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術規程

鐵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術規程

鐵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是一種新興的種植模式,是將鐵皮石斛放置在原始森林樹木、原木邊材或岩石體上的栽培。因其在仿野生環境下種植,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對鮮品的質量有保證,經雲南省德宏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連續3年檢測,產品質量安全,能夠為市場提供品質保證的優質鮮品;同時林下種植石斛不破壞林業資源,在保證林產業效益的情況下,增加了林下種植立體經濟效益。結合我國中西部林業資源豐富、退耕還林、林權改革、林下經濟發展等現狀,仿野生栽培能同時實現林農增收致富、生態環境友好、石斛產業發展3個目標,為中西部多山多林欠發達地區帶來一條可持續發展增收致富的新途徑。為了規範鐵皮石斛種植從業人員在從事鐵皮石斛仿野生種植過程中的行為,筆者2001年起從事了鐵皮石斛仿野生種植技術研究,於2017年制定了雲南省地方標準“鐵皮石斛仿野生種植技術規程”。現將規程報道如下。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鐵皮石斛仿野生栽培的栽培條件、種苗繁育、栽培、管理和採收加工等技術,適用於鐵皮石斛樹木仿野生、原木邊材仿野生和岩石體仿野生的栽培。

2 栽培條件

2.1 氣候

年平均氣溫18~22℃,極端最高氣溫<30℃,極端最低氣溫>2℃。無霜期200~300d,年平均降雨量1000~2000mm,空氣相對溼度80%~90%;年日照時數>1600h,年平均風速<1.5m/s。

2.2 地理環境

宜選擇海拔400~1700m,坡度<45°的陽坡、半陽坡,通風的山地、丘陵、臺地等。

2.3 環境質量

空氣質量符合GB 3095的二級標準;灌溉用水質量符合GB 5084的規定;土壤(基質)環境質量符合GB 15618的二級標準。

2.4 附主

2.4.1 樹木

宜選擇樹皮粗糙,樹齡>4a,樹冠透光度25%~35%,胸徑>6cm的健壯樹木,如龍眼、荔枝、芒果、枇杷、柚子、橡膠樹、西南樺、漆木、杉木、八角及山蒼子等。

2.4.2 原木邊材

宜選擇樹皮粗糙、不易脫落,長2~4m,小頭直徑10~20cm的原木,或選擇寬10~20cm、厚5cm的邊材。

2.4.3 岩石體

宜選擇傾斜角利於人工操作,野外自然石利用率>1/3,厚3~5cm的頁岩、火山石等。

3 種苗繁育

3.1 種苗來源

種苗有組培苗、扦插苗和分株苗,其中組培苗需要假植鍛鍊以後才可以移栽。

3.2 種苗標準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色澤正常,無機械損傷,每株具有3條以上綠白相間的健壯根,每條根長3cm以上,苗高5.0cm以上,中間直徑0.3cm以上。

4 栽培

4.1 林地栽培

4.1.1 林地選擇

宜選擇在龍眼、荔枝、芒果、枇杷、柚子、橡膠、西南樺、漆木、杉木、八角及山蒼子等種植園的陽坡、半陽坡綁種石斛。不能綁種在陰坡、低窪地或周圍有化工廠的種植園。

4.1.2 規劃與佈局

用鐵絲網將種植園圍起來,以保證產品安全防盜。園區規劃出主道、幹道和支道。

4.1.3 園地設施

在林間適宜地段建造水肥池,用固定或半固定管道,沿主道、幹道、支道或樹林行距佈局噴灌系統。在對應的樹林,離地高2.5m處沿樹林拉鐵絲,將噴灌帶、噴頭均勻佈置在其上面。

4.1.4 栽培時間

春季2—4月,秋季8—10月。宜春季定植。

4.1.5 栽培方法

4.1.5.1 基質固定

用棕繩、麻繩、無紡布等作固定物;選擇苔蘚、椰殼、棕皮等作固定基質。

4.1.5.2 消毒處理

附主在移栽前3d噴0.1%高錳酸鉀或42%多菌靈2000倍液殺菌處理。固定基質在移栽前1d用42%多菌靈2000倍液和0.5%複合肥(N∶P∶K=15%∶15%∶15%)浸泡處理。種苗用0.1%高錳酸鉀或42%多菌靈1000倍液浸泡2~3min。

