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四環線高架橋開始「組裝」了 最快每天能「長」700米

郑州四环线高架桥开始“组装”了 最快每天能“长”700米

河南商報記者王喬琪

沒有澆築設備,沒有密密麻麻的腳手架,像“搭積木”般架起高架橋……8月26日上午,鄭州第一條採用全預製拼裝工藝的高架橋樑進行了首榀節段樑架設。這種方式不僅保證工期、提高效率,還極大地減少了噪音、粉塵、泥漿、交通擁堵等“副產品”的出現。預計由4萬榀節段梁“拼裝”的四環高架橋將於明年6月底高架主線具備通車條件。

現場

西四環高架開始“拼裝”

8月26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鄭州西四環鄭上路—化工路段,長2.9米、寬16.5米、自重約72噸的首榀節段梁被吊起,伴隨著現場工作人員的操作,這個巨大的“積木”在空中完成轉身,最終落在早已修建好的下部橋樑上。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整個過程就像搭積木一般,全程耗時20分鐘左右。作為河南省首例採用節段拼裝工藝架設的節段梁,這榀節段梁將與其他近4萬個不同形狀的預製梁一起,共同“拼裝”起鄭州四環高架。

前方“搭積木”,後方“造積木”。河南商報記者瞭解到,為實現全預製拼裝技術在整個工程中的運用,如“樂高工廠”一般的預製工廠也相應建造而成。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工程的預製工廠擁有20多種模板,可以滿足高架路面的各種需求。

工期

主線部分明年6月底有望通車

中國通號(鄭州)電氣化局西四環第五標段工程部部長孫永麗介紹,預製工廠根據建橋需要批量生產產品,成品梁直接運送到施工現場利用架橋設備進行架設。

“統一運送至現場,通過張拉進行拼接。整個加工誤差控制在毫米以內,工廠製造的橋樑部件不僅提升了施工中的精確度,同時省去了傳統的施工中腳手架搭建、混凝土澆灌、人工綁紮等。”孫永麗說,通過自動化操作,現場施工可以實現更精準、高效、環保。

此外,對於施工時間,孫永麗介紹,同樣一段橋樑,採用節段預製拼裝技術,施工時間可由原來的一個月縮短至7~10天。而根據這個建設速度,預計下部橋樑施工結束後,全線橋樑將以每天700米的安裝速度“成長”。

據瞭解,鄭州市四環線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由西四環、南四環、東四環和大河路合圍的大環線組成,全長約93公里,其中,西四環、南四環和大河路規劃為“高架+地面”快速路形式,東四環規劃為地面快速路形式,全程沒有紅綠燈。據介紹,該工程主線部分計劃於2019年6月底率先具備通車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