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從什麼時候開始能完全看清楚媽媽的臉?

體育收割機


寶寶出生後什麼時候能夠在視覺上認識親近的人,民間有句說法叫“仨月認人”,意思是說出生後三個月的嬰兒就能夠識別熟悉的人和陌生的面孔。在現實中,我自己的娃實在將近三個月時候開始識別不同的面孔的,比如爸爸媽媽經常這兩個經常出現的面孔,孩子看到後會表現出開心或平靜,對不常見的面孔會出現“怕生”,拒絕陌生面孔靠近等。那麼,在專業的發展心理學裡,又是怎麼解釋的呢?

新生兒時期

新生兒的視覺適應即敏感度水平有限,對光敏感,能夠分辨一些顏色,能用視線跟蹤移動的物體。但是他們在聚焦方面存在困難,所以看到的任何距離的食物都是模糊的。所以自然也就不存在看清楚媽媽的臉了。

0-2個月

有趣的是,新生兒最喜歡看的事物是移動,敏感分明的、有弧度的中等複雜的圖案,人臉就正好符合。這大概是自然演化中的生存需要吧。

在頭幾周裡,嬰兒大約只能看清八英寸遠的物體,約八英寸遠的清晰視力恰好大約是母親和嬰兒在哺乳及其他活動時臉部之間的距離。

第2個月-1歲

這時,嬰兒的視覺系統迅速成熟,視力越來越好,逐漸能夠辨別越來越複雜的視覺圖形。3-4個月大的時候,聚焦已經和大人一樣好了。所以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開始“認識”周圍的人。但是視敏度(能夠看清楚小物體及細節的能力)直到6歲才能真正發展成熟。

你的寶貝是什麼時候認識爸爸媽媽的呢?


成長觀察


至少3個月大,才能看清楚,有眼科醫生做了專業的研究,1~12個月的嬰兒眼裡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看了這個才感覺為啥寶寶的眼裡只有麻麻···

剛出生:嬰兒的視力比成人弱12~25倍,可以區分光明和黑暗,只能看眼前8-10cm的距離。

1個月:圓錐細胞不夠強不足以辨別顏色,只有黑白,能用眼睛追蹤移動的物體,但都是模糊的影子。

2個月:瞳孔更小,吸收的光小,物體的外觀開始變暗。

3個月:嬰兒開始辨別面部特徵,像眼睛和嘴巴,之後視覺開始慢慢清晰。

4個月:視力約為0.1,視力範圍越來越遠。

5個月:隨著眼部肌肉更強,深度知覺提高,能辨別的顏色也越來越多。

6個月:大腦和眼睛能夠建立一個三維世界,眨眼次數增多,能注視較遠距離的物體,能長時間聚焦。

7個月:已經可以辨別物體的遠近和空間。

8個月:這時候寶寶可以看得更清楚,適當的爬行訓練還能幫助眼手協調。

9個月:嬰兒視線能隨移動的物體上下左右地移動,能辨別物體大小、形狀及移動的速度。

10個月:清晰程度越來越遠。

11~12個月:開始有視深度感覺,這是一種立體知覺,視力達到0.2左右。


甜甜圈伐木累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看清楚媽媽的臉,有時候要取決於媽媽和寶寶之間的距離:

1、 剛出生的寶寶,視力所達範圍只有眼前8-15釐米,而且大腦發育還沒跟上,沒法處理看到的東西包括媽媽的臉,基本上是模模糊糊一團。

2、 1個多月,如果媽媽的臉湊到寶寶跟前15-30釐米,能被寶寶看清,但這個時候寶寶沒有顏色概念,只有黑白兩色。

3、 2個多月,能看清最熟悉的媽媽的臉,也能分辨出顏色了,但媽媽的臉在他眼裡是扁平的。

4、 3-4個月時,媽媽的臉如果出現在寶寶跟前75釐米以內,也能被看清。

5、 6個多月時,寶寶能注視較遠距離的人了,比如把他抱陽臺上,能看到陽臺下面的人和車了,這個時候媽媽才算是能被寶寶完全看清楚。

不知道你家寶寶現在幾個月,如果還很小,那就再耐心等待吧。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2-3月時視力發育正常的話,就基本可以看清媽媽的臉了。