4.1.5.3 種苗捆綁

將消毒處理好的種苗,按3株/叢,在離地70~250cm的樹幹及分枝的向陽部位綁種。綁種時,將種苗裸露面根部緊貼在附主的樹幹或分枝,另一側根部用少量基質覆蓋,種苗自上而下用固定物螺旋式捆綁。叢距7~10cm,行距12~20cm。固定時應露出種苗莖基部。

4.2 露地栽培

4.2.1 露地選擇

選擇在海拔400~1700m,坡度<45°的陽坡、半陽坡的山地、丘陵、臺地等地方建園。不能在陰坡、低窪地或周圍有化工廠的地方建園。

4.2.2 規劃與佈局

對臺地、坡地進行清理,規劃出種植園和生活區。種植園規劃出主道、幹道、支道和排水溝,四周用遮陽網沿圍起來,以保證足夠的廕庇度和產品安全防盜。

4.2.3 園地設施

4.2.3.1 搭蔭棚

用廕庇度70%~85%的遮陽網,竹子、木材或鋼管等搭建高3~3.5m,長、寬依地形而定的遮蔭棚。連片遮陽網在間隔8m處留一道上下錯開的通風口。

4.2.3.2 搭床架

用鋼材、竹子、木材或空心磚等材料做支架,搭建高60~80cm,寬100~120cm,深8~12cm,床間距40~60cm,長依據地勢而定的種植床。種植床用原木、原木邊皮等平整鋪墊。

4.2.3.3 噴灌設施

在林間適宜地段建造水肥池,用固定或半固定管道,沿主道、幹道、支道佈局噴灌系統。在對應的種植床架,離地高2~2.5m處沿種植帶拉鐵絲,將噴灌帶、噴頭均勻佈置在其上面。

4.2.4 栽培時間

春季2—4月。

4.2.5 栽培方法

4.2.5.1 栽培基質

選擇杉木皮、雜木皮、碎木屑、椰殼、山基土和木炭等作栽培基質。

4.2.5.2 消毒處理

附主在移栽前3d噴0.1%高錳酸鉀或42%多菌靈2000倍液殺菌處理。固定基質在移栽前1d用42%多菌靈2000倍液和0.5%複合肥(N∶P∶K=15%∶15%∶15%)浸泡處理。種苗用0.1%高錳酸鉀或42%多菌靈1000倍液浸泡2~3min。

鐵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術規程

圖3 露地栽培(原木栽培)

鐵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術規程

圖4 露地栽培(杉木皮栽培)

4.2.5.3 種植方法

將消毒好的種苗,按3株/叢,種植在木材或木材邊皮搭建的床架上。種植時,根部緊貼木材或木材邊皮,裸露面用基質固定。按叢距10~15cm,行距20cm,將種苗順著苗床橫排或者直排固定在基質上。固定時應露出種苗莖基部。

4.3 石地栽培

4.3.1 石地選擇

選擇在海拔400~1700m,坡度<45°的陽坡、半陽坡的山地、丘陵、臺地等地方建園。不能在陰坡、低窪地或周圍有化工廠的地方建園。

4.3.2 規劃與佈局

用鐵絲網將種植園圍起來,以保證產品安全防盜。園區規劃出主道、幹道和支道。

4.3.3 園地設施

在林間適宜地段建造水肥池,用固定或半固定管道,沿主道、幹道、支道或樹林行距佈局噴灌系統。在對應的樹林,離地高2.5m處沿樹林拉鐵絲,將噴灌帶、噴頭均勻佈置在其上面。

鐵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術規程

圖5 石地栽培

鐵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術規程

圖6 石地栽培(開花期)

