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豆腐渣里吃出童年的滋味

從豆腐渣裡吃出童年的滋味

從豆腐渣裡吃出童年的滋味

傳說製作豆腐的鼻祖是漢淮南王劉安,有多大可信度,不得而知,可淮南八公山豆腐很有名這卻是我們知道的。淮南市每年舉辦豆腐節,小小的豆腐成就了一座城,可見豆腐的力量還真是小覷不得。

從豆腐渣裡吃出童年的滋味

豆腐雖是大眾食品,但製作起來也頗為講究,比如黃豆要一粒粒地精挑細選;不同的水質做出來的豆腐不僅口感不同,而且同樣重量的黃豆,做出來的豆腐也不同,分量有多有少,江、河、湖、塘裡的水優於井水。

從豆腐渣裡吃出童年的滋味

本文刊於2018-07-16《陽泉日報》

小時候,物資匱乏,大哥每年總是趁著冬閒的時候磨豆腐,用掙來的錢買糧食。冬天天氣乾燥,家附近的池塘乾枯無水,大哥每天都趁天剛矇矇亮就走路到離家二里地路的大潭裡挑水,泡黃豆用,那裡的水磨出來的豆腐潔白細膩,口感好,很受歡迎。

豆腐有“老”“嫩”之分,所謂“石膏點豆腐——一物降一物”,說明做豆腐離不了石膏。煮好的豆漿一般盛在大缸裡,略等片刻用筷子挑出豆腐皮,倒入石膏水,再用長柄勺子不停地刨熟豆漿,讓豆漿在大缸裡不停地翻滾……石膏放多了,豆腐會老;長柄勺在熟豆漿裡多刨一下,豆腐也會老,這就要求做豆腐的師傅一邊刨勺子,一邊用眼睛死死盯住勺子的底部,看“豆腐花”的大小,既不能多刨一勺子,也不能少刨一勺子,要恰到好處地戛然而止。

從豆腐渣裡吃出童年的滋味

作家沈從文是湘西鳳凰人,他和才女張兆和的愛情故事很唯美,被世人所羨慕。他在小說《邊城》裡也提到了豆腐,書中寫道:“小飯店門前長案上,常有煎得焦黃的鯉魚豆腐,身上裝飾了紅辣椒絲,臥在淺口缽頭裡……”魚煎好,加水,加豆腐塊片,加佐料,小火慢燉,魚味鑽進豆腐裡,豆腐香味包裹著鯉魚,兩者混搭天衣無縫,相得益彰,煙火味十足,怎不叫人咽喉發癢。

作家汪曾祺是沈從文的學生,他在《豆腐》一文中寫道:“‘汪豆腐’好像是我的家鄉菜。豆腐切成指甲蓋大的小薄片,推入蝦子醬油湯中,滾幾開,勾薄芡,盛大碗中,澆一勺熟豬油,即得。”汪豆腐屬於淮揚菜系列,即便是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也同樣做得很精緻,相比沈老的鯽魚豆腐,少了“辣”多了“精”。

在我的故鄉,一般都是白菜豆腐。鍋燒熱,放豬油,左手掌託著豆腐塊,右手持刀把豆腐切薄片入鍋兩面煎焦黃,放入盤中待用。趁熱鍋,再加豬油,放入蔥薑蒜翻炒幾下,迅速把洗淨切好的大白菜放入鍋裡,加入適量的食鹽翻炒,加水後再把煎好的豆腐放入,燒開,悶一會兒,即可。

小時候家裡困難,母親就炒豆腐渣給我們吃,那時候豆腐渣獨有的豆香味直到現在我都忘不掉。這也應證了作家錢紅麗在《四季書》裡的那句話:“蘇東坡從冬天的大白菜裡吃出熊掌的味道來;我從豆腐渣裡吃出了童年的滋味。”

從豆腐渣裡吃出童年的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