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新政策層出不窮!國內關停風盛行,廢料老闆的路難走啊!

東南亞的承載能力有限

東南亞政局存在不穩定因素,馬來、越南、泰國等地相繼調整對廢塑料行業的政策。

針對“洋垃圾”處理廠氾濫的問題,馬來西亞將暫停進口廢塑料,並深入研究廢塑料的進口程序和流程,預計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越南由於待處理的集裝箱積壓過多,已於6月下旬停止接受為期四個月的廢塑料。泰國已從7月2日起嚴禁進口廢塑料和電子垃圾,泰國還將計劃檢查2240個塑料回收工廠,搜查非法進口電子垃圾和其他違反環境和勞工法的行為,以及進口許可證。

國內外新政策層出不窮!國內關停風盛行,廢料老闆的路難走啊!

從進口批文的審批難度加大,到港口承載能力有限,限制國外廢塑料的進口,再到泰國僅允許29家有環保資質企業生產,可以看出,東南亞的承載能力有限。

再生行業無論在哪發展,都需要規範化生產,做好環保,才能長久立足。東南亞的政策只能是越來越嚴,符合當地政策、環保無汙染才是再生行業的未來!

國內“散亂汙”企業集中整治攻堅行動

今年,政府全面推進“散亂汙”整治行動,再次掀起“取締”和“關停”浪潮,席捲了國內各製造行業。這是對國內行業市場洗牌的手段,也是去產能的過程,對未來市場有更直接的影響。

《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指出將全面推進“散亂汙”企業集中整治,以“兩斷三清”為手段,嚴厲打擊“散亂汙”企業,決不讓“散亂汙”企業死灰復燃。

政府首先查的是企業或站點有無營業執照,沒有的企業政府將依法進行取締。所以,沒有辦理好營業執照的站點或企業,抓緊時間到工商部門申請辦理,併到公安局備案。

在站點和廠區環境方面,政府也有嚴格的規定。如:貨物囤放需要分類整理,不能露天,必須搭棚或蓋住。加工環境要求不能露天加工,如有粉塵,需要控制空氣溼度,要在室內加工,如有噪音,需做好隔音措施;排汙方面,需要經過去汙設備的處理之後,並且汙染指數在國家允許範圍之內,方可排出。

目前正是環保督查有史以來最嚴格的時期!沒有環評的儘早做好環評,設備落後的抓緊升級整改。

我們都是大風大浪過來的,小編也不囉嗦太多,總之,能幹的抓緊幹,現在世界變化的這麼快,誰也不知道國家為了進步,又會推出什麼新政策。要密切關注國內的相關政策,提高科技水平,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才是未來的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