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口述歷史」彼得·科爾斯坦:歐洲網際網路之父

在歐洲互聯網之父Peter T. Kirstein的書房採訪,安靜舒適,還有不錯的英國茶。沒有時間的約束和限制,從容聽他回憶

60-70年代互聯網發展的人物和故事,尤其是暢談互聯網國際化的歷程。更加超脫地回憶和評價半個世紀互聯網發展歷程中的人和事。

「互聯網口述歷史」彼得·科爾斯坦:歐洲互聯網之父

互聯網口述歷史(OHI)採訪彼得·科爾斯坦(Peter Kirstein)

人物介紹:

彼得·科爾斯坦(Peter Kirstein)1933年出生於德國柏林,在他四歲時,全家移民到了英國,彼得·科爾斯坦先後就讀於倫敦海格特學校、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並獲得劍橋大學數學與電氣工程學士學位、斯坦福大學和倫敦大學的博士學位。

1958年,彼得·科爾斯坦任斯坦福大學微波工程講師,第二年加入日內瓦核研究中心擔任加速器物理學家。期間有六個月的時間工作於俄國杜布納核研究聯合中心

1963年,加入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究中心歐洲辦公室,負責評估歐洲的科學研究。

於1967年加入倫敦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先後任計算機通信系統系教授、博導教授。1973年轉至倫敦大學學院統計與計算機科學學院,成立並擔任計算機科學學院首任院長(1980-1994)。 並擔任該學院研究中心主任多年,現仍為學院活躍教授。

1994年,被任命為北約科學委員會網絡小組英國組員,並最終擔任其主席職位。任職主席期間,他啟動了絲綢項目,先後得到了北約科學項目和公共外交部的支持。

1988-199年,是UNDP資助的ERNET項目的審查小組成員,該項目構成了印度國家研究和教育網絡的核心。他還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和挪威等國擔任了類似職務。

1983-2003年,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促成在北約防務部門成員之間的非機密無命令和控制研究方面的合作。

1984年起持續參加歐洲框架項目。

1973-2003年,他與US DARPA的研究聯繫使得他全面瞭解美國的網絡研究。事實上,他以首要參與者身份參加的SATNET項目,是第一個分組交換模式使用衛星的跨國項目

2010年,擔任PDD首席顧問,為絲綢-阿富汗項目提供支持,該項目致力於為阿富汗高校建立國家研究網絡。

2001-2010年,擔任絲綢項目主任,為歐洲國家研究和工程網絡以及高加索和中亞地區提供國際連接。

「互聯網口述歷史」彼得·科爾斯坦:歐洲互聯網之父

互聯網口述歷史(OHI)採訪彼得·科爾斯坦(Peter Kirstein)

人物經歷

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從事粒子束研究工作後,彼得·科爾斯坦繼續在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工作。在加入倫敦大學的過程中,他於1967年創立了網絡研究小組(NRG),並在接下來的35年裡一直領導著這個研究小組。

在那裡,他的研究表明連接到遙遠的大型計算機時實現遠程圖形是可行的,這促使美國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向他提供連接到美國阿帕網的設施。儘管英國大學研究資助機構最初完全不感興趣,但他仍獲得了建立與美國ARPANET的首個國際鏈接的資源——ARPANET仍然是計算機中唯一的國際鏈接節點。UCL NRG就此成為了美國以外唯一一個將計算機連接到ARPANET的組織,而且幾年來也是唯一一個將計算機連接到新興互聯網的外國組織。

伴隨而來的研究是將美國ARPANET/Internet與目前正在興起的英國國家研究網絡(NRENs)連接起來,發展SATNET包交換衛星服務和通信運營商的服務。彼得·科爾斯坦一方面參與協議設計;另一方面要實現和跨連接網絡的服務維護,除了

參與互聯網協議的實現和寫出互聯網絡的第一篇論文之外,他還負責了互聯網與英國NREN之間唯一的國際服務,直到1986年。

這項工作為網絡本身的互連提供了安全性和研究的新機制,它們的實現及其在服務環境中的部署是這項工作的一個持續特點。彼得·科爾斯坦的工作使美國的網絡連接服務後來也遵守了新的互聯網協議,因此,可以說是彼得·科爾斯坦建立了新興互聯網的第一個國際節點。

在80年代和90年代,他的興趣多樣化了。一個方面是強調新網絡的網絡管理和安全。另一個是通過這些網絡開發應用程序:多媒體文件、電子郵件、目錄和多媒體會議,他曾經嘗試過在美國、瑞典和英國的醫院之間進行現場手術。該活動表明需要擴展設施以提供安全會議。第三個是主動社交的嘗試,雖然這一活動沒有立即取得成功,但自從軟件定義的網絡出現以來,他的理念就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隨著IPv6在90年代末的興起,彼得·科爾斯坦的大部分活動首先是確保應用程序可以使用IPv6,IPv6最初用於緊急服務的應用,再之後就是如何利用IPv6的優勢。現在,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滿足了它的各方面要求,所以彼得·科爾斯坦目前的興趣是通過進一步的技術發展,

使物聯網更加廣泛被應用,對人類生活產生更大的影響

互聯網口述歷史

「互聯網口述歷史」彼得·科爾斯坦:歐洲互聯網之父

無論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還是時代英雄創造的,終究都是人創造的。無論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創造歷史和改變歷史進程的,往往是一部分脫穎而出的個人,在歷史進程的重要關頭,沒有錯過時代賦予的關鍵時刻,依靠自己個人的特質和獨特的努力,成就了獨特的貢獻和不可能的奇蹟。他們是歷史進程的代表人物,他們是凝聚時代變革的典範,聚焦和深入透視他們,可以更好地還原歷史的精彩,展現人類獨特的創造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些人,就是推動中國從半農業半工業社會進入到信息社會的策動者和引領者。是推動整個人類從工業文明走向更高級的信息文明的功臣和英雄。他們的個人成績與時代意義,將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不斷得到彰顯和認可。---方興東語

全球訪談影響互聯網最關鍵的500個人物,總結第一個50年,面向下一個50年。期待你的大力支持!

推薦訪談人、資源合作等支持請聯繫我們

項目發起人:方興東

E-mail: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