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套人民幣攪動幣市 不妨學會錢賺錢

前四套人民幣攪動幣市 不妨學會錢賺錢

前三套人民幣在收藏市場漲勢穩定

當下,第一、二、三套人民幣在收藏市場中一直漲勢穩定,但價高貨少,包括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幣,1980年的2分硬幣,1981年的1分硬幣在內的“五大天王”面值總額一角八分,每套叫價六千元,漲幅更高的是被網絡捧紅的1980年版古銅色貳角硬幣,在市場上叫價三萬。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人民幣收藏迅速升溫。新中國第一枚人民幣從1948年10月開始印製。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成立,同日發行人民幣。從1948年10月開始發行,至1955年5月停止流通的人民幣被稱為第一套人民幣。第一套人民幣停用50多年,留存很少,其中的珍品已具文物價值,成為大拍賣行的拍品。

第一二套人民幣已收藏不易,目前市場上較為多見的是第三套人民幣。據悉,第三套人民幣從1962年4月發行1960年版棗紅色1角券開始,到1974年1月發行最後一張1972年版5角券止,歷時12年,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13個版。其中1962年版的背綠水印1角券從1966年1月開始發行,由於背面的綠色在流通中極易與同年發行的“長江大橋”2角券相混淆,從1967年12月開始只收不付。這種背面顏色為墨綠色的壹角券有空心五角星水印和無水印兩種鈔紙,前者因稀少而價高,被稱第三套人民幣的“幣王”。

類似曾經批量印刷發行的小人書收藏,紙幣收藏講究全新的品相,在收藏、欣賞過程中要注意防潮、防油汙、防黴變、防光照,用過的鈔票升值空間有限。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已經退出流通領域的第一套至第三套人民幣可以收藏。

同時,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共有1角、2角和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種面額,其中1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1角、2角、5角、5元、10元只有1980年版一種,2元、50元、100元有1980版、1990版兩種,1元有1980、1990、1996版三種。

特別是,收藏市場公認的龍頭品種為1980版50元,1980版100元及1980版2元。面值較小的一角、五角券一般都以捆(千張)成交,普通版的價格各為120元和530元,相比面值分別溢價20元及30元。 很多收藏者認為,比起漲了數倍的第四版其他幣種,1角及5角紙幣一直漲幅不大,預計未來漲幅空間較大。

此外,收藏者要注意幣市贗品氾濫的問題和投資誤區。以 “五大天王” 硬幣為例,國內收藏市場上一般不會出現零散的“五大天王”分幣,藏家在收藏時需要留意贗品。造假者多將1984年的1分硬幣,把1984的“4”改為“1”。用同樣手法,造假者把1986年、1989年的2分硬幣改成1980年的2分硬幣,把1970年的5分硬幣改造成1979年的5分硬幣,用高倍放大鏡就能看出端倪。

從今年被熱炒的人民幣收藏品種看,網絡傳出的市場價往往很高,但叫價與成交價差距很大。比如一張1990年版的2元人民幣,曾瘋傳有人斥資十幾萬元購入,實際上有價無市。所以,人民幣收藏市場水分很大,故事很多,新入行的投資人切勿盲目參與,更不能高價購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