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中國國內旅遊達到了28.26億人次 同比增長11.4%

2018上半年中國國內旅遊達到了28.26億人次 同比增長11.4%


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旅遊達到了28.26億人次,同比增長11.4%,入境旅遊6923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2.45萬億,同比增長12.5%。

上半年我國旅遊、文化、體育、養老等領域的一些情況。旅遊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旅遊達到了28.26億人次,同比增長11.4%,入境旅遊6923萬人次,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國內旅遊收入2.45萬億,同比增長12.5%。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不斷增加,2018年上半年出境遊人次達到了7131萬,同比增長15%。當然,這個消費是在別的國家體現的。

總的來看,旅遊市場呈現了三個特點:

一是假日旅遊持續增長。春節、五一、端午節全國共接待了6.22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約5980億元,這個數比去年呈現較大幅度的增長。

二是鄉村旅遊亮點紛呈。雙休日和長假期間,城市遊客選擇去鄉村感受民俗文化,吃農家菜、住民宿、逛廟會成為備受歡迎的假日體驗。

三是全域旅遊成效顯著。各地從區域全局出發,統一規劃、整合資源,提升旅遊產品供給質量,推動產品結構不斷優化,更好地滿足了遊客個性化的旅遊需求。

文化方面,據初步測算,今年上半年全國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5%,今年一季度全國5.7萬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是19052億元,同比增長了10.5%。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總計320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國產電影票房189.65億元,佔全國總票房的近60%。目前,全國電影銀幕超過5萬塊,居世界第一。總之,文化方面呈現出投資消費兩旺的局面。

體育方面,今年我國體育產業持續高速發展,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風口”。一是規模不斷擴大,預計今年底,體育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將超過1%,體育消費將近1萬億,體育產業機構數量增長超過20%,吸納就業人數超過440萬人。體育產業對於促消費、惠民生、穩增長的作用不斷體現。

二是結構不斷優化,體育服務業增加值佔體育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50%,健身休閒產業和競賽表演業增速均超過20%,航空、擊劍、山地戶外等體育消費蓬勃發展,成為體育消費的新熱點。

三是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35個體育產業聯繫點城市和110個體育產業聯繫點單位積極推進各項改革任務,運動健康城市、體育小鎮、體育綜合體、體育公園和產業園區等平臺建設加速推進。體育產業由點到線、由線及面的集聚區發展趨勢日益凸顯。

養老方面,近年來,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到今年6月份,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5.6萬個,各類養老床位達到700多萬張,從業人數超過70萬人。

一是社會力量參與的熱情不斷高漲,到今年6月份,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佔比已經超過了46%,國內外多家大型企業加快了健康養老產業的佈局。

二是服務質量穩步提升。超過了93%的養老院開展了醫養結合服務,醫養結合、“綠色通道”更加暢通,護理型床位超過47%,農村養老服務短板逐步補齊,兜底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是產業融合態勢明顯,養老與健康、旅遊、文化健身休閒等產業不斷融合,養老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湧現,12個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發展態勢良好,產業創新和集聚效應逐步顯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