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安倍首相吃飯後,最終能拿到300億美元,值了!(關注日媒)

閱讀了《日經商務》週刊(2018年8月20日號),感觸頗深。

日本一直在爭論是否需要建設從東京到大阪的500公里磁懸浮新幹線。

東京到大阪500公里,磁懸浮的設計時速為500公里,換句話說,這條磁懸浮修好了以後,從東京到大阪只需要1個小時,比目前的新幹線2.5小時省了一半以上的時間,基本和乘飛機相同。

中國的高鐵今後是否能達到時速450公里,筆者不是很清楚。日本的新幹線,努一把的話,從目前的每小時250公里,提升到和中國一樣的350公里,也沒有太大的問題。至於能否最終提升到450公里,這有些懸,以日本技術專家的膽魄估計這個基本實現不了。

日本準備選擇建設磁懸浮的方式,來超越中國高鐵速度。

從東京到大阪,大約需要的費用為900億美元(9萬億日元),目前力推這個項目的是JR東海公司。這家公司想建設磁懸浮,資金至少缺少1/3,換句話說,缺300億美元。好在日本國家比較富有,一年有40萬億左右的稅收,花在醫療等方面的費用只有不到45萬億的支出,花在擴軍備戰的費用也只有5.4萬億日元,數額可能不是很大(筆者不太會算數,收入40,支出45+5.4,這個能算出結果來(入不敷出)。但一到了萬億日元,就算不清楚了。問題比較大的原因是計算器位數太小,打不出萬億,糊里糊塗的)。

如何從國家弄到3萬億日元(300億美元),JR東海的老闆葛西敬之採取的方法非常的簡單:儘可能找機會和安倍晉三首相吃飯。

日經商務做了這樣一個表:

請安倍首相吃飯後,最終能拿到300億美元,值了!(關注日媒)

表裡寫的安倍晉三,葛西,晝食(午餐),面會,會食(會餐),大致能看出兩人的會餐頻率挺高,最終結果是獲得3萬億(日語稱之為“兆”)日元的財政投入。

看日經商務週刊,感覺在圖片處理上,該刊相當的大膽。有這樣一張對開的圖片:

請安倍首相吃飯後,最終能拿到300億美元,值了!(關注日媒)

日經商務週刊把葛西放在上方,從照片上看,其態度十分的傲慢,領帶歪戴著,表現為對來訪者的極大蔑視,看樣子該是坐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更讓人感覺盛世凌人。

反而是安倍首相顯得非常的不耐煩,滿臉的皺紋,似乎嚴重睡眠不足,頭已經不能再歪,人已經被逼到了牆角。

這樣處理財界與政界的關係,看上去是日經商務週刊對安倍相當的不夠尊重,至少該讓葛西的姿勢與安倍換一下的,但看得出來,該刊這是有意為之。

應該說,能借到錢的人才是有錢人。比如在《膩害了,我的國》這樣的國家裡,從銀行借錢搞房地產開發的人,其中不乏號稱非常有錢的人。日本的情況也大致一樣,能從國家拿到3萬億日元,當然比《膩害了,我的國》這樣的國家中的房地產商更加蠻橫。所以有了葛西、安倍這樣的關係。

筆者完全算不出來用9萬億日元(900億美元)投資的項目,最後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回收,也許就永遠都沒有想過回收。查了上海磁懸浮的相關報道,這麼多年過去了,磁懸浮給上海帶來了哪些效益,或者經營狀況如何等等,也沒有查出個結果。到是從日本媒體那裡,查到開發磁懸浮的德國企業,已經退出該業務領域了。估計這是日本找到磁懸浮並準備大幹特幹的主要原因。至於是否賺錢,這裡並不重要。

9萬億日元是否夠用。日經商務週刊給了這樣一張表:

請安倍首相吃飯後,最終能拿到300億美元,值了!(關注日媒)

1964年準備建青函隧道的時候,計劃費用為2010億日元,但1988年建成時,一算已經花了6890億日元,這是原計劃的3.4倍。

1987年建英法海底隧道時,計劃用6700億日元,但1994年建成,共花14000億日元,價格翻倍。

現在磁懸浮的預算建設價格為9萬億,最後漲一倍的話,該是18萬億日元,按青函隧道的做法,用3.4倍的係數去簡單做個計算的話,該是30.6萬億日元,快與日本一年的稅收相同了。

建磁懸浮國家財政支持3萬億日元,最後會給日本政治經濟帶來何種結果,請看日經商務的這張圖:

請安倍首相吃飯後,最終能拿到300億美元,值了!(關注日媒)

第三個森友加計問題。換句話說成為安倍的第三個大丑聞。

真的很為安倍擔心,他身邊總有一些人,和他吃吃喝喝,最後害了他。森友,加計已經讓安倍相當的頭疼了,但畢竟一所學校用不了多少錢,而磁懸浮可是無底洞。葛西沒事罵罵中國,很受安倍的欣賞,再一起多吃了幾頓飯,這3萬億日元就給了他了。

請安倍吃飯,葛西賺了,可安倍“苦”了。把安倍的飯局看成讓安倍成為飯桶的場所,這言重了,筆者不敢苟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