促進寶寶視力發育三大時期:

0-3月:黑白期

新生兒基本只能看到光和影,1-2月時吃奶可以剛好看到媽媽的臉,再遠就看不清了,寶寶3個月大時已經具有三色視覺,此時寶寶們最感興趣的其實是對比強烈的黑白色,所以此時最好在寶寶眼前20-38cm處放一些黑白相間的玩具或者卡片,以刺激其寶寶的視覺發育。


3-6月: 色彩期

這時是寶寶辨別物體色彩外形差異的關鍵時期,此時若想要幫助促進寶寶視力發育需要買一些色彩鮮豔的玩具,例如:手搖鈴等等...

8-12月:立體期

大約12個月左右寶寶基本就能直立行走了,開始對遠近,前後,左右等立體空間有了區分,這時可以給寶寶準備些3D玩具,引導寶寶視覺從二維到三維的轉化,激發寶寶想象力,如一些幾何類鑲嵌類玩具等...


寶寶視力發育異常症狀:

  1. 眼睛斜視,看東西需要歪著頭才看得清楚。
  2. 流眼淚特別多,不困的時候愛揉眼睛。
  3. 看東西時喜歡閉一隻眼睛看,這樣才看的清楚。
  4. 兩隻眼睛視線不一致,看起來眼睛是對眼,也就是鬥雞眼。
  5. 不愛看非常近處和遠處的東西,一看就揉眼睛,看不清楚。
  6. 眼睛對光線敏感,發紅,疼,幾天都遲遲不見好。
  7. 眼皮耷拉著好像睜不開,瞳孔中有白色,灰白色或者黃色的物質。
  8. 眼睛外觀出現變化,比如凸出等...

寶寶比較小,無法判斷以及敘述自己的眼睛是否有異,需要家長注意勤觀察,一旦寶寶出現以上症狀建議帶寶寶去醫院做一個視力篩查,以判斷寶寶視力發育是否正常。

帶娃我們是認真的!➕關注“Vera育娃”瞭解更多育兒,健康常識……


Vera育娃


研究發現,新生兒對光的刺激十分敏感。他們不但會在睜著眼睛時對光線的明暗變化作出反應,甚至在閉著眼睛打瞌睡的時候,只要一開燈,也會有反應。

而且,寶寶在出生後的頭幾天內,還可以觀察到環境狀態。當眼前有光在閃爍時,他就會眯起眼睛;如果光線突然加強,寶寶的瞳孔就要縮小。

在產院嬰兒室裡,研究人員對新生兒進行觀察的發現,大多數寶寶的臉就像“向日葵一樣,總是向著光亮的一面。”此外,寶寶生下來的前幾天,就能用眼睛追蹤緩慢移動的光源了。

由於天生的本能,新生寶寶會對自己的媽媽很感興趣,所以,他可能會長時間注視著媽媽的臉。據說:

有一位年輕的媽媽感冒了,為了保護自己的寶寶不被傳染,她便帶上了口罩,然而,當她抱起自己生後只有8天的小寶寶餵奶時,卻發現寶寶頻繁地看她的臉,好像有什麼事情不太對頭似的,“哦,媽媽的臉和以前不同了!”

結果小寶寶吃奶減少了,白天睡午覺時表現也不安定的神情,入睡也不那麼容易了,總的睡眠時間比以前減少了。

這個情況說明,新生兒能認識他們媽媽的臉,並且能記住媽媽的模樣,一旦改變,就會表現出心神不定、精神不安的樣子。

但是,要發展新生寶寶看東西的能力,必須將物體放在距寶寶眼約20釐米左右的距離。因為他們看東西的最好距離約20釐米,也相當於媽媽抱寶寶餵奶時——媽媽的臉和寶寶的臉——之間的距離。

並且,

這種狀態會一直持續到生後3~4個月才會改變。因為,一般寶寶在4個月大時,才會有“調節視焦距”的能力。那麼,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寶寶才能真正長時間地看清楚媽媽的臉呢!

