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員的「新民晚報」

服刑人员的“新民晚报”

有這樣一份普通而又特殊的報紙,普通,是因為它編排設備簡陋、製作人員又都是業餘的;特殊,是因為它的鏡頭是對準高牆內的服刑人員,它的讀者也是監獄內的服刑人員。這份極為普通的報紙就是上海市青浦監獄《愛生報》。

服刑人员的“新民晚报”

意義

《愛生報》自1998年創刊以來,始終堅持“貼近生活、貼近改造、為新生指路、為改造服務”的宗旨,反映服刑人員的改造生活,使服刑人員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服刑人员的“新民晚报”

內容

除了全方位報道監獄新聞、深度解析獄內焦點事件外,還刊登一些服刑人員的來稿文章。

主要欄目有教育改造的“迴歸之聲”,讀書感悟的“監內讀報”,有高牆裡的《焦點訪談》之“我的懺悔”,聆聽《民警法律講壇》、《以案說法》之後“我的學習體會”等。

當自己或身邊人的文章發表在《愛生報》上時,許多服刑人員都感到非常新奇,而《愛生報》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大牆內的新民晚報”。《愛生報》每月發行一期,分發到全監的所有監組,這張普通的報紙漸漸承載起服刑人員對生活的希望及對改造的信心。

服刑人员的“新民晚报”服刑人员的“新民晚报”

感觸

服刑人員A 讀者感觸

那時,我剛進入青浦監獄服刑不久。我痛苦,為那失去自由的漫漫長夜;我茫然,為前途莫測的未來——

是你悄悄來到了我身邊,耐心地幫我剖析過去,挖掘犯罪的根源,引導我一步步走向光明,重塑新的人生;在你面前,我自責,為那不堪回首的過去;我愧疚,為自己給親人帶來的傷害;我振奮,為那依舊充滿希冀的明天。

服刑人员的“新民晚报”

在服刑中,我萌發了把自己的感受、體會寫出來的想法,監區民警十分支持,我利用工餘動起筆來,並在《愛生網》上開始投搞。每當看到自己拙劣的文字,變為流暢的文章,散發著油墨的芬芳,在大家中傳閱時,我的心醉了,為此增添了改造的信心,眼前升起一縷希望的曙光。

服刑人员的“新民晚报”

監獄是懲罰犯罪的地方,但服刑人員終究是要回歸社會的,《愛生報》無疑是服刑人員重新認識社會、瞭解社會進步的媒介。

《愛生報》對服刑人員生活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他已深入服刑人員的改造、學習、勞動、生活之中,引導他們提高綜合素質,走向健康人生。隨著信息量不斷增多,受眾面不斷擴大;從紙質到網絡,不僅於大牆之內寫心聲,更是破牆透綠,為服刑人員打開了一扇通向社會的窗口,它的意義在於讓罪犯確立“我改造、我自覺、我向善”的改造自我要求,從而實現底線安全觀向治本安全觀的轉變。

服刑人员的“新民晚报”

胡李輝 沈晟 出品

服刑人员的“新民晚报”
服刑人员的“新民晚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