅定信念,我要考上研。考試的時候一定要調整平常心態,難的題大家都難,所有沒必要感覺考不好影響下一科。

04複試

初試通過後就成功一半了,這時候要抓緊聯繫導師,很多導師都被本校的包圓了,不要放棄,找到自己的興趣,老師都希望有優秀的學生主動聯繫。複試有筆試和麵試,筆試可以找老師諮詢一下範圍,有針對性的複習,面試要注意形象,找到自己的成果介紹。

祝大家考試順利。


悠雲掩月


我講兩個同學的案例,一個是讀研還不如不讀的案例,一個是不讀還不如讀研的案例,還請對號入座,僅供參考。

一、讀研不如不讀的案例,我是985工科院校的文科生,下面是我的兩個研究生舍友的經歷,老A是本科讀本校的材料高分子專業,就業前景還沒錯,本科畢業拿到了月薪10K的offer,但是腦子裡不知哪根筋動了動,考上了法學的研究生,三年下來律考也沒通過,只好回原籍工作,現在下落不明,當然也不見得不好。另一個是某211工科院校的通訊工程專業本科,畢業後在聯通公司做技術,待遇可以的,後來他家人讓他考研,讀的我們學校的文科碩士,畢了業在行政單位搞了個事業編,開始時工資包不住汽油錢,一年後辭職創業了,跟研究專業一點不相關。

二、不讀研不如讀研的例子,一個朋友省屬院校本科畢業,早年二本院校缺人,放棄保送研究生資格,到高校就業了,結果五六年後,學校發展起來,師資學歷要求日益增高,現在是單位的”二等公民“。


讀不讀研不要橫向比較,要根據自己的出身、志趣、發展前景縱向考量,不跟別人比,不看別人的路,只想自己的事兒就可以了。



影像照進現實


1.考研增強了我面對困難的能力

長達一年的備考中,前期每天的學習時間在3個小時左右,隨著複習的深入,時間越來越不夠用,到最後三個月基本每天都要保證十多個小時的學習。這麼長時間的學習會有學不進去的時候嗎?會的,學習的時間一長,注意力就很難集中,但是,我發現只要你的手再動,就是一直在寫的話,就不會溜號。所以,就強行寫,保持注意力。

雖然注意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集中,但內心的焦慮確是與日俱增,越臨近考試,焦慮越甚,擔心考不好,考不上,張宇的八套卷、四套卷大部分都不會,政治背的不熟,各種焦慮吧。考研與高考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你可以選擇放棄,身邊的同學就業的就業,沒就業就出去找工作,這也會加重焦慮。

但經過了這次考研,我面對困難的能力得到了加強。

2.考研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當你以年或月為單位做一件事的時候,你會發現事情變得簡單了。我們總是把一星期能做的事情想的多,而把一年能做的事想的少。這種堅持不懈的習慣是辦好事情所必須的。

3.接觸到了科學的前沿

研究生的主要工作是進行科學研究。就我研究的水合物領域而言,國內研究的團隊較少,而我研究一些內容是前人未研究的,是十分前沿的領域,這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接觸不到的。



4.學術界樂於討論的良好氛圍

大多數學者是樂於交流的,我請教過一些領域內出色的學者問題,都得到了充分、良好的回答。我還發郵件詢問過一些問題,也都得到了回答。這種良好的氛圍對於學生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八寶粥325


很多大學生在大三的時候,在面臨繼續升學深造還是找工作之間糾結,不知道選哪個好;雖然很多家長都支持孩子繼續考研,有些時候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勸說,那到底,讀研究生與不讀研究生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一起看看優秀答主們怎麼說。

@隔岸觀火r

讀研不讀研的區別:

1、不讀研直接工作,你會比讀研的同學更早地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更早地承擔自己的生活而不再讓父母餵養。以前和媳婦在被窩裡三五下就完事了,漫漫長夜兩人都不滿足,幸虧後來看了;張明\\陽\\\\的|幸|@福@由來@博客,如今即使連續折騰幾個鐘頭還依然血氣方剛而且不累不虛。

2、讀研,一方面意味著你將在研究生階段在所學專業上更深入,也會比不讀研的孩子多點時間去思考、實踐去考慮自己未來的應該從事什麼職業。相信這是不少人選擇考研的原因。

@遊衫玩說

讀研首先就是可以給你在學術和學歷上的雙提升,間接性的可以影響到未來工資待遇的提升。但是最終,讀不讀研完全在你自己的選擇。

你首先是花費了一年半年的時間去學習一些數理化政治英語這些以後對你不一定有用的東西,然後還要花費時間在實驗室做一些不一定算是工作經驗的試驗。

而不讀研的人呢?他們去用讀研的精力花費一些時間,去培訓一些和工作相關的技術,用兩到三年去積攢真正的工作經驗,這早已經在工作上領先很多人一大步。

@影像照進現實

我講兩個同學的案例:

老A是本科讀本校的材料高分子專業,就業前景還沒錯,本科畢業拿到了月薪10K的offer,但是腦子裡不知哪根筋動了動,考上了法學的研究生,三年下來律考也沒通過,只好回原籍工作,現在下落不明(當然也不見得不好)。

老B是省屬院校本科畢業,早年二本院校缺人,放棄保送研究生資格,到高校就業了,結果五六年後,學校發展起來,師資學歷要求日益增高,現在是單位的”二等公民“。

我個人認為,讀不讀研不要橫向比較,要根據自己的出身、志趣、發展前景縱向考量,不跟別人比,不看別人的路,只想自己的事兒就可以了。

@我心飛揚136296532

大學生遇到如下情況考研的,我建議冷靜思考,慎重決定:

1)擔心找不到工作只好考研的,那樣只能是把就業壓力緩衝了2-3年,並不解決實際問題;

2)看到別人都考研自己很緊張,也決定考研的,那樣只能耽誤時間;

3)因為家人要求或者男女朋友要求考研的,我建議自己深入探索自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

4、有的大學生因為報送研究生,覺得既然有報送就讀下去吧。要這麼看,如果你保研的專業確實是你喜歡的專業,那麼恭喜你。如果保研的專業你並不喜歡,即使研究生畢業也不會從事這個領域的職業,那麼你要想清楚,如果讀研,讀研期間怎麼安排自己的時間,做好就業時轉行的準備。如果放棄決定工作,如何向用人單位證明你的能力。

研究生並不比本科生多條胳膊多條腿,如果你有夠強的能力,本科生也能把研究生比下去!

對於考研,一定要深思熟慮,有自己的目標,有自己的選擇,還要有足夠的熱情和動力,才是最好的選擇。


岑鍛業岑


讀研不讀研的區別:

1、不讀研直接工作,你會比讀研的同學更早地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更早地承擔自己的生活而不再讓父母餵養。

2、讀研,一方面意味著你將在研究生階段在所學專業上更深入,也會比不讀研的孩子多點時間去思考、實踐去考慮自己未來的應該從事什麼職業。相信這是不少人選擇考研的原因。

二區研究生的考試難度:

還有什麼難度啊,全國就分一區二區,二區比一區低個10分左右,最簡單了,但是挑來挑去就那麼幾個好的院校了,多考十幾分,沒那麼難。當然,關鍵是看你以後在哪裡發展了。

現在的研究生當然不同於十幾年前的了,如今每年150萬+人報名成功,最後錄取50萬+,大約三個當中就有一個人會從本科生躋身為研究,為什麼不是你呢?


隔岸觀火r


讀研和不讀研區別還是挺大的,之前讀研的時候導師對我們說你讀三年研要比你上五年班收穫的多,現在發現確實挺有道理的,讀研後你會有更多的選擇決定你的未來!



讀研後你通過做導師給你提供的課題不光發了多少多少篇論文,也不光通過做項目紮實了理論的學習,更多的獲得了處理問題的思路和方式,這會讓你受益終生!而且,提高了學歷,對以後升職,評職稱都有好處!況且,現在好多單位招聘最低門檻就是研究生學歷,你不讀研你想進這樣的企業都找不到門,有機會還是建議選擇讀研!

不讀研只是單純的賺了兩三年的工作經驗,有的還工作不如意,幹了兩三年的流水線而已,還有一些應屆畢業生眼高手低,在家裡待業!當然也有好的,腳踏實地的工作,承擔起了家庭責任,有了一席社會地位!



第二個問題二區考試難度

我國研究生招生錄取根據地區的經濟、教育發展程度分成了一區和二區,

二區的錄取線要低於一區,一般總分二區要低於一區10分!那麼考生要問了,二區都包括哪些地方,筆者整理一下都有這些地方: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總共10個省(自治區)!雖然二區經濟差一點,但是考研要相對一區簡單一些!那麼,如果報二區,有哪些大學值得報考呢?筆者推薦一些大學,考生可參考,如蘭州大學、雲南大學、廣西大學、貴州大學、廣西師範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海南大學、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以上十所大學,由於地處二區,考試難度要相比一區的211、985小,考生可以選擇報考!



不管考二區也好還是一區也罷,想要考上不努力是不可以的,考研不易且行且珍惜!


敏銳視角


讀不讀研究生,我認為區別很大。

第一,知識結構不同。現在大學已經是通識教育,真正的專業化並不強,一些深度的專業知識,在本科階段是學不到的,本科生學到的知識很多都是基礎性的。一般的本科大學,雖然學制是四年,但前兩年,一般都在開基礎課程,很多課程都是“公共課”,即不論什麼專業,一般都要開設的這些課程。到大三以後,才會開部分專業課程,大四時,就開始畢業實習了,專業課程大約只有一年多點時間,這點時間來學專業是不夠用的。而研究生教育,是接觸本專業較深層次的知識,跟隨領路人——導師,來開展學術性研究,最後要形成畢業論文,總結和彙報自己在專業領域所取得的學習成果。本科更重基礎,研究生更注重專業知識的深化掌握和應用。

第二,就業方向不同。本科畢業學到的知識基礎性強,適應面廣,對於本專業的問題,往往只能做一些基礎性判斷,對專業性問題認識不夠深刻。所以,更容易勝任一般性工作,而對於深層次專業技術工作,還需要再學習。研究生對於專業領域已經開展過學術研究,他們研究能力強,能夠較好適應和開展技術攻關,因此,就業上,專業高端科研領域,更加適合,或者經過一段時間鍛鍊,掌握全面全局的能力也很強。

第三,發展前景也不同。現在本科生很多,雖然不乏學界精英,但整體來看,本科生所具有的學識侷限性和人數龐大,使其在就業時崗位出現一般化傾向,職位晉升和薪資上,也比較平常一些。而研究生數量少,學歷高,較本科生更具有優勢。在機關工作轉正定級時就可以看出,本科四年畢業,轉正定級定為科員,而研究生會定為副科級別。

第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項。更高的學歷層次,更為豐富的專業知識,必然將改變你的眼界,提升你的層次,為你的人生增添亮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