因此,由於新生兒天生最愛看人臉,所以在寶寶覺醒的時候,爸媽要多和寶寶面對面地交流,經常用笑臉吸引他的視線,這對促進寶寶視覺及腦功能的發展至關重要。

並且,在經常性的親子對視和逗笑中,可以讓寶寶輕鬆地認識爸爸媽媽的音容笑貌,並使視力得到快速的發展。


育兒教子


剛出生的小寶寶,他眼裡的世界是混沌一體的,此時的他們就是個大色盲大近視眼,只能看清近距離媽媽的乳房,方便寶寶吃奶,所以老一輩都會說寶寶通過聞味道來分辨自己的媽媽。



一個月的寶寶

小寶寶視力會好一點點了 ,能看到20-30釐米的距離,而且開始用眼去追隨移動的物體,但此時寶寶看到的還停留在二維影像當中,所以寶媽可以用黑白圖片來刺激寶寶視覺。

3個月的寶寶

寶寶開始喜歡鮮豔明亮的顏色,此時他們眼中的物體變得越來越清晰,看物體也變成了三維立體的,這個時候可以給寶寶玩一些促進手眼協調的玩具,如旋轉床鈴、搖鈴、牙膠、手抓球等。

6個月的寶寶

等到寶寶6個月後,手眼協調能力更加熟練,此時寶寶可以看清媽媽,玩具了,也更喜歡抓拿大物件的東西塞進嘴裡,開啟自己的求知慾。

等到寶寶越來越大,視力與細微動作協調更加成熟,就可以分辨遠近、物體大小、形狀、速度等,寶寶的視力清晰度和色彩也開始達到成人水準。

真的好神奇哦!寶寶成長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寶爸寶媽們要參與其中,陪伴孩子一起長大。


全職寶媽談育兒


題主這問題提得好。其實我對寶寶什麼時候完全看清我這個媽媽充滿了好奇,所以寶寶剛出生兩個月就瞭解了這方面的知識。很高興現在有機會分享出去。

那麼,寶寶的視力發展歷程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先上圖,後面文字細說。


圖一,生後四周寶寶看到的媽媽是這樣的


圖二,生後三個月寶寶看到的媽媽是這樣的


圖三,生後6-8個月寶寶看發到的媽媽是這樣的


圖四,生後12個月寶寶看到的媽媽是這樣的


剛出生的新生兒幾乎看不見

當媽媽靠近剛出生不久的寶寶的時候,寶寶會有所反應。你們會不會以為寶寶看到我們了才做出如此反應?當然不是!寶寶知道我們靠近Ta不是因為眼睛看到了我們,而是因為身體感受到了,知道我們就在身邊。但並不是完全看不到,這個時期視力為0.01~0.02,能辨別“耀眼”、“黑暗”等明暗。出生一週後可以看到16~24CM的距離。是的,是看到,不是看清。