4.3.4 栽培時間

春季2—4月,秋季8—10月。宜春季定植。

4.3.5 栽培方法

4.3.5.1 基質固定

用棕繩、麻繩、無紡布等作固定物;選擇苔蘚、椰殼、棕皮等作固定基質。

4.3.5.2 消毒處理

附主在移栽前3d噴0.1%高錳酸鉀或42%多菌靈2000倍液殺菌處理。固定基質在移栽前1d用42%多菌靈2000倍液和0.5%複合肥(N∶P∶K=15%∶15%∶15%)浸泡處理。種苗用0.1%高錳酸鉀或42%多菌靈1000倍液浸泡2~3min 。

4.3.5.3 種苗捆綁

將消毒處理好的種苗,按3株/叢,綁種在石山或石材上。種植時,根部緊貼在石山和石材上,裸露面用基質覆蓋。按叢距7~15cm,行距15~20cm,用固定物將種苗根部固定在石山或石材上。固定時應露出種苗莖基部。

5 管理

5.1 抽芽期

5.1.1 澆水

3—4月,每天早晚噴水1次,噴水量以澆透為宜。空氣相對溼度65%~75%。露地栽培適時除草。

5.1.2 施肥

用N∶P∶K=32%∶6%∶13%的高氮型水溶性葉面肥800~1000倍液7d噴施1次;30d後,施農家肥3~5g/叢。

5.2 莖生長期

5.2.1 澆水

5—8月,晴天早晚噴水1次,噴水量以表面噴溼為宜。雨季不澆水。空氣相對溼度65%~85%。

5.2.2 施肥

5月施農家肥10~15g/叢,施N∶P∶K=20%∶20%∶20%的平衡性控釋肥2g/叢;用N∶P∶K=20%∶20%∶20%平衡性水溶性肥800~1000倍液7d噴施1次。

5.3 莖膨大期

5.3.1 澆水

9—12月控制澆水,5~7d澆1次。

5.3.2 施肥

9月用N∶P∶K=17%∶10%∶33%的高鉀型水溶性鉀肥800~1000倍液7d噴施1次,10月以後停止施肥。

5.4 病蟲害防控

5.4.1 病害防治方法

5.4.1.1 軟腐病

5—8月,從嫩葉基部或葉片任意一處開始受害,初期為橙綠色小斑點,然後逐漸向四周擴散,形成圓形的病斑,再向全葉擴展,3~7d向葉鞘和芽的生長點蔓延,15d內變褐色或黑色,逐漸腐爛加重,蔓延至整株。該病特徵是葉基黃點變斑腐爛,有臭味,在大苗上會表現葉面有脫水樣或水漬狀斑塊。防治方法:降低基質含水量,新苗生長期不要澆當頭水,葉面噴水後,及時通風,保持葉基幹爽;合理密植、光照、施肥,加強室內通風;發病初期,用農用鏈黴素1000萬單位或醫用鏈黴素100萬單位4000倍稀釋噴霧防治,7~10d噴1次,連續噴2~3次。

5.4.1.2 疫病

5—9月,首先在葉片出現黑褐色病斑,呈水漬狀,7d內葉片病斑向下擴展、腐爛,隨後蔓延至相鄰葉片直至莖節,造成根系死亡,引起植株葉片變黃、脫落、枯萎。嚴重時整個植株似開水燙過,隨後葉片皺縮、脫落,不久整個植株枯萎死亡。有的受害部位從葉中段葉緣或先從葉端、葉基開始發病,有的是從新株中心葉的葉背開始發病,還有的植株從莖節或者根系開始發病,易引起根腐、猝倒和莖腐。防治方法:降低田間溼度,增加光照,保持通風,避開發病高峰期移栽和分株;及時摘除病葉、病殘組織並立即帶出園區集中燒燬;高溫高溼季節,採用8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世高顆粒劑,每月噴藥1~2次保護;出現少量病斑時,立即噴藥防治,採用銀髮利1000倍液、80%甲霜靈·錳鋅500倍液或阿米西達顆粒劑交替使用,連續噴2~3次,間隔5d。

