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影像與螢幕的關係弄懂了,你就透得一點消息了

把影像與屏幕的關係弄懂了,你就透得一點消息了

【解】又《彌陀要解》曰,一一莊嚴,全體理性。

這個“一一莊嚴”是西方極樂世界,無比的清淨莊嚴。從哪裡來的?“全體理性”變現出來的。“理性”就是“真如本性”,是“理”;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事”。“理”跟“事”是一不是二。迷了的時候,你見到“事”,沒見到“理”;悟到的時候,“理、事”完全明白了

蕅益大師這句話,“一一莊嚴,全體理性”,這是什麼境界?這是“大徹大悟”的境界,這是“明心見性”的境界,菩薩境界,阿羅漢還沒份。大師說出這句話也就是在告訴我們,他明心見性了,不是明心見性這句話說不出來。

【解】若能了達極樂一切莊嚴成就,入一法句,從事達理,即事而真。

“入”是什麼?契入,證得了,豁然大悟。悟到什麼?“理、事”是一不是二。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從哪來的?自性變現的。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從哪來的?阿賴耶識來的,心想生。

大乘經上佛常說,“一切法”,講我們的宇宙、十方諸佛剎土,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我們自己心裡頭的妄想,這個心想就是妄心、就是阿賴耶。“自性”沒有想,所以它沒有形相,它是不思議的境界。

“理法界”跟“事法界”是一不是二,好像我們現在屏幕前面,“自性”是什麼?是熒光幕,屏幕。“十法界”是什麼?是屏幕上現的影像。影像在哪裡?影像在屏幕裡。屏幕在哪裡?屏幕在影像裡。這個意思懂不懂?你要聽懂了,你透得一點消息了。所以“理”就是“事”,“事”就是“理”,不可能獨立存在獨立存在,“理”可以獨立,“事”不能獨立,“事”是“理”現的,怎麼能夠獨立?!所以“即事而真”,“真”是真理,真理就是“自性”,從這一切事就明白、就開悟了,就“通達理體”。“理、事”是一不是二,“理”上什麼都沒有,“事”上?“事”上全是假的,同樣的什麼都沒有。

一念迷,現一個相;一念又迷,又現個相。那我們要問,一秒鐘能現多少相?佛在經上給我們說得好,“

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

一秒鐘能彈幾次?彈得快的,身體好的,我相信可以彈七次,三十二億百千,一百個“千”作為單位,所以一秒鐘七次,等於二千二百四十兆次我們現在這個宇宙看的這個幻相就是在這個高頻率之下產生的,所以佛經有科學,這是高等科學。

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無法想象,所以大乘經上佛告訴我們,“萬法皆空,了不可得”,你哪一樣可得?!我們身體這個樣子,一秒鐘已經換了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了,哪一次是我?哪一次不是我?你能把這個想通了,“達事明理”了。

怎麼修法?絕對要放下。放下,清淨心現前了我們起心動念,從早到晚連睡覺還會作夢,作夢也是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夢從哪來?!所以這個起心動念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不能不記住,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徹底放下,“即事而真,從事達理”,我們都是從這個修

那麼今天,世尊傳給我們最殊勝的法門——一句佛號,不起別的念頭起心動念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唸到底,你要認真念,決定不偷懶,決定不馬虎,真正下定決心那一天,從這開始,我這一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離開,明天再念一天,念上一個月,慢慢養成習慣了。一天可以念一萬遍,從這起,兩萬遍,你往生極樂世界有把握了,是真的不是假的。

經,可念可不念。經,是縮小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縮小成一部,這麼一冊,這部經唸完,就等於一切經全唸了,妙!所以叫你要珍惜,千萬不要錯過,錯過太可惜了

尤其是年歲大了,像我這個年歲,什麼都放下了,我要不放下我就錯了,一天到晚就是一句佛號,靠得住,保險!誰保險?《無量壽經》給我們做保險,就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給我做保險,保險我成就。你能不能相信?能不能求生?能發願,能相信,能求生,決定得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