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的還是你被認爲的

你認為的還是你被認為的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狄更斯《雙城記》的這個開頭是如此經典,以至於被引用了無數次,本次不例外,再一次被我全部引用,雖然這段話寫於百年前,一個世紀已悄然過去,時代是一變再變,但是不變的依舊是人,每個時代的人總會有自己時代的特色和烙印,我們不想被劃上標籤,卻不可避免的被標籤化。

這段話放在百年前是如此傳神,一個世紀以後卻依舊閃閃發光,不曾有絲毫褪色,為什麼?這是需要解答的問題,只可惜正如哲學發展至今依舊解答不了哲學的三個經典問題,這個問題如今依舊沒有答案,只能感嘆世紀雖然輪迴,其實並沒有改變。

從類人猿到人類的直立行走,伴隨著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是越來越聰明瞭,同時我們的聰明也開始被框在自己的聰明中。

曾經有人高嘆,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自由是許多人追求的,在如今這個自由主義至上的時代,我們以為自己是自由的,其實卻是陷在地球這個框架內,不曾有絲毫離去,外面是黑暗的宇宙,我們孤懸宇宙中,落寞而歡騰。

感嘆這個時代的進步,你想要看什麼?你想要聽到什麼?慢慢的並不需要你做出太多的選擇,可以根據你的日常所好推送到你的面前,當你在網絡上瀏覽某個商品達到一定時間的時候,你會驚喜的發現,類似的商品在無數的網頁中如影隨形的跟著你,等著你去點擊,偶然的一眼,你看到某個類似商品又便宜又好,那麼就去點擊買了,在睡覺前你不自覺的自豪起來,今天做了一個英明的決定,這個商品正在打折的機會被你抓住了。而在冰冷的機器背後卻是記錄了無數條數據信息流,機器爬蟲們開始不停止的計算,也許到下一次會再次讓你不經意的看到這樣的商品。

對,商人們滿天撒網的不知道效果的營銷策略已經轉變成了精準營銷,這不能怪商人們,這是這個時代的特色。萬物互聯,我們開始都津津樂道起來,未來不用動腦的時代快要到來,冰箱已經會提醒你某種食品少了,應該下單了,這可是對你身體有幫助的食品噢,不吃可不利於健康,至於是你在下決定還是冰箱在決定,已經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認為這是正確的。

正如地球是平的協會中的那些人認為的那樣,他們有無數個理由從網絡上、從心理上找到答案來證明地球是平的。

你說地球是圓的,可以從太空中看到,那人家會反問你,你是怎麼看見的,是自己跑到外太空看見的,還是通過圖書或是影像看見的,也許這些信息是無數人造假出來的。

所以不管對與錯,我們都會拿出自己信服的理由來說服自己,這是一個概念化的時代,不通過概念已經無法正確瞭解這個世界,這沒有問題,問題是這些是你以為的還是你被以為的呢?

王鳳雅小朋友悲劇不斷的發酵中,正方和反方鬥爭得不亦樂乎,一個曾經鮮活的生命凋零時被當成吸引他人眼球的談資,若是站在公正的立場來討論應該是允許的,只可惜多數只是遠遠的看見,那就想當然的認為此事應該如此如此,具體的互相開撕已經不想多提,只不過很多人的信息來源已經不知道是多少手之後,正確的,錯誤的,不斷的放大和偏離,也許不是選擇了相信,是選擇瞭如何卻獲得注意力也說不定,當然最後是個人的猜想,算不得數,正如我一直樸素的認為,

在沒有了解真相前,還是閉嘴的比較好,不是怕說錯,而是怕自己的思想被左右錯。

所以越來越不願意登錄那些不斷根據你的喜好推送過來的網站,因為這是一個不斷由機器強化至個人信息來源的一個框架,你以為看見了有用的信息,其實看到的只是讓你看到的東西,畫個圈圈詛咒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被這些圈圈給圈住了,所以寧願做一個遊蕩的人,也不願做一個被圈住的人。

我終究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我認為的,也許會帶著點偏見,去看這個世界的人。正如許知遠說的,每個人都是帶著成見來看待世界的,如果你沒有帶著成見,那你對世界根本沒有看待方式。

再加上另外一句則是:我要以自己的思想去看待這個世界,那怕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那是自我存在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