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時評」中國經濟:從「求穩」到「行穩」

導語: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下半年經濟工作,提出下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方向——“六穩”,而同日公佈的中國製造業PMI數據同步下滑,折射出經濟走弱的趨勢,反映出求“穩”的必要性。是什麼因素對中國經濟造成了衝擊,維護經濟穩定的著眼點和根本手段途徑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亟需釐清。

「太和時評」中國經濟:從“求穩”到“行穩”

一、PMI數據反映出求“穩”的需求

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要抓住主要矛盾,採取針對性強的措施加以解決。”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這“六穩”將成為下半年宏觀政策的指導和核心目標。而與此同時,一些重要的指標,如投資、消費趨勢等下滑的跡象也更為明顯。7月製造業PMI較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低於預期0.1個百分點,大多數分項指數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回落。總體來講,製造業指數雖然仍保持在擴張區間運行,但相對於前期,已出現相對弱勢,“穩”的需求在提升。

「太和時評」中國經濟:從“求穩”到“行穩”

觀察數據不難發現,中國經濟從所謂“新週期”的白日夢裡剛剛醒來不久,就面臨著較大的求“穩”壓力。7月PMI製造業指數為51.2%,較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且低於去年同期0.2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五月達到年內高點後,PMI指數連續兩個月環比、同比均出現下滑,且均低於預期值。從分類指數來看,生產指數為53.0%,低於上月0.6個百分點;採購量指數為51.5%,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生產和採購指數顯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預期已出現下滑。從需求端來看,7月新訂單指數為52.3%,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80%,與上月持平;進口指數為49.6%,較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從業人員指數為49.2%,較上月小幅上升0.2個百分點。

二、求“穩”以對沖貿易摩擦

2018年7月新訂單指數較上月出現明顯下滑。7月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激化,其負面影響已然顯現,新出口訂單指數已連續兩月處於榮枯線以下。在中美貿易摩擦和人民幣匯率走弱的雙重影響下,進口指數跌至臨界點以下並跌破兩年內最低點,環比下降1.5個百分點,錄得49.6%。從外部需求來看,中美貿易摩擦的不利影響自5月份起便已不斷髮酵,雖然7月份PMI的外需環比下降並不明顯,新出口訂單指數較6月維持不變,但進口指數卻大幅度下降。中美貿易摩擦的惡劣影響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事實上,7月歐美貿易談判進展順利,合作傾向明顯;而中美貿易摩擦則存在繼續升級的可能,外部環境整體偏向悲觀。若歐美髮達國家達成以意識形態為劃分的新貿易格局,未來中國所面對的國際貿易壓力將持續增大,進出口環境也將進一步惡化。

中國的國際環境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事實,我們萬不能幻想外部環境改善帶動內部回暖。所以“六穩”中“穩外貿、穩外資、穩金融”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對沖貿易摩擦環境下外貿方面的損失。

另一方面,7月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7.1%,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9%,較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產成品庫存與原材料庫存之差繼續擴大,前期企業對國內需求的樂觀預期可能造成了生產透支現象。

三、求“穩”應從中小企業入手

經濟先行指標反映,7月PMI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54.3%,環比大幅下降3.4個百分點,PMI出廠價格也出現環比2.8個百分點的大幅下滑。價格指數下滑主要是由於大宗商品價格回調所致。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製造業企業在原材料市場中沒有定價權,只能被動接受且對沖價格波動手段亦有限。前期原材料價格上漲的紅利並沒有反映在中小企業利潤中,而產成品價格的回調卻實實在在壓低了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例如,7月份主要工業品種,煤炭、原油、銅價格均出現下滑,僅螺紋鋼價格略有上升。

從企業方面看,中小型企業PMI指數處於榮枯線以下,大型企業PMI指數繼續回落。7月大型企業PMI為52.4%,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中型企業PMI為49.9%,與上月持平;小型企業PMI為49.3%,較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數據反映出中小企業的日子比較難過,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甚至可以說是在夾縫中生存,穩經濟就要從穩定民營中小企業下手。

“六穩”中的“穩就業、穩投資、穩預期”都直接與中小企業相關,但中小企業PMI長期處於榮枯線以下,正如筆者上月所述,這是經濟去槓桿過程中對中小企業的“錯殺”所致。雖然自2018年7月起,央行出臺定向降準、銀行貸款、產業債配MLF等貨幣政策,意在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放鬆貨幣環境、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效果仍有待觀察。而且,中小企業是否可以完全包含民營中小企業也需要時間檢驗,同時,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向實體經濟的傳導也存在滯後性。但從長期來看,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融資環境相較前期或將有所改善。

四、只有改革才是經濟“行穩”的根本手段與途徑

不增不減為“穩”,有增有減亦為“穩”,中國經濟長久的“穩”更多依靠的是後者。

遺憾的是,短期求穩又轉向了“鐵公基”(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在財政政策方面, 7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已表達重啟寬鬆財政政策並推動基建投資託底經濟的意圖,未來內需或將轉向。而本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提到,要“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上半年投資增速6%,創近20年來的最低增速,其中基建投資上半年增速只有7.2%,與近20年來年均20%以上的增速相比下滑明顯。下半年,“鐵公基”重出江湖,成為穩增長重要工具的概率很大。但很顯然,依靠投資穩增長這條路能走多久,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一提到“穩”,首先想到的就是基礎設施投資,投資需要錢,沒錢可以借。但向誰借?誰還有能力借?政府還是企業?目前看還有能力借錢或者花錢投資的主體只剩下中央政府與民營企業了。國企與地方政府的債務已經難以支撐龐大的新增債務,去槓桿的壓力巨大。

依靠投資求“穩”只能是暫時的,長久行“穩”需要的是配套改革,因為修修補補的調整已經難以滿足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因此,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繼續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改革開放既是中國經濟的長期內在需要,也是當下應對複雜國際環境、應對貿易摩擦的需要。未來中國經濟應依靠改革激發經濟自身的內生性動力,擺脫經濟對基建、投資、地產的長期依賴,激發和保護企業的創造性,消除制度歧視,法治、公平地對待每一個經濟參與者,用制度激發經濟增長動力,用新動力逐步擺脫高槓杆、低效率積累下的包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