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2018年8月18日,由江苏省文联主办的“仙姿神彩汇金陵——李兵陈承基国画联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隆重开幕。在一号馆展出的中国水墨高原雪山画法创始人李兵先生的近百幅高原雪山画给观众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人们对“李兵符号”的大美雪山画作品纷纷点赞!

正如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和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在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所说:李兵笔下的高原雪山圣境独具个人风貌,笔墨生动,用色潇洒,气象正大,形神兼备,既如在叙说世间禅理,又仿佛在勾勒岁月年华,其深厚之功和宏阔之势颇具大家风范!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参展观众络绎不绝,流连驻足,在一幅幅姿形各异的雪山画前,神情专注,入神品读,皆言震憾,叹为观止。不少观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谈到了共同的感受:西部雪山的圣洁静穆,神秘高原的云朵翻卷,神山之巅的流光溢彩,以及雪域大地的草原牧场、苍松牦牛……在李兵笔下都成了一幅幅过目难忘的壮丽画卷,令人无限喜爱、心向往之!尤其是富有鲜明个性风格、独具笔墨皴法特点的“李兵符号”不仅让观画者满目一新,更值得美术界研究和思考。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作为中国水墨高原雪山画体系创立者和领军人物的李兵先生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 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导师,四川师范大学外聘硕士生导师,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成都大学东盟学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省美协山水画会名誉会长。2008年12月被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推举为“影响中国的100位艺术大家”。2009年6月被中国行业发展研究中心评选为“中国艺术风云人物”。2010年5月被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评选为“当代最具收藏投资价值的山水画家”。2016年10月被中国艺术报道等单位评选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国画家”。

李兵先生在继承前人“留白法”画雪技巧的基础上,将传统技法的长斧劈和短斧劈相结合,自出机杼,创成“块斧劈”,由此创造出 “积白法”、 “挤白法”等留白成雪技巧,使其绘画语言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引领西域雪山画风之先,藉此开创了西域雪山画派。他的雪山画作多次全国性展览中获奖,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画廊、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中国驻牙买加、马来西亚、巴西等使领馆和日中友好协会、泰王国钦赐淡浮院、澳门特区政府及特首何厚铧,以及坦桑尼亚总理平达等收藏。

李兵先生的西域高原雪山画作品底蕴深厚,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和观赏性。既承续传统精髓,又开创崭新艺术路径,作品力道劲拔,气势伟岸,淳朴高远,笔墨语言简练传神,集空旷雄奇、博大神秘于一体,无论尺幅大小,均充满了雄壮之美和浩然之气。站在展厅里,那鲜活而强烈的的雪域高原气息便从一座座形态构成各异、设色大胆适宜的雪山画面上散发出来,让人感受到了十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万一供稿)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多所高等院校客座教授。李兵以其独立探索提炼出的新皴法——“块斧劈皴”(也有人称之为“李兵冰雪皴”)和独特的“挤白”“衬白”“冷暖对比”“积水积墨”等染雪法,填补了中国水墨高原雪山画法的空白,开创了冰雪山水画的新境界,成为中国水墨雪山画体系的创立者和领军人物。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神巅瑞色(138×69厘米)

李兵水墨雪山画作品充满国粹特色、富有中国气派,是继承传统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典范。李兵所画雪山画根本没有画雪,却让观画者感觉到了雪的存在,此种“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独特表现手法是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上乘境界。其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奖,并广为海内外藏家和文博机构及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等收藏。2010年5月,李兵被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评选为“当代最具收藏投资价值的山水画家”。2011年1月,李兵艺术作品及其简历被收录进《中国当代美术史》;同年10月,由李兵绘制的《荣宝斋画谱》第356期(山水部分)出版发行。2012年10月,《李兵》大红袍画册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近年来,李兵作品陆续被人民大会堂、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中国驻牙买加大使馆、中国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事馆等收藏和悬挂。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期间,其作品《玉颜清风》被坦桑尼亚总理平达收藏。2016年10月,李兵被《中国艺术报道》等评选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国画家”;2017年8月,入选“全球500强”水墨画家,作品在香港国际会议中心展出,获得广泛好评。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贡嘎真容》中国画 200cm×292cm 2016年

