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背井离乡,都是为了荣归故里”

“所有的背井离乡,都是为了荣归故里”

01

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里这样形容过被退稿这一件事:那个编辑居然自己回信拒绝我了,我拿到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和名字了呢。

微笑中夹杂着无尽悲伤的一句话。不知道,这是被拒了多少次,才有的心态和神情。

他在20几岁的时候,没钱没钱买电脑,就在稿纸上一页接着一页的写。在睡前,看着自己刚刚写出来的六七页纸,和桌角那一摞从未发表过的文章。安慰自己说:“等哪天我出名了,这些纸就值钱了”。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在无数个非常努力却零回报的夜晚,失声痛哭亦或是怀疑自己。我有过,那种内心的焦虑夹杂着不甘,到最后只能听到压抑过后的喘息声。天亮的时候,一如既往的平静,然后洗漱、上课,仿佛在心里爆发的那一场海啸,从未有过。

刘同第一次有文章发表在省刊上的时候,被自己的父亲看到,不辞幸苦来看刘同。当时的他手里攥着多页一百七十的小说稿纸,看到爸爸的第一句话是:“爸,你看,我现在能写这么多”。泛着泪的眼角,却硬生生的没让它落下。

他不能哭,他还要变得更加优秀,这样才配的上父母的期待。

后来,他去了北京。“每一个来到北京的人,心里都绷着一股劲,想要证明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从每天都被上司责备,为了争取一个节目洋洋洒洒的写上三十五万字的初稿。到逐渐被人认可。说着不标准普通话的“刘同坦白讲”的成功播出,将曾经的那些泪水与汗水全部覆盖。此刻的他得以重生。

渐渐的发现,生活就是这样,很苦。没有谁的人生会被例外。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里艰难前行。我不止一遍的在空间里看到类似这样的话: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的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和事,总有一天会在你的念念不忘时早已遗忘。

只身在外的时候想家吗?每次感觉自己从撑不下去的时候,想要拿起手机向父母诉说最近的不如意,可是话到嘴边,变成了一切都好。

一个人活成自己的英雄,相信未来的自己会以一个更优秀的身份荣归故里。

02

当年填志愿的时候,执拗的填的很远很远。因为书上说:父母把孩子培养的越是成功,就越是离家远。我自认为自己是个优秀的人,却因为分数不够一再掉档,终究还是只到了省城。

背着硕大的行李和老爸来到兰州的火车站,密密麻麻的行人和不停息的叫卖声错杂着,第一次感到无奈,车站在哪里,我该去哪里乘车?在学校里的第一天,就被人骗去了好几百元。家境并不富裕的我,泪水又一次袭入双眼而后冲出。

当看到这所学校摸不着北的校门和狭小的宿舍时,心里的冷意全部溢出,这根本就不是一所大学该有的模样,但是我不敢说我想要回去补习,我知道爸爸是一个有傲气的男人,当他知道我不满意这所学校的硬件设施时,该是有多难过。我不敢也不忍将爸爸眼里的那点笑意泯灭。

我怕亲戚朋友会笑话爸爸,笑话他不懂得怎样给女儿择校,笑话他背井离乡这么多年才混到如此情景,定是不敢回家。

虽然,那个时候,我不止一遍的在想,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偏偏是我?但看着父亲孤寂的背影多余的话已无法说出口,酝酿了许久:“爸,我送你去车站。”所有的不舍,不甘,都只凝成了我送你回家。

这个我不喜欢的专业的满当当的课和会做到窗外星辰满天的实验。几乎每天都有想哭的冲动。在这个尴尬的年龄,没钱、没工作,还想着为了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轨迹去考研。

累吗?累。想哭吗?想哭。有的时候站在黄河边想要自己冷静冷静,却变成了要说服自己不要跳下去。可转念一想:我连死都不怕,又怎么会怕活下去。

那些你想要的星星点点点需要靠自己去追求,别人帮不了你也不能帮你。

03

一个毕业两年的学长回校参加校庆,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一定不要在该努力的年龄选择安逸。很鸡汤很老土,可他的眼神里所流露出来的坚定和一点点的尘土气息,让我不由的心生颤栗。

他说刚去公司的时候,他们是一线,在每天下班回出租屋的公交车上半米以内人迹罕至。我看到他自嘲的笑了笑,他没有告诉父母,怕他们难过,在他们心里上过大学的人,怎么可能被派去一线。

虽然苦点、累点,但是工资很是很可观。每次给父母打钱的时候,满身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那种可以养家的自豪感,是他坚持下去的不竭动力。

我曾在公交车上听到我邻座的小姐姐在电话上说“我今天吃的红烧肉,你们不用担心我的身体,工作很顺利。”可一转眼,看到的是她手中的面包和还在修改中的表单。

这种报喜不报忧的能力,仿佛自从离开了家,瞬间就会了。没有人刻意去教你,你也没有刻意去学。只是在接电话的瞬间,有种想哭的冲动。

我想,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都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强大到可以为远在他乡的父母和还未走进婚姻的妻子以及若干年后出世的孩子一个坚固的港湾,为他们遮风避雨。

所以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把无助变成强大,想要成为别人眼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想要成为父母的骄傲,想要向自己证明:我可以的。然后带着光环回到自己的家。

晓波说:“天气冷就多穿点、生病了就吃药、晚上尽量早点休息第二天才有足够的精力,你要知道,这是基本的常识,一个人在外面,你只有自己照顾好自己。另外,早点适应一个人在外的生活,别太想家,但也不要忘了无论发生什么,你还有家。”

愿我们都能克服所有的困难,不辜负背井离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