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常年出門在外,對於住的要求,我是很高的。

漂泊在路上的日子,旅館就像一個個臨時的家……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一段漫長的旅程,完全陌生的環境,本就有些心有慼慼焉,若是再遇上一個不滿意的旅舍,休息得不完美,只怕是順帶連這個目的地也要討厭的。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如果住得滿意,住宿環境超出預計,彷彿這趟行程就成功了大半。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住得好,心情就好,看什麼玩什麼都好,

就算只是宅在酒店也是好的。

注意到這家酒店,難得的是因為它的名字。

好像在這個過於忙碌的時代,能讓我放在口中念念咀嚼的,已經很讓人欣喜了。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它的設計師給它命了一個一眼看來稀疏平常,但細細想來又覺滿心歡喜的店名。

叫做閱季。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我閱過四季,跋過高山,涉過河海,

取春之瀲灩,夏之跳脫,秋之碩碩,冬之淨白,

只是為了搭屋建房,給你一個特別的家。

這是我後來對於這兩個字的見解。

我住下後有幸見到了它的女設計師,是一個跟這間民宿一樣,能令人眼前一亮的人。

跟她攀談後我更確定了我對“閱季”二字的見解。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她為了建好這座藝術品,前前後後奔赴到全國各地去考察,

光這樣就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車程近二十萬公里,

是真真正正的看過了四季,融入了四季。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最後選址也經過幾番思量才定在了廣州增城,就在白水寨近三百米處。

我對這點很是滿意,身在藝術住在藝術,往前再走幾步,又見前人藝術,不知道這一趟下來,我的藝術細胞又能增添多少!

閱季的四時之景、各地之風都融匯在了每個房間裡。

它一共有25個房間,意味著有25種風味。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我在裡面也算是見過了自然,悟過了人文,簡直像是一趟住宿見過的風采,抵上了我好幾個旅遊行程。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閱季的外牆取黑磚白瓦搭建而成,一樓有畫棟幾根,銀籠數盞,光暈清透,看得人心間泛暖。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而往上二層圍欄有序,取黑灰之色搭配,整齊護在外圍,憑欄遠眺,外面有花團錦簇,有秋千盪漾,實在是令我心曠神怡。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最上方的屋簷平整,鱗次櫛比,一眼望去,整座樓房顯得簡約復古,搭配得當。

我自詡不安於一塵不變的事物,所以才會老想要往外面跑。在閱季住下,真是滿足了我不少需求。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閱季主樓總共分為四層。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期間二層為中式風格,三層則是新中式風格,而剩下一層就主推現代主義,就算恨不能分身入住,在廊下走走逛逛也是極好的!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在別的酒店很難看到的景緻這裡都有,

雅緻古樸的院落,清透簡潔的方形水塘,花草簇擁下的吊籃鞦韆,

移步換景,實在是奇特無比。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想想若是碰上個下雨天,水霧繚繞,煙雲漫漫,你就在這院落走上幾步,都有我欲成仙之感了。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趕巧是個豔陽天,就攜上親朋,爬爬周邊的山,看看四角的樹,再走走白水寨,行程豐富,不愁無聊呀1

於是這一次對於“閱季”的偶遇我是滿意的。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一處白牆黛瓦的小院,

單是遠遠地看見就覺得是我的菜了。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及至推門而入,看見那一個屏風之後的小院與建築,便更是喜歡。

一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必須要有窗,落地窗加分,有陽臺滿分。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房間裡乾淨敞亮再加十分,竟然還放有老闆娘的私家茶葉!

可以在陽臺前烹茶碼字,這簡直就是最適合我彼時心情的去所了!

白水寨旁,南崑山腳,我在增城閱過四季遇見家

不戀家、不認床的人,大概才能走更遠的路,看更多的風景。

在廣州增城,我們遇見了萬家旅舍,遇見了閱季,把旅館當成家,把風月變成情懷,這也許才是旅人走在路上的最高理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