名家点评李兵水墨雪山画

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央美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原主席靳尚谊:

李兵的雪山画作品面貌独特、笔法新颖,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靳尚谊在带领中国书画家代表团赴泰国参加中泰建交三十周年艺术交流活动和参加“锦绣澳门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时评价李兵作品)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

这种雪山画法与雪域高原有融入式的交流,作品恢弘大气,有创新精神。(观看李兵画作时点评)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达古冰山(80×240厘米)

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

看李兵的绘画作品真让人耳目一新。他的山水画把雪山作为一个主题,而且在他的技法表现中,善于将光感和色调运用到山水画创作。山水画本来是我们的传统艺术,是靠笔意、靠墨韵、靠线条创作的,而李兵在此基础上还结合了现代的构成和色彩,色墨相融,所以画面有一种时代气息。这也是因为他常年体验生活,到真山真水中去写生,把对雪山、对生活的感受体现到了他的山水画中。我想,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向前开拓创新,他的雪山山水一定会在当代美术史上留下浓重印记。(在四川美术馆观看李兵作品接受四川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评语)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原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

作品艺术语境新颖,有强烈的形式审美意趣和视觉冲击力。(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观画评语)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玉色辉天地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李焕民:

李兵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方式把雪山的神态表现出来,而且有自己独特的皴法,在不用白和矾的情况下把雪画得这么亮,的确是个创新。(在成都锦江大礼堂审看重大题材创作作品时评语)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尼玛泽仁:

李兵长期在雪域高原工作和生活,对那片土地充满感情。他的画不仅抓住了高原的特点,展示了雪山的神韵,而且在丰富和创新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练就了深厚的笔墨功底,取得了可喜的创作成果。(在四川美术馆观画评语)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贵州省文联原主席、贵州省美协原主席杨长槐:

画画就是要画出自己的特色,以这种笔墨技法画雪山的确画得与众不同,让人看了很震撼。(在贵州工作室指点画作时评语)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事、四川省文联党组原书记、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四川省政协书画院院长钱来忠:

李兵是中国西部水墨雪山画的拓荒者。李兵对西域雪山的认识和表现,不仅是物质的,亦是精神的;是笔墨的,亦是富有内涵的。他把西域雪山内在的独特韵味和品性以独到的绘画语言和脍炙人口的诗句描绘给世界,为社会增添了热爱自然、热爱环境、共建和谐的重要因子。李兵的水墨雪山画作品超凡脱俗、极有灵性、极具美学价值,而且其画雪的独特技法丰富了传统中国水墨画直接画雪的空间。因此,李兵雪山绘画的文化内涵和创新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撰文发表评语)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新来瑞雪满乾坤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民协主席、西南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沙玛拉毅:

李兵用独特技法画出的雪山既展示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韵致,又充满了现代审美情趣,精气神贯通,水墨彩协调。看李兵的雪山画作品,犹如身临其境,使人充满向往、充满激情,使人强烈地感受到了昂扬的生机和生命的永恒。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阿鸽:

李兵的西域雪山画作品充满个性、充满内涵、充满思想性和民族性,既继承了传统精髓又富有自主创新精神。他的用墨、用色超凡脱俗、恣情挥洒,把传统笔墨与自然物象以及自身感悟都鲜明地展现在了宣纸上,既随意写景,又以景造意,法自然而不刻意雕饰,创作出的作品不仅力量雄健、气势恢宏,而且清爽淳朴、境界高远。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李兵把自己独创的“块斧劈”皴法和“挤白烘染”画雪技巧与严谨认真的创作理念统一在了笔墨、构成、设色和意境中,使其雪山画作品充满了地域特色和民族精神,在格调和形态上诠释了中国绘画的变革规律。(在全国政协礼堂张学群、李兵书画作品展开幕式上的讲话摘录)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贵州美术研究院院长、《贵州美术》主编谌宏微:

雪山,对传统中国写意画家还真是个新命题。但对李兵,他只是要画大自然的感动、震撼、神奇,他就是要画前人所未画,要找到自己的艺术气质、语言,他做到了,还做得挺好,让人佩服。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四川省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戴卫:

画雪山很有意义。古代画家画山水画在雪山方面是个空缺,原因是古代画家几乎接近不了雪山,现在交通方便了,从公路、铁路、航空都可以看到和感受到雪山的洁白无瑕和壮丽雄姿。古代文人墨客对雪山的描述仅是秉烛蓝天,宋人画雪山也仅是轮廓而已。李兵一直研究雪山、画雪山,技法上有发展和创造,对用中国山水画表现雪山是有贡献的。(征询对雪山画意见时点评)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四川省诗书画院创作研究室副主任、培训部主任刘朴:

李兵山水取法大象,笔墨厚实,无论作品中的森林、草场、雪山、流云……无不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的山水,决不停留在仅对传统的再现与继承。他纵情高原,大气前行,并因此让自己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艺术个性。我深信:这种一往无前的创造精神,一定会让李兵的作品走向更加灿烂的艺术之境。(书面点评)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郭公达:

艺术贵在创新,绘画更是这样。雪山画家李兵以极其冷静和执着的绘画品格来阐释古典绘画的现代审美情趣,无疑是当下山水画创作的新视点。李兵的画大都透着明慧之气,有着独创笔墨技巧和艺术语言,这些纯粹“李兵符号”的画作,让我们看出了他努力的成果和特有的潜质。他的画倜傥风流,若风行雨散,醇厚、浓酽、蕴含着深博的文化底蕴,即兴挥洒便古厚鲜活,处处醒透,处处旷达,充满迷人的魅力,这就是近年来他的画被许多“明眼人”看好的原因。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

李兵的笔墨语言虚实相济,写意和写实相融,达古通今,是具有当代意味的审美重构,对中国山水画的继承、发展、创新和突破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终将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浓重而精彩的一笔。

四川民族出版社原社长、诗人马安信:

李兵是一位真正讴歌西部雪山的歌者,他的赤子之情遍布于画作的每一个细胞中,读者在阅读时不会烦腻,而会始终兴致勃勃。因为画家有一种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那源自生命深处的激情总是在画作里脉脉漾动。李兵不仅仅是在画西域雪山,而且是在彩绘家园故土、在描绘母亲的音容笑貌,故其创作才有了一种气势磅礴的恢弘,有了一种入世至深而又能够超拔的绚丽风光与神圣境界。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玉色荡云烟

中国汉画学会副会长,四川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首席专家,书画鉴赏家魏学峰:

李兵是以画雪景山水享誉画坛的名家。他所选取的表现对象是蜀人心中的圣山。画家对其深切的观察与体验所衍生的感觉、知觉到经验,成为神秘意象,有着丰富的想象、寄寓与理想。李兵把传统的皴法、树法、云烟法扩展为新经验的意境再造,从而拓展了雪景山水的语言。他不是简单地沿用传统的留白、晕染、弹粉诸法,也不择取拓印、揉纸、抗水等新法。而是变北宗山水的水墨大斧劈皴为李兵独有的“冰雪皴”,并引入光影,显现出一种象征性美学的新意象,带给观者以距离之美、联想之美、拟人之美和信仰之美……李兵的山水是人性之涵养、人性之灵化。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吴永强:

李兵笔下的山水以俯瞰的角度构图,无论是全景还是中景都异于古人,他所画的是代表我们时代的山水。此外,他将宏阔大气的构图和局部的肌理结合得非常好,既不失整体的大气,又兼顾到细部的质感,可谓胸中有丘壑。他在光影的处理上也有独到之处,画面中不仅有自然直观的天光,而且部分作品中还给光赋予了某种神性,使得画面更富张力。希望李兵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空间,继续往前走。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云腾丽色来

中国鲁迅文学奖评委、茅盾文学奖评委、四川省作协原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四川省诗歌学会会长何开四:

李兵雪山画最大的特色是创新和创造。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李兵执着于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复广采博收而匠心独运,发他人之所未发,辟他人之所未辟之境,以自己独创的艺术语言,雄奇的笔墨,熔铸雪山精神,演绎雪山大美,是当代中国美术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著名评论家林木:

