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行为,破坏行为,自残行为都不是自闭症的本质属性

攻击行为,破坏行为,自残行为都不是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也不是他们的本质属性。

因为这些行为,普通人也会。

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类似的行为吧?!

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的“熊孩子”及其背后的“熊家长”,破坏性可大得多。

而小部分自闭症患者的破坏,攻击或自残行为却因为他们是自闭症而放大了这种危害。

当然,我们不能强求非自闭症群体无条件,尤其是在认识不深,认识有误的情况下无条件接受自闭症群体

相反,自闭症家庭更应该勇敢走出来,和从业者们,政府责任部门一起宣传普及自闭症的常识。

只有加深理解,才是消除隔阂,消除恐惧乃至消除抗拒的最佳途径

记得上个月在日本榉之乡,八十多岁的阿部理事长在讲到榉之乡创办之初,政府已经同意,但按日本规定,必须取得创办地所在附近所有居民的同意才可以。

不意外的,当时对自闭症缺乏了解的当地居民反对了,因为他们认为这个群体是“不正常的”,“魔鬼一样的”。

所幸以阿部理事长为代表的自闭症家长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增加沟通和相互了解。

这一走,用了七年。

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

我们起步较晚,但我们起点要远高于四十年前!! 对此,我愿意保持乐观!

有报道说抗议者是因为不知道是自闭症,因为资料显示是“精神患者”——当然,就算是,也不应受歧视吧!

最后,祝福自闭症群体!
攻击行为,破坏行为,自残行为都不是自闭症的本质属性

也祝福所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