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養殖有了這些數據,畝產600斤並不難

一、池塘養殖模式

該養殖模式充分考慮到各地的池塘條件,通過輪捕輪放的養殖方法、通過調水、補鈣、投餌等養殖技術手段,實現小龍蝦的高產。

小龍蝦養殖有了這些數據,畝產600斤並不難

根據苗種投放,我司將小龍蝦的飼養主要分為一下3種方式:

(1)直接購買苗種進行養殖:春天在種苗基地購買每斤100尾左右的蝦苗投放,每畝投放12000一13000的蝦苗通過2個月就可以開始上市,畝產600斤左右 效益非常可觀。

(2)購買半成品的蝦進行養殖,每斤40尾的蝦每畝投放9000-10000尾,通過加強管理、投餵 一般30天左右就可以達到上市規格,然後就一直輪捕輪放,直到冬天捕撈大約8成的蝦上市,留下兩成的成品蝦用來繁殖為來年提供種苗,通常一次投放蝦苗畝產也能達到5、600斤畝產,如果是輪捕輪放的話那產量就十分可觀了。

(3)根據北方和南方的氣候來調整放苗做到輪捕輪放,在南方我們在10月份開始投苗,一次性投夠苗,在來年3月份開始捕撈上市,這個時候如果有半成品的苗就在開始捕撈的15一20天后的時候我們開始投放第二次苗,注意要做好數據記錄要準確及時的補充蝦苗,保證下一批的受益。在北方我們可以選擇在8月中一9月初投放種蝦每畝25一30斤。

二、養殖技術:

小龍蝦養殖有了這些數據,畝產600斤並不難

(1)龍蝦養殖要求要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排放方便、塘梗2米左右、坡度1:3一1:4 池塘面積10一15畝為宜,長方形、水深一般1.5米 看當地夏天的氣溫如果較高就要1.8米深,塘梗周圍用70釐米的防逃網埋地20釐米把整個塘圍起來防止龍蝦逃跑。

龍蝦是底棲爬行動物,空間和地盤決定了它的產量,其實小龍蝦跟羅氏沼蝦的生活習性差不多,沒有空間它們就會相互殘殺,而且它們自己的地盤也不容侵犯。所以要養6-800斤的畝產單單種草是不足以支撐那麼高的產量的,如果要6-800斤或更高產量,那就要拉網給它提高空間,網要用大網眼的網而且要從上往下形成立體空間。

(2)清塘消毒。池塘清塘 將池塘中的雜魚、泥鰍、黃鱔、雜蝦殺死,因為它們不僅會吃我們的飼料更會耗掉我們養殖水體中的溶氧,導致料比高以及龍蝦缺氧龍蝦缺氧。有效清除雜魚的方法主要為:一、漂白粉,每畝用25-30斤化水溶解後全池潑灑。二、殺魚殺丁每包用1.5畝。三、茶籽餅每畝用25-30斤,用水泡10小時後全池潑灑,茶籽餅是最好的清產品可以殺雜魚可以肥水也可以起到殺蟲的效果。

小龍蝦養殖有了這些數據,畝產600斤並不難

消毒主要目的是將水體中有害的細菌、病毒殺滅,如果想要做到有效的殺滅就要用氧化能力較強的殺滅類藥物如:

A.漂白粉每畝15-20斤全池潑灑。

B.二氧化碌每包用2-3畝全池潑撒。

C.聚維酮碘每瓶2-3畝全池潑灑。

D.生石灰每畝80-100斤用水融化後全池潑灑。

(3)水草種植。龍蝦喜歡吃的水草有伊樂藻、葉輪黑藻、苦草、水花生等等,但是經過這兩年我們俊成團隊的跟蹤和對比發現伊樂藻和葉輪黑藻的產量是最高的。很多小龍蝦養殖戶養殖過程中是不用增氧設備的,所以水草不應超過養殖的1/4的面積,因為水草面積過大會容易就成缺氧,我們想要高產養殖就一定要合理按裝增氧沒備,一般10一15畝的池塘安裝一臺1.5千瓦的葉輪增氧,一臺2.2一3千瓦的鼓風機,水草的面積可以種到1/3至2/5,水草既可以為龍蝦脫殼的時候提供隱蔽地方不容易給殘殺,也可以給龍蝦提供攝食降低料比,蝦養的好與壞就看水草管理的好不好了,所以養殖小龍蝦管理好水草非常重要。葉輪黑藻最適宜13一33攝氏度水溫生長,3一9月份是生長旺盛期,一般採用扦插種法,把買回來的草切成10cm橫直距離5米一堆插在泥裡3cm每堆插5株左右。伊樂藻種植跟葉輪黑藻差不多,把草切成10一15cm插在泥裡每堆10株,伊樂藻適宜低溫生長,水溫過高不易管理。