李兵老弟画山水以雪山为主,注重雪山气势气派,已渐成气候。所画雪山皆青藏高原雄浑壮阔之浩大意象,又引入森林云瀑,在崇高中穿插优美,可谓雄秀兼之。光线的运用,尤其晨昏霞光夕照的参与,更为其雪山图再添新境。山水画家中,专在雪山意象中着力者不多,李兵老弟正渐入佳境。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长城颂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唐允明:

很早就了解李兵的雪山创作。多年后,他的雪山画受人关注,成为西部山水画不可或缺的部分。从他常年工作的川西高原再到雪域西藏和阿尔卑斯山,雪山之壮美已融入他的灵魂。对造境、造型、笔墨艺术的探求是他勤奋画画、博采众长的动因。目前,李兵的雪山创作正值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期待着艺术上的不断提升会让专攻雪山的李兵在中国画界有更好的展示。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壮志可凌空(200×135厘米)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铁骨壮脊梁》中国画 156cm×145cm 2014年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高原之舟》中国画 140cm×370cm 2016年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披红挂彩入云乡(97×97厘米)

雪山为师法自然 勾魂摄魄世中稀

——李兵山水画语言体现的创新思维

文/田旭中(当代书画家、艺术评论家)

李兵先生是近年涌现出来的优秀中年画家的典型代表。他创作的一系列以表现西部雪域山川为主题的作品,已经引起画坛的高度关注与广泛瞩目。创新思维是一种超常规、超经验、超习惯的思维。它拒斥模仿他人、也摈弃复制自已。艺术能走多远,能攀多高,常常不取决于艺术家的多么勤奋,多么聪慧,而是取决于艺术家能够在多大范围内获得精神的解放,从而以自由的创造精神表现他眼中的世界、心中的乾坤。显而易见,这种新不是为吸人眼球的哗众取宠,也不是自我炒作的炫奇显博。它是根植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精神跨越,是博采众长又独树一帜的形式超越,既表现为前人所没有的东西,又表现为同时代所罕见的东西。是艺术创作的原创性、艺术语言的独特性、高技术性形成的不易复制性的有机统一。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香格里拉神山 98CMX180CM 纸本水墨 2014年

从中国绘画史看,真正具有艺术新思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艺术家无一不是大家。如近代的八大、石涛、齐白石、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黄宾鸿、傅抱石、李可染、陈子庄等。他们所创作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语言使他们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后世画家大多只能摹仿,鲜有能超越者。站在这个立场,我们看李兵雪山题材山水画的创作,就会发现,他正是沿着古今艺术大师的创新路径不断攀越,一步一步把雪山题材山水画拓展到一个新高度。

不论是他独创的块斧劈皴法,还是烘染雪山的挤白法、衬白法、色墨互补法、冷暖对比法、积墨积水法等,无不打上了鲜明的个人印记。这展现了一个艺术家拥抱自然、向往崇高的精神情怀,也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生气勃勃的创造活力,更凸显了一个艺术家解放自我,放飞自由生命的真正意义。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冰峰耸云天》国画 144cm×85cm 2016年

在我看来,李兵山水画语言体现的创新思维,首先表现为独辟蹊径的审美视觉,这得力于他对雪山自然景观的长期地观察、勤奋地写生、深入地体验,情系雪山,胸有丘壑。所以能发前人未发之语,状时人难状之景。其审美观照得之于自然,发之于情感,具有宏观整体把握与微观局部体察的双重特点。它既跨越时空,又贴近当下。

其次,是对传统山水技法的大胆扬弃。他在保留传统山水画重视笔墨表现的基础上,融入了新鲜的笔墨元素。这些元素既是对雪山组织结构的笔墨梳理与提练,也是对雪峰光影变化的微妙摹拟与再现。正是这些元素,准确地勾勒出了雪山的总体形象,出神入画地描绘出雪山圣洁雄伟的气魄。艺术性地还原了雪山的自然肌理与奇异景象,让观者望而生敬,品之生爱。