5.4.1.3 白絹病

發病時,在種植基質表面可見白色絹狀菌絲及中心部位形成褐色菜籽樣菌核。近地莖部出現黃色至淡褐色的流水病斑,絲狀物在根際土壤表面及莖、葉蔓延。後期病斑變褐色至黑褐色,感染部位腐爛變軟,植株很快腐爛和死亡。病菌主要破壞植株莖基部,並感染幼葉和根部,使皮層逐漸變成褐色壞死,嚴重的皮層腐爛。苗木受害後,影響水分和養分的吸收,以致生長不良,地上部葉片變小變黃,枝梢節間縮短,嚴重時枝葉凋萎,當病斑環莖一週後會導致全株枯死。防治方法:加強檢疫,嚴格控制病苗引入,發現病株立即燒燬;種植時,用2%福爾馬林溶液對基質、場地、用具和種苗等進行嚴格的消毒,以杜絕侵染源,同時用少量3%石灰水澆施基質,調整基質酸鹼度;注意環境衛生,清理病源,清除病株、病葉,減少侵染來源;適當通風、合理密植;用醫用氯黴素針劑500~1000倍液防治。

5.4.1.4 鏽病

6—10月,葉片受侵染後,形成黃色小斑點,隨後在葉背面可見到散生的黃色夏孢子堆,夏孢子散生,排列成圓形的集成圈,夏孢子堆也可聯合成大塊,且葉背病菌部隆起;葉片正面佈滿淡黃色病斑。嚴重時形成大型枯斑,葉片枯死脫落。在葉的下表面或上表面產生許多黃褐色粉狀孢子,有時也在莖上出現小的凸起的小皰,內含黃色、橙色、鏽色,甚至黑色粉狀孢子。通常引起生長衰竭,嚴重的會由葉片擴散到莖幹,導致莖腐、根腐,直至整株死亡。防治方法:9月以後,保持園區通風透光,保持環境衛生,發現病葉及時剪除;經常檢查葉端、葉背,發現病害立即噴藥防治,噴藥防病時注意噴葉背,可用43%戊唑醇SC、10%苯醚甲環唑和15%三唑酮噴施,每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

5.4.2 蟲害防治方法

5.4.2.1 蚜蟲

為害幼嫩器官,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組織,吸取大量的液汁養分,引起植物體營養不良。有些蚜蟲的唾液中含有某些氨基酸,注入植物組織以後會引起生長、積累增多或分解減弱;也有蚜蟲唾液中含有生長素,會破壞植物生長髮育的平衡,出現斑點、縮葉、卷葉和蟲癭等,引起畸形。防治方法:用黃色的黏板置於園內誘殺或用煙桿水噴霧。

5.4.2.2 蚧殼蟲

寄生於石斛葉和莖,葉背多於葉面,也有在葉柄上和假鱗莖基部的膜質鞘上,吮吸植物汁液為食。成蟲被覆有白色或其他色澤的分泌物,即蚧殼,停留在固定的位置上,不斷吸食寄主體內的營養。輕則影響生長,嚴重時成片覆蓋葉面,影響光合作用,使植物不能正常開花結果,枯萎、落葉及死亡。防治方法:一般在若蟲孵化盛期的4—5月防治。蟲口密度小時,用毛巾或者毛刷除去;蟲口密度大時,用阿維菌素或者吡蟲啉3000倍液防治,嚴重時直接清除受害株並銷燬。

5.4.2.3 蟎類

吸食石斛葉汁液,造成葉片失綠,葉背密佈黃白色小點及細絲狀物,嚴重時葉片枯死。蟎類為害有中心區,一般只有在整個葉背佈滿蟲體後才轉移到其他葉片上。防治方法:用1∶10重量比例把橘子皮浸泡入水中,24h後噴霧噴遍所有葉片的葉背;在早春3—4月10~15d噴藥防治1次。

5.4.2.4 蝸牛

幼蟲只取食葉肉,殘留表皮,稍大個體幼蟲用齒舌將葉、莖舐磨成小孔或將其吃斷,或葉片形成不整齊缺刻或殘留葉脈。嚴重時幼株死亡。防治方法:清潔園區,剷除雜草,排幹積水,破壞蝸牛棲息和產卵場地,或早晚人工捉蟲;秋季翻耕,使蟲體暴露於地面凍死或被天敵啄食,卵被曬裂;夜間用多聚乙醛撒在苗床和空地,3d撒1次,連撒3次誘殺,撒藥3d內禁止澆水。

