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陽大源村:特色產業發展成「治貧」良藥

灌陽縣灌陽鎮大源村堅持走產業化扶貧之路,大力發展靈芝等特色農業產業,拓寬貧困戶收入渠道,實現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相促共贏。

在灌陽縣灌陽鎮大源村林下靈芝種植示範園裡,竹林下的靈芝整齊排列,長勢喜人。當地靈芝種植大戶黃忠東正忙著採摘成熟的靈芝。黃忠東告訴記者,原來村裡的竹林地產業單一,經濟效益差。這幾年,大源村鼓勵農戶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原來貧瘠的山地,煥發了出新的生機。

灌陽縣灌陽鎮大源村 村民 黃忠東:“這個半山上田又少,主要是靠山林竹木,種靈芝這個效益一般還算可以。”

大源村發展種植的林下仿野生靈芝,比大棚種植的靈芝礦物質元素含量更為豐富,收購價格也高出很多。同時,栽培的椴木可使用五六年,為農戶持續穩定增收提供了產業支撐。

目前,大源村形成了“農戶+合作社+村委”三級聯動的產業發展模式,逐步推進示範點靈芝種植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同時,大源村還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禾花魚、百香果、藥材等山區特色產業,加快百姓脫貧致富步伐。

灌陽縣灌陽鎮大源村黨支部 書記 黃永標:“因地制宜的發展我們山區特色產業,經過這個產業扶貧黨建促脫貧我們的產業會更上一層樓。”

(灌陽臺 劉婷 劉國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