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范仲淹的名言「不爲良相,則爲良醫」

南懷瑾老師:范仲淹的名言“不為良相,則為良醫”

范仲淹的名言“不為良相,則為良醫”

中國文化中,法家主張法治,儒家主張禮治,道家根據老子道理,主張無為而治。這些主張,等於現在人的獨裁或民主,以及各種自由思想,不過都還在變化之中。其實都有道理,也都沒有道理,因為“此兩者亦楷式”,都是一種格式,一種原則,所以聰明與愚笨也只是兩頭的一種格式。人有時候過度用聰明時會疲憊;最舒服的時候,反而是腦筋不思想的時候。有人好像一輩子頭腦沒有成熟,笨笨的,忽然一念靈光來了,他就無比的高興。所以,這是兩個極端,不要“執一”,執著一端就錯誤了。老子要我們懂得原則並不是呆板的,要活的運用,所以“常知楷式,是謂玄德”,這也就是道德的運用。等於醫生的一把刀,看來似乎蠻殘酷的,但是這一刀下去是救人的,所以同樣的一把刀,可以救人也可以殺人。智愚之辨,也要從這個角度去看,才會瞭解其中的區別。這也就是要活的運用,所謂活的運用,等於醫生治病一樣,這個時代犯了什麼病,就用適合時代的方法去治。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在表面上看來,這與一般的常理、事理、人情相反。一個時代,當大家都在瘋狂地追求某些東西時,比方說追求民主到了瘋狂的程度,這時這個民主就變成問題了,可能變成歷史、政治、社會上的癌症了。但是,在這個時候,如果一個領導政治的人不用民主的方式,結果會很嚴重。所以說,不可以違反時代的趨勢,必須要有方法,才能把時代的病態修正過來;這中間的運用,就在於自己高度的智慧了。所以,下面的結論是講這個道理,當善於運用智慧扭轉時代的病態時,“與物反矣”,就同人情事理上看起來相反;因為是相反,“然後乃至大順”,才能把過分的這一面拉回來走上正途。

中國的政治哲學,始終重視醫道,用醫學的道理與政治藝術相提並論。《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諸葛亮在江東談論政治時,就用醫學的道理做比喻,所以後來宋朝的名儒大將范仲淹就有“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的名言。一個青年立志,就要成為救國家救時代,挽回歷史命運的領袖人物,不然就要做一個真正好的醫生。這兩個目的都是在救人,這就是“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的道理。

摘錄自 《老子他說》

孟子這句話:“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後來成了名言。就像我們在座許多年輕的或者老年的朋友們,自己在煩惱中,在莫名其妙的生活中滾了幾十年,學佛修道還不到個月就想祛病延年、快速成道一樣。也像一個人病了三年,想十分鐘治好一樣。這個道理非常簡單,中國上古醫藥的哲學與政治哲學原則是相同的。所以大政治家經常拿醫藥的道理,去做政治思想的說明。

宋朝有出將入相的范仲淹,他有兩句名言:“不為良相,即為良醫”,一個人如果不能成為一個好宰相,治國平天下,起碼要做一個好醫生。這兩種人都是對社會有貢獻,救世教人的,不是讀書出來只為了金錢和職業。

醫學上有兩句話:“人之怕,怕病多”,一般人最怕的是病多,怕病的痛苦;“醫之所怕,怕道少”,醫生的怕,是怕學問少,方法少,這個“怕”就是苦惱。所以病家跟醫生,所怕的事、所擔心的事是不一樣的。

當一個時代到了衰敗的時候,各種病象、稀奇古怪的毛病都出來了,整個社會是病態的。大政治家就是個良醫,要有辦法醫好這個病態的社會。醫書上記載,古代一個名醫扁鵲,他的一雙眼睛就像Ⅹ光,一看就把你的五臟六腑都看清楚了,扁鵲就是這樣的良醫。其實這兩句話,用之於政治哲學上也是一樣。一個大政治家,治療社會的病態,要有學問,要用心思,不能不學無術;學問不夠,方法就不夠。所以醫之怕,就怕道少,就怕學問不夠。

摘錄自 《孟子與離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