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中獨居

有人制作了一張《國際孤獨等級表》發佈在了網上: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中獨居

照這種劃分法“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的李白得算得上是第三等級的孤獨,“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晏殊則更悽慘,排在了第八級。

我覺得最慘的可能要算得上製作出這張表的人,正如那成功過的人才有自信談成功學,吃過虧的人才有資格談經驗教訓。

既然能夠將孤獨劃分上等級,那麼,必然是經歷過這些的人才有資格去劃分,想到這,不禁生出些許的同情...

但是,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孤獨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中獨居

▌朋友圈的絢爛,生活圈的孤獨

你在朋友圈分享一首歌,渴望有人與你共鳴,

發佈旅遊的照片,渴望別人的羨慕,

分享生活的點滴,渴望別人的關注,

那不過是熱鬧裡的淒涼,擁擠裡的孤寂,

其實,孤獨才是一個人生活的常態,別看一個人的朋友圈多麼的光鮮靚麗,越是絢爛,越是孤獨。

在孤獨的常態中尋找不一樣的精彩,孤獨才有意義。

一面是故鄉,一面是異地;一面是現實生活,一面是網絡世界;一面是記憶,一面是烏托邦,想象中的未來。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中獨居

▌有夢想的人都是孤獨的

相信每個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景,你的內心已經兵荒馬亂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別人看來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這種戰爭,註定單槍匹馬。

夢想也是如此,有些夢想只可以埋在心裡,不可與外人道,他們理解不了這個夢想對於你的重要性,源於他們沒有經歷你所經歷的一切,這種懷揣夢想的孤獨,註定獨自前行。

每一個夢想家,都是孤獨的,但是在夢想實現的那一刻,每個都看得到你如煙花般的綻放,一切的孤獨都是值得。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中獨居

▌沒有人生活得像一座孤島

讓我感覺最孤獨一刻大概就是,在某一個夏日的週末,午睡過頭,在下午的四、五點鐘醒來,望著要落未落的太陽,彷彿世界就剩你一人,猶如大海中一座孤島。

那種喪,可能只有一邊聽著《孤獨患者》一邊唸叨李誕的那句“人間不值得”可以比擬了。

但是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中獨居,每個人都像一塊泥土,連接成整塊的陸地,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一句問候就可以在兩座島之間架起橋樑。

為什麼每個人都害怕孤獨?

三毛給出過一種答案,“我們不肯探尋自身的價值,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中的參與。於是孤獨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的陪伴,我們惶恐不安。”也對也不對。

適度的孤獨感是一味苦口的良藥,治癒浮躁,更懂得珍惜有人的陪伴的時光。

編/木易掌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