(4)調水。調水在養殖中是最關鍵的,因為水質的好與壞直接影響我們小龍蝦的健康和生長,所以我們要做到勤檢測水質。養殖中池水PH值保持在7.4一8.6之間是比較適合龍蝦生長的,PH值穩定(波動範圍小)就代表水質穩定,要做到水質穩定就要定期的肥水和補菌,頭次肥水就用速水源肥水膏每桶8畝一10畝+藻元素每包3畝把水肥起來,以後就每10天潑一次發酵好的健強寶,發酵方法:大膠桶把一包健強寶和5斤紅糖放在大桶裡加300水蜜封發酵5一7天即可,這樣一舉兩得發酵出來的發酵液菌種含量非常高 用來調水,剩下來的渣用來當飼料喂龍蝦,只要堅持用發酵料來維持水中的菌藻平衡,養殖的水質就會相對清爽且PH值穩定。在養殖中我們要定期的補鈣因為小龍蝦是甲殼類動物,退殼生長,如果水體的鈣離子不足就會很容易就成龍蝦脫殼不遂和脫殼後硬困難導致被殘殺或生長緩慢,長期不脫殼容易長纖毛蟲。在養殖中一般是10一15天補一次礦物質。

定期消毒是所有水產養殖行業必須做的事情,不然的話極容易造成病害爆發,每年4一5月份是龍蝦爆發病害最嚴重的一個月也叫黑色5月,爆發的病害有:白斑病、腸炎、黑鰓、爛鰓等等……這些病害都是細菌、病毒引起的,今年5月份我們對50例發病的龍蝦的水質檢測,發現有46例都是弧菌嚴重超標的,其中過半更是不僅水體弧菌超標,體內的弧菌也明顯超標,通過我們的PCR設備檢測發現有30例檢測出白斑病毒,導致龍蝦大量快速的死亡,其實以上的病害大部分我們都是可以預防的,只有做到定期的消毒,消毒後24小時後補菌和勤拌一些增強體質的維生素、多維等就可以做到很好的預防了。注意消毒後一定要及時補菌,因為消毒後的水體很脆弱必須要補充有益菌穩定水質,平衡藻相。

換水加水。在養殖中 定期更換水能提高水質的清爽、增加水體的溶氧、改善水質、促使龍蝦的脫殼。如果水體有機質過多,藻類老化那就晚上加水,如果水質清瘦,藻類不足那最好在白天有太陽的時候加。如果水體出現發黑、倒藻、醬油水就必須要換水了,連續換三天再解毒培菌培藻。

(5)投餵。在龍蝦養殖中投餵也是一門技術,首先我們要了解龍蝦的習性然後做到科學投餵合理投餵。正常是一天投餵兩餐,小龍蝦有晝伏夜出的習慣 所以我們要做到科學投餵,早上太早和晚上太晚水體中溶氧不足,如果溶氧不足投餵後會出現消化不好、料比過高的現象,同時也容易出現腸炎。在我們多年對水體中的溶氧進行檢測發現:一般早上太陽出來了2一3小時後溶氧才慢慢上來,晚上太陽下山後溶氧開始慢慢下降,一天當中在凌晨4點的時候溶氧是最低的,所以我們第一餐在早上8一9點喂是最好的,第二餐在旁晚5一6點投餵,考慮到龍蝦的習性第一餐投餵量是一天的40%,第二餐投餵量是一天的60% 。

小龍蝦養殖有了這些數據,畝產600斤並不難

合理投餵,不能過量投餵 過量不僅會浪費,而且還會使水質變壞,更是會使底質發黑發臭最終就成水體的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超標,投餵過少會就成龍蝦夾斷水草、互相殘殺或大蝦吃小蝦最終導致龍蝦的成活率低。準確的投餵量是前期蝦苗期每天投餵蝦總量的5%一6%,中期(2一4錢)投餵量是蝦總量的3%一4%,後期(4錢以上)為蝦總量的2%一3% ,如何判斷蝦的吃料情況 前中期在投餵過後3小時的時候用三角架的撈料工具來刮底,如果吃完了就剛剛好,如果2小時刮不到料就證明不夠料就要加料,如果超過三小時還能刮到料就證明料過剩就要減料,前中期控制吃料在3小時,後期控制在2小時,還有我們要學臺用料臺來判斷吃料情況。最後我們投餵還要根據天氣情況來控制投餵量,晴天足投,陰雨天或氣壓低天氣減投或不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