▲忠魂颂

第三,是他对中西绘画表现技法的整合提炼,并从中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他以写意的精神表现实景,又在实景中融入了抒情的意味。他不仅吸收了当代山水画家一些新的表现技法,而且借鉴了西画重视块面结构的表现方法。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已对雪山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观照,加以整合提炼,最终形成自已的一套再现与表现相结合、写实与写意相贯通的绘画语言。他的作品很好地调和化解了墨与白、墨与色、线与面、明与暗之间的矛盾,是把对立统一律运用于绘画实践的成功范例。

总之,李兵雪山题材的创作不仅从题材内容上超越了前人,而且从创作观念与创作技法上超越了前人。他的作品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注定会留有一席之地,而它所彰显出来的创新思维,对今天的中国画坛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壮傲千秋寒 138CMX70CM 纸本水墨 2011年

亘古高域情 风骨蕴神巅

——评李兵水墨雪山画

文/叶莹(四川省美协创作研究院研究员、艺术评论家)

在中国文化史中,一直都有着一种“圣山”情节。文人墨客写下绚烂华美之辞藻,丹青圣手绘出云蒸霞蔚之图画,这些都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山水观。与西方的风景画不同,中国山水画画的是一种胸襟,一种情怀,一种完全人格化的象征,是中国文人的哲学观衍生出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并至南北宗盛。于是,地域气质夹杂着文化情感的因素,主导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上每一次的重要转折与里程碑式的建树,都是基于对山川物象的发掘与文化内涵的重构。

画家李兵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契机,在滥觞的南北论调与笔墨形式的漩涡中,他将目光放在了那一方净地,世界的屋脊——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那是李兵先生心中守望的圣山。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晨风吹过霞满天》中国画 97cm×180cm 2013年

这种守望,是画家最质朴的回归与诉求,深藏着他的自觉审美情绪和本土文化认同。李兵先生的青春就留在了那里。20世纪80年代,作为刚毕业的优秀大学生,李兵被选派到四川甘孜州进行基层锻炼。这里是四川最神秘、最绝色、最神圣的净土。这里三江奔流,雪山林立,高原民族将他们世世代代朝圣的足迹、生存的希望、守望的信仰都赋予在这苍山之巅、雪域之上。这些场景深深地触动着画家。常年生活于此的他,也同高原儿女一样,在这雪域之地感受到了人类生命的渺小、苍茫天地的灵性和宇宙万物的终极。于是,在这前人少有涉猎的圣域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变法和契机。

雪域高原在中国古典绘画史中几乎是一个空白。过去画家笔下的雪山,要么是范宽《雪山萧寺图》的寒林古刹、深谷幽泉,体现着传统北派山水的博大奇奥,气骨玄邈;要么是黄公望《九峰雪霁图》的润泽宁静、寒烟萧索,体现着传统南派山水的平淡天真、澄怀观道。或者是李可染《昆仑雪山图》用“逆光手法”与“门板式”构图,塑造着雪山的雄浑壮阔、厚重苍茫。这些雪山的美,各领风骚,传达出的意境与精神也各不相同。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山川五岳,是汉族文化与儒释道思想的精神载体。而却雪域高原不同,她是高原文化与藏传佛教的圣域,她不论是在物象体貌上还是精神气质上都注定了她的美与以前的其他山水画都不同。正是这种不同,才使得李兵先生的艺术填补了中国水墨高原雪山画的空白。正如著名美术理论家黄宗贤先生所言:“‘水墨雪山’画法第一人的称谓,对李兵而言是当之无愧的。”他的这种艺术风格开创了中国冰雪山水画的新局面,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创造性与开拓性。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体系非常完备。因此,程式化倾向严重,同时也意味着很难突破。再加上雪域高原与以往山水画表现的南北方各种山体均不相同,其海拔世所罕见,其气质圣洁崇高。如何表现这与众不同的风貌与气质,李兵先生通过对传统山水画技法的研习,并多次深入雪域腹地采风写生,走过一条筚路蓝缕的崎岖险路,最终在当代山水画坛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技法体系独树一帜。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海螺沟日照金山 纸本水墨 194cm×167cm 2014年

