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聯安總經理孟朝霞:公募基金淨值化產品是未來發展方向

昨日,郭樹清主席表示收益超10%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雖然後來澄清講的是警惕非法集資,但從基金來說,做到年化10%卻非稀鬆平常,近3年僅7只股基可以達到年化收益10%以上。不過國聯安基金總經理孟朝霞認為,未來的市場中,如果有一款年化收益超過10%以上,且不會一虧到底的產品就是公募基金。

國聯安總經理孟朝霞:公募基金淨值化產品是未來發展方向

打破剛兌,淨值化基金產品將成主流

從宏觀大的趨勢看,在資管新規之下,公募基金將會迎來非常好的發展機遇期。

2018陸家嘴金融論壇期間,國聯安基金總經理孟朝霞在“2018鳳凰網梧桐夜話”上表示,打破剛性兌付以後,無論從公募基金的機制體制,還有現行比較公開透明陽光化的管理模式來看,公募基金淨值化產品未來一定會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

十年間,基民收益不及股基收益一半

根據wind數據,自2007年至2016年間,股票基金平均年度淨值收益率為9.55%,但同期基民實際年度利潤率的平均值僅為4.88%,收益相差近一半。這種情況在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那投資者的失誤表現在哪裡呢?孟朝霞女士表示,大多數基民之所以感覺像被割韭菜,一方面是因為追漲殺跌,持有周期過短,投機心理過重,長期的價值投資理念沒有形成。

從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統計可以發現,基金個人投資者中,有43%的人連續持有一隻基金的時間不超過1年,而能持有3年以上的僅有24%。

另一方面原因則是因為中國的資本市場沒有慢牛。而在沒有慢牛的條件下,只有最優秀的基金經理才能給客戶掙到錢。選擇到了對的那個基金經理,你就不會天天擔憂時間點的問題,你就能篤信長期的力量。

大家熟知中國資本市場牛短熊長,這也導致近年來公募基金業主動權益類產品的發展相對緩慢,一直徘徊在兩萬億左右的水平。

孟朝霞認為,未來中國的資本市場太需要經歷一場持續一定時間週期的慢牛了。而慢牛的時間週期最起碼要兩到三年以上,只有進入到成熟的資本市場發展階段,才能夠讓80%以上基金經理為80%以上的客戶賺到錢,同時也才能見證到中國優秀上市公司的成長,中國資本市場才能真正成為未來培育獨角獸公司的搖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