5.4.2.5 蛞蝓

受害植物可被吃成許多洞孔,孔洞邊緣不整齊,並殘留有表皮,不久葉片枯萎,葉片上殘留糞便。防治方法:清除石塊、雜草和落葉,防止積水;在棲息的場所和經常出沒的地方撒生石灰,形成隔離帶,阻止蛞蝓向植株爬行;蟲口高峰期,早晚捉蟲;夜間用多聚乙醛撒在苗床和空地,3d撒1次,連撒3次誘殺,撒藥3d內禁止澆水。

5.4.2.6 蛾類

7—8月,以幼蟲形態為害,幼蟲食葉、嫩莖、花蕾、花及果實,造成葉面產生痕道,有的破損,有的不破,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嚴重時可將石斛植株全部吃光,並排洩糞便,造成汙染和腐爛,呈毀滅性為害。防治方法:用黑光燈或糖醋盆等誘殺成蟲;發現有成蟲在種植園飛行時,將成蟲驅趕或者打死,防止成蟲產卵;少量幼蟲為害時,在早晚進行人工捕捉;採用1.2%苦參鹼·菸鹼可溶液劑稀釋200倍液噴施,每隔10d噴1次,連用2~3次。

5.4.2.7 螽斯

成蟲咀食葉片,咬斷嫩莖,嚴重時大面積成禿枝,影響生長及產量和質量。防治方法:採用黑光燈或糖醋盆等誘殺成蟲;早晚或者陰天捉蟲;用吡蟲啉3000倍液等進行防治,安全間隔期7d。

6 採收與加工

6.1 採收

6.1.1 採收時間

最適採收期為12月至翌年4月。採收宜在晴天早上10時以後,莖株表皮無水珠時進行操作。

6.1.2 採收原則

在保留第二年營養莖株的前提下,採取“去大留小”的原則。

6.1.3 採收工具

用鋒利的小刀採收,採收前和採收過程中要用酒精消毒刀具。

6.1.4 採收方法

6.1.4.1 全株採收

包括根、莖、葉、花的採收。

6.1.4.2 莖條採收

待莖尖飽滿封頂,無生長點後,採收1年生以上的老莖。離莖基部2~4節莖節,切口成45°斜切採收。

6.1.4.3 鮮花采收

待花穗全開放後,離莖杆2cm處剪下花穗放置筐內,防治重壓損傷。

6.1.5 採後處理

採收後及時剔除病株和葉片,稱量,基部放齊,按每捆2~3kg捆好。參照鐵皮石斛標準檢測多糖、水分、農殘、重金屬等項目,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及時處理,檢測合格後方可驗收。

6.1.6 儲藏

驗收合格後置於室內陰涼通風、乾燥處擺放,注意防潮。

6.2 初加工

6.2.1 楓斗的加工工序

①整理。將鮮石斛洗淨,去除葉、雜質和病蟲害條。②烘焙。將石斛莖置於碳盆上低溫烘焙,使其軟化併除去部分水分,便於捲曲。③捲曲。將軟化好的石斛進行分剪,短莖無需切斷,長莖剪成5~8cm的短段。趁熱將已經軟化的石斛莖用手卷曲,使其呈螺旋形團狀,壓緊。④加箍。取韌質紙條將捲曲的石斛莖箍緊,使其緊密,均勻一致。⑤乾燥。將加箍後的石斛莖置於碳盆上低溫乾燥,或用烘箱低溫乾燥,待略幹收緊後重新換箍(二次定型),或經數次,直至完全乾燥。⑥去葉鞘。手工方法,將楓鬥放於棉布袋中,兩人一組各手拎一頭,來回拉動,使其葉鞘脫落;機器方法,用楓鬥拋光機直接去葉鞘。

6.2.2 幹條加工

去除雜質、根、葉,於50~60℃的烘箱中烘乾至含水量≤12.0%。

6.2.3 乾花加工

去除雜質、花梗、枯花,於50~60℃的烘箱中烘乾至含水量≤12.0%。

鐵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術規程

圖1 林地栽培(西南樺)

鐵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術規程

圖2 林地栽培(龍眼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