2個月裡寶寶只能看到媽媽模糊的輪廓

生後2個月,寶寶可以看到媽媽模糊的輪廓,但是媽媽的嘴巴、鼻子、眼睛完全看不清楚。

但是每天跟媽媽和其他家人在一起,聽聲音或者抱抱就能獲得安心感。

另外,從醫院移動到自己家的時候,從自己家裡移動到其他地方的時候,或和平時在一起的地方不同的時候,兩個月的寶寶也能感受到。



生後3個月的嬰兒漸漸能看到一些細節,識別紅色。

這個時期寶寶看到的不僅僅是剪影,慢慢地能看到媽媽臉部的一些細節,如眼睛、鼻子、嘴巴等,但還是有點模糊的狀態。

這個時候拿玩具在寶寶面前晃動,會牢牢地盯著玩具。可以辨別爸爸媽媽的嘴角是否在笑,可以識別紅色。

生後6 ~ 8個月左右可以識別媽媽的臉了,對的,只是識別,沒能完全看清

出生後半年,視力快速發展,大約去到0.1。

6個月可以抓住物體的深度和距離。到了出生後8個月,能夠立體地看人與周圍的事物,對細小的東西感興趣。

到了這個時期,能記住其它人的臉,並且用聲音等視覺以外的感官功能來區分媽媽和爸爸,區別其它人,並開始認生。


到了1歲左右,寶寶的視力去到0.25到0.25。上下左右都能看了,可以立體地掌握空間。可以辨別物體形狀、大小等。


3歲寶寶的視力去到0.7左右,漸漸接近正常的視力1.0了。這個時候看到的物體無“噪點”,能夠360度無死角地看清楚媽媽的臉以及周圍的景物啦。


鍛鍊寶寶視力的方法

根據寶寶視力發展的每個時期的特點來鍛鍊寶寶的視力非常重要。因為視覺的刺激能促進大腦的發育。

方法一,靠近媽媽的臉

讓寶寶平躺著,在距離30釐米的正對面,媽媽慢慢地把臉貼近寶寶。一邊跟寶寶交流一邊把臉靠近。

動作重複2~3次。可以左右移臉,讓寶寶用眼睛追視。這樣反覆幾次,寶寶就會用雙眼盯著媽媽的臉。

換尿布的時候也可以一邊跟寶寶交流一邊讓寶寶看到你的臉,訓練寶寶的眼睛。



方法二,教寶寶識別顏色

生後三個月寶寶就能識別紅色,四個月開始就漸漸能識別其它顏色了。

從這個時期開始給孩寶寶多看色彩鮮豔的東西,比如鮮豔的衣服、繪本、玩具等。

訓練的時候,用“紅色的蘋果”和“黃色的車”來表達,重複多了寶寶就容易記住東西的名字和顏色了。

因為鮮豔色彩的刺激,不僅能能促進寶寶的視力發展,也能開發大腦。

日常生活中儘量讓寶寶看各種各樣的顏色,多出去走動,讓寶寶感受大自然的色彩。


美媽在此等候!


美媽很帥


頭條上高人多!好多都有嚴謹的數據,科學的解答。

但寶寶什麼時候能看清媽媽的臉,這個問題並不重要。寶寶還有聽覺、嗅覺、觸覺。媽子共生10個月,寶寶很熟悉媽媽的氣味、心跳和聲音。所以哭鬧的寶寶別人難哄,媽媽一抱就安靜了。而媽媽和寶寶說話、互動,距離總不會遠,寶寶會認出媽媽的。

媽媽多和寶寶互動,給予高質量的陪伴,寶寶就會健康成長!


在職媽媽


想要小寶寶看清楚媽媽這個是需要時間的,才剛剛出生的寶寶視力極差,只有感光,一個月的眼睛只能聚焦在跟前20-30cm的東西。

兩個月是0.01,眼睛會隨徐徐移動的東西運動,開始出現保護性的眨眼反射。

三個月是0.01-0.02視野達到180度。

四個月是0.02-0.05,手眼協調開始,能看見自己的手,有時候也能用手去摸所看見的物體。

那麼兩個月的寶寶視覺集中的現象就越來越明顯,喜歡看活動的物體和熟悉的大人的臉,能協調的注視物體,能區分顏色,但不能分辯深淺,在90度範圍內眼球能隨著物體轉動,注視小手5秒。

所以這個時候寶寶基本才能模模糊糊的看清楚媽媽的臉,她會在吃奶的時候一雙眼睛👀一直盯著你,慢慢的隨著她的月份增大,三個月到四個月左右就能分辨出來誰是媽媽👩。所以不要著急,寶寶會很快認出你來的啦。


寶媽寶爸育兒經驗


小寶寶剛出生時,視力是成人的三十分之一,三個月以後,能看到手的距離,四個月以後視網膜開始發育,六個月兩眼開始對焦。

小寶寶的眼睛要認真保護,拍照時,不要用閃光燈。不要讓寶寶距離手機和電視太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