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四陵

眾所周知,北京有一處景點十三陵。十三陵裡面埋葬了明朝的十三位皇帝,而明朝總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明太祖朱元璋埋在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宮變後失蹤。第三個正是今天的主角,明代宗朱祁鈺。

北京十四陵

朱祁鈺

明太祖朱元璋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驅逐的,防備的,無外乎漠北的蒙古。蒙古被趕回漠北後分為瓦剌和韃靼兩股勢力。瓦剌漸漸強大起來,不斷侵擾國境。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想學他父親,御駕親征,打敗漢王一樣,打敗瓦剌。

為了讓皇親國戚和朝廷的大臣放心,明英宗朱祁鎮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沒想到這次御駕親征非但沒有展現自己的英明神武,而且兵敗被俘,這就是歷史上的“土木堡之變”。

北京十四陵

朱祁鎮

皇帝被俘,這可是奇恥大辱。在得到這個消息後整個朝廷陷入混亂,這時兵部尚書于謙力挽狂瀾,認為國不可一日無君,同時為了防止瓦剌挾持明英宗後漫天要價,而皇子朱見深太小,主少國疑,最終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九月擁立朱祁鈺為帝,改元景泰,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朱祁鈺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異母弟。在這之前,朱祁鈺一直扮演一個閒散王爺的角色,也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能榮登大寶。但如今既然登上皇位,那就得做一些皇帝該做的事。朱祁鈺登基之後,立即下詔命邊關守將不要聽信瓦剌人關於明英宗的接口,使得瓦剌意圖用明英宗的名義騙取財物、騙開關門失敗。瓦剌氣急敗壞,發兵攻打北京。朱祁鈺任用賢能,重用猛將,將來犯的瓦剌軍打得落荒而逃。

北京十四陵

于謙

瓦剌軍見沒能利用明英宗朱祁鎮撈到什麼好處,總不能留著這個閒人吃乾飯吧,就把明英宗朱祁鎮放了回來。但瓦剌到京城這麼遠的距離,朱祁鎮這個嬌生慣養的皇帝怎麼可能回得來。本來朝廷應該派人接吧,但這時朱祁鈺也開始喜歡上當皇帝了,權力這個東西沒擁有過的時候沒感覺,一旦擁有了任何人都不會想放手。至於有人說聖人就不喜歡權力,話說本人一直不相信這世間有聖人,就算有也是人造出來的聖人。人本無完人,朱祁鈺也是。于謙請求朱祁鈺將朱祁鎮迎回來,朱祁鈺就對於謙說:“謙哥,你懂的。你們要我當皇帝,我當了。如今你們不能說不讓我幹了就不讓我幹了呀。宋高宗為了不讓岳飛迎回靖、康二帝,就把岳飛給宰了。你要坑我的話就別怪我不客氣了。”于謙趕緊表示迎回明英宗後還是朱祁鈺當皇帝。

就這樣明英宗被迎了回來,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朱祁鈺將明英宗軟禁了起來。在這一方面朱祁鈺有著多方面的考慮,其實他有更好的選擇,如把明英宗朱祁鎮殺了,或者將原來的舊臣換成自己的臣子。但是朱祁鈺都沒有這麼做,朱祁鈺還是念著親情的,不捨得為了權力殺了自己的哥哥。同時朱祁鈺也是念著國家的,畢竟要全部換掉原來的舊臣子是會引起國家動亂的。

也因為朱祁鈺的心慈手軟,在他病重之際,手下舊臣子擁戴明英宗朱祁鎮復辟。當時朱祁鈺躺在病床上,聽到鐘聲大鳴,問周圍的人說:“是于謙亂政嗎?”。周圍的人回答說:“不是,是太上皇”。朱祁鈺說道:“哥哥做皇帝了,挺好的。”直到這一刻,朱祁鈺想的依然是朱祁鎮,雖然于謙挺怨的,但是當時于謙掌管著整個京師軍隊,不怪朱祁鈺懷疑于謙造反。

北京十四陵

二龍奪珠

而這個當哥哥的朱祁鎮並沒有因為弟弟的仁慈而放過他,派人暗中下毒毒害了朱祁鈺。畢竟每天看著這個弟弟不是提醒自己曾經被瓦剌俘虜過嗎?朱祁鎮在朱祁鈺死後還不讓朱祁鈺葬進皇陵當中,表示自己不承認他是皇帝,不承認自己這個弟弟曾經力挽狂瀾救下了朱家的江山,不承認自己的過錯。

朱祁鈺就這樣被排斥在大明朱家的皇陵中,那座埋葬他的十四陵並沒有因為他的仁慈而立起來,反倒是宋高宗安穩的在皇陵中躺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