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四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他舒心地笑了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习近平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四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他舒心地笑了

商洛广播电视台隆重推出广播纪实文学

《梁家河》

第四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他舒心地笑了

点击音频 马上收听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四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他舒心地笑了

主播: 刘晓惠 马阳

为深入推进《梁家河》学习宣传工作,用好习总书记留在梁家河的宝贵财富,同时为在广大听众中掀起学习阅读《梁家河》的热潮,让人民领袖的初心和风采更加深入人心,商洛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系列节目《梁家河》 ,敬请收听。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学习《梁家河》

走进习近平总书记

在梁家河的知青故事

追寻人民领袖的初心

向我们青年的人生导师学习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四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他舒心地笑了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四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他舒心地笑了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四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他舒心地笑了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

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他舒心地笑了

几步一停留,一语几深情。梁家河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让习近平念念不忘。

梁家河至今还保留着寨子沟、埋老渠、牛家峁、白家山、木瓜山五座土坝。一座座大坝,一块块坝地,依然在讲述着习近平当年带领乡亲们为了吃饱饭而战天斗地的故事……

地处木瓜山的“知青淤地坝”,这块夹在山沟里的平地,就是当时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带领社员打坝淤出来的良田,如今仍然造福着梁家河的乡亲们。

“迎儿”王宪军和习近平一起回忆当年打坝时的劳动场景,越说越动情,他流利地背诵出当年习近平为大家编写的“战斗口号”:

决战一九七四年,

干部带头抓路线,

群众都是英雄汉,

……

打坝一座迎新年。

“40年啦,你还记得!”习近平感慨地说,“那时打坝,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身体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一挽起裤腿就跳到带有冰碴儿的水里。”有一段时间,天一变凉,习近平就腿疼,那是打坝留下的病根。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四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他舒心地笑了

“当年的坝地有没有损毁过?”习近平问。

“损毁过,后来又修好了。”石春阳回答。

习近平仔细察看了坝地的溢洪道和石头垒起来的护坝坡,嘱咐石春阳要加强管理和排查,雨季时要注意大坝的安全。

听说木军塬上发展起苹果园,收入可观,习近平坚持要去看一看。木军塬是梁家河村较远的一块地,当年送一趟粪得一两个小时。那时一颗汗珠摔八瓣,“种一帽壳篓儿,收一鞋壳篓儿”的土地,现在种苹果能给“小伙伴”们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习近平当然要亲眼去看一看,心里才踏实。

昔日的羊肠小道已经变成宽阔的柏油路。驱车到了木军塬上,整齐的苹果园展现在眼前。习近平边走边问:“随娃,这是谁的果园?”

石春阳说:“现在看见的这块是我的,有三亩;前面的那块是张卫庞的,有十来亩呢。”

“三亩能收多少钱?”

能收三万多。

“一年投入多少?,”

“现金投入就是一千来块。”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四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他舒心地笑了

听了石春阳的回答,习近平非常欣慰,对随行的延川县委书记刘景堂说:“效益不错,要好好抓下去。”

刘景堂把全县的苹果栽植情况向总书记做了汇报。

“村民都懂种苹果的技术吗?苹果销路怎么样?有农贷吗?”习近平细细问着刘景堂一一做了回答。

得知梁家河大力推广苹果种植,发展专业化养殖,人均纯收入达到9600元,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和互联网时,习近平舒心地笑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原文链接”阅读“商洛手机台”)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固定电话:0914-2020909

扫描关注商洛手机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