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如何走向成功

阿里巴巴的“帶頭大哥”是馬雲。他與其他17名合作伙伴,出資5萬美元在他位於杭州的家中創辦了阿里巴巴。

馬雲如何走向成功

童年的馬雲

馬雲童年的生活並不富裕:一家6口人每月的收入只有7美元。尼克松總統1972年訪問中國時,馬雲只有6歲。正是尼克松總統訪華,標誌著中美關係實現正常化,為中國目前的成就提供了有利條件。這也是馬雲中國夢的開始。

馬雲說,在30多歲之前,他是個“失敗者”,他不是技術專家,去肯德基應聘遭拒,三次參加高考才考上大學。

馬雲第一次觸網是1995年,在西雅圖一個朋友的家中。在朋友鼓勵下,馬雲開始在互聯網上搜索,意識到了互聯網的巨大威力。

馬雲當時搜索的關鍵詞是:中國,但當時沒有顯示出任何搜索結果。馬雲當時就想:如果我能把中國企業放到網上,使它們與美國和世界各個國家、地區的企業聯繫起來,我可能將創建一家真正強大的公司。

因此,馬雲——當時還是一名英語老師——開始閱讀美國商業類圖書,瞭解通用電氣、微軟、IBM和沃爾瑪。馬雲向CNBC表示,“我對英語感興趣,人們——包括我在學校的同事——看英文書的目的僅僅是學習英語,而我則瞭解許多的美國人的想法。”

雅虎創始人楊致遠(Jerry Yang)對馬雲影響很大,兩個人初次見面是在1990年代,馬雲作為官方導遊陪同楊致遠在北京遊覽。

馬雲把雅虎、eBay等美國公司作為自己的榜樣,2000年把公司主要業務搬遷到了硅谷,因為他相信這是打造全球性企業巨頭的最佳途徑。但這成為一場“災難”,阿里巴巴在美國招聘不到合適的人才。

馬雲說,“1或2個月後,我們意識到出問題了,因為招聘的人懂貿易,但對互聯網一無所知。”阿里巴巴當時向員工提供的薪酬有股權和現金,所有人都選擇了現金。

那是馬雲最困難的時期之一。不過,也正是那段時間,馬雲完成了由英語老師到首席執行官的角色過渡。

馬雲說,“中國有3億中產階級,他們需要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因此特朗普總統振興美國製造產業的計劃,需要與中國合作,中國有著巨大的市場。”

馬雲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他意識到全球商品消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30年,美國國內消費帶動了全球經濟的增長,支持美國和中國眾多小企業把產品賣到全球。今天,未來30年,中國的國內消費和力量將帶動全球數以百萬計小企業的增長”。

但馬雲也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搶奪人類工作崗位感到擔憂,並認為企業必須未雨綢繆,“我向政府領導人建議迅速行動起來,應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對社會的影響”。

馬雲說,雖然目前大企業是各行各業的主導者,但下個世紀小型企業的影響會更大,“未來30年、100年,個性化的定製生產方式將成為主流,因此我認為許多大公司將面臨技術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