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李兵冰雪山水画的探索与贡献。

第一,是他对古典技法的突破与创新。山水画的各种皴法很多,为了表现不同的地理风貌,千百年来多少艺术家前仆后继,最终留名青史的则是那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具有胆识与魄力,去突破和创新的人。如前所述,范宽用“雨点皴”表现北方山水的壮阔与骨气;黄公望用“披麻皴”表现南方山水的秀润与清幽;李可染用“可染皴”表现北方山水的草木葱茏与雄浑蔚然。而李兵则独立探索,提炼出“块斧劈皴”、“留白”、“挤白”、“衬雪”等技法,来表现雪域高原的嶙峋坚韧、圣洁崇高。他在传统大小斧劈皴上加以改造,用干墨渴笔侧锋皴摖,以块状的组合方式进行铺陈,并配以少量的渲染,表现冰川岩石棱角分明的特有质地感。刚劲有力,雄健磅礴,尤见风骨之气。同时,他深谙“计白当黑”之理,在雪的表现上他没有用传统式的“染雪法”,也没有用现代式的“效果制作法”,而是总结出“留白”、“挤白”、“衬雪”等技法。黑为实,白为虚,虚实相生相计。与传统的虚实关系不同,他加强了黑白的对比与视觉冲突,更利于表现雪域冰川的神圣与冷峻。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寒松不老枝尤劲

第二,是他对西方元素的借鉴与构成。李兵的雪域高原立足于传统,又有许多现代性的元素。首先,是几何式的块面构成。他多用全景式构图,突出雪山的辽阔与壮美。同时,特也强调山石的几何构成,块状式的几何架构饱满地充斥着画面,坚硬沉稳,风骨开张。因此,他的画具有强烈的几何张力与视觉冲击力。其次,他善于表现光影。高原雪域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的阳光紫外线极强,干净而直接,光在岩层上的变化也转瞬即逝,他仅用墨色与青色,便扑捉住了这里特有的光影变化和山石向背。有时他还会像李可染一样钟情表现逆光与阴影,使得山体更加浑厚,体积感更强。还有他画中所表现的朝霞与晚霞,色彩艳而不俗,霞光普照,为山体镀上了一层辉煌的光芒。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第三,是他受高原文化的滋养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放歌。千百年来,不论中国山水画如何变迁,作为深具文化气质的画种,始终围绕着中原文化、汉族文化与儒释道精神发展,而对高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却鲜有涉及。在山水画中,高原文化这一脉一直都是旁枝末节。20世纪上半叶开始,许多油画家曾走进高原,以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景和人物为主题进行创作,一时间画坛兴起高原油画之风。但在水墨山水画中,以雪域高原为主题的仍属少见。那些神秘原始、神圣壮美、并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自然风物和人文景观,对中国画坛来说犹如凛冽的风,带来了强烈的刺激,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不知是李兵的幸运,还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幸运,使这个画家来到了岷江文化、藏羌文化和高原文化水乳交融之地,使他为圣洁的雪域高原纵情放歌。画家借助山之符号,把握时代审美,表现着心中那片带有崇高精神和正大气象的精神圣地。

走进李兵的画,我们仿佛呼吸着纯净稀薄的空气,感受着刺透骨髓的凛冽,沐浴着神圣崇高的光辉,耳听着朝圣者虔诚的颂歌……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云卷云舒呈瑞祥 69.5cm×68cm 纸本水墨 2014年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千山万壑风雨共 193CMX200CM 纸本水墨 2013年

长期以来,水墨冰雪山水是一个少有人涉足的领域。西部雪域高原的自然山川形象更多出现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满眼生玉色 97cmX179cm 纸本水墨 2015年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卡瓦格博连天地 138CMX70CM 纸本水墨 2011年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银岭朝晖 69CMX69CM 纸本水墨 2014年

对李兵的水墨雪山画作的解读,无法回避雄伟、壮丽、傲然、崇高、阳刚这样的词语。在中国古代具有“雄浑”气象的诗歌倒是不少,但是,中国的山水画在宋之后,愈发喜好阴柔淡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

▲日辉玉岭(145×130厘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