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大苦,两年小苦,三年不苦

一年大苦,两年小苦,三年不苦

两年前的今夜,同样的和风吹在我们一家人茫然的脸上,我们站在多伦多国际机场的二号出口,不知该向何处去,不知今后会如何渡过。举目无亲的感觉,那时最真切不过了。

一年大苦,两年小苦,三年不苦

我和妻子那年三十五岁,女儿七岁。我俩放弃了高级职称、新住房和蒸蒸日上的学术造诣,来到这陌生的国度,陌生的城市,望着那灯火辉煌、无边无际的城市,心中是一片空旷。

但好在一家人在一起,我们也坚信自己的能力,所以又何须畏惧未来的艰辛与困难!

一年大苦,两年小苦,三年不苦

从站在机场出口的茫然到现在安坐家中的怡然,两年之间一字之差却是我们一家人一步一步从无到有,从飘零到安居,从租房住骑自行车到住自己房子开汽车的努力过程。每个人都做了自己能付出的一切努力,包括我们的女儿。

我们在多伦多的首夜是在机场附近的旅馆中度过,次日经查黄页打电话联系又转至老移民开办的新移民接待站,几天后又转至租住的地下室,七个月后又转至自己的房子。至此,辗转挪移算是到了临时的终点。

一年大苦,两年小苦,三年不苦

在移民接待站暂住的那几天,在寻找租房过程中,我们听到了老移民对我们的教导:“先生存,后发展”和“一年大苦,二年小苦,三年不苦”。我十分信奉这个教导。现在回头看过,所有新移民经历的困难,我们都经过,不论大小;而所有老移民已享受的幸福,我们已经享受了一部分,还没有体会到全面的滋味。所以,“先生存,后发展”确有道理,而“一年大苦,二年小苦,三年不苦”的格言,在我们身上也深刻地体现。

实际上,我们已实现了二年不苦,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幸运的。这只是在从国内涌来的大批新移民中相对而言,因为来到加拿大后,在中国新移民中所见所闻,有时很令我感慨、愤怒和悲哀。

一年大苦,两年小苦,三年不苦

在国内时,我从未相信过那些靠帮人办理移民手续的移民公司所吹嘘的,似乎加国是王道乐土,遍地黄金。实际上,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你不努力的话,绝不会有你的生存机会。

来到加国后,我也未相信某些广告所吹嘘的,放弃自己的化学化工专业去学习热门的IT行业,因为一个行业一旦成为热门,就意味着这个行业里会有更多的失业者,所以我一直做与化学化工相关的工作至今;我也不同意那些来到加国后去大学或college读书的新移民们的借口,所谓“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在加国找工作”或“为以后回国发展”云云,实际上,那只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避世姿态。

要知道,即使你两年或四年后毕业,仍要面临在加国的社会里找工作的问题,难道那时你就会得道成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找到高薪又轻松的工作了吗?即使说回国发展,你的加国大学文凭有何用?到你回去的时候,有更多的年轻人拿着美国的或欧洲的大学文凭回去谋职,你的加国大学文凭可与谁相比?更别提college文凭了。

一年大苦,两年小苦,三年不苦

同样是中国新移民,来到加国后,有人表现出了比在国内还好的忍耐力和韧性,也有人则因在国内一帆风顺惯了,到这里后受不了丁点挫折,走极端的例子有。杀妻、杀子、自杀者均有之。但都属极个别现象,本地报纸都有报道。这些走极端的人,就是不适合走移民来加国生活之路的一类人。

有的移民在中文报刊上、网上刊载文章,连篇介绍自己在加国的情况,虽然大多属实,但毕竟一个人的观察能力、生活面及理解能力有限,国内的朋友不可将其文章当作所有中国新移民的整幅画卷。青蛙坐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大的一个天,但那绝不是整个新移民眼中加国的天。要有成千上万个象你我一样的青蛙将每个看到的天都讲出来,联成一片,那才是我们中国移民真正的加国生活。

和你我一样的新移民们,来到加国后,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自己为什么要移民?来到一个新环境中来居住、工作和生活?有人说,镀层金再回国,或来追求更好生活质量,或让孩子受北美教育,云云。经过两年的生活,我有了自己的答案,而且越来越清晰所有的新老移民都是在有意或无意地创造一段伟大的历史。正是因为我们移民到加国来,我们才是在创造历史;若我们仍留在国内,我们只能是和同胞兄弟姐妹们共同延续祖国的历史。

人口密度高地区的人们迁往人口密度低地区,资源贫乏地区的人们必向资源丰富的地区迁徙,这是自然界的规律。

加国需要移民,是因为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劳动力大大不足,所以才吸引移民来补充劳动力;而中国移民移往加国,是因为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太少所致。加国的资源众多,我们从中国来到加国,大方向上是减缓了国内的压力,到加国来用自己的劳动以换取享用加国的资源,正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自然道理。

一年大苦,两年小苦,三年不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