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一路走紅:巨款投入、巨星參演,金融機構的介入

近年來,中國電影的好戲是連連不斷,特別是《戰狼2》、《湄公河行動》、《人民的名義》等都取得了天文數字的票房收入。讓投資方、導演、演員都名利雙收。但人們很少知道,這些大製作、大投資的影片後面,一直有一個強大“金庫”在支持他們,那就是中國的銀行這個強大金庫。

中國電影一路走紅:鉅款投入、巨星參演,金融機構的介入

根據中國銀行的數據顯示:21家主要銀行文化產業貸款截至2017年底餘額達7260.12億元,在銀行的授信之下,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如電影《人民的名義》、《那年花開月正圓》的成功,就離不開杭州銀行的千萬元授信。

中國電影一路走紅:鉅款投入、巨星參演,金融機構的介入

吳京為了拍好電影《戰狼2》,他也是把自己全部身價都押上了,包括抵押貸款的上千萬資金,很多普通大眾還不知道為什麼明星也要借貸。好比中國眾多頂級富豪們所經營的中國經濟百強,多數企業也需要銀行的貸款來拓展自己的商業帝國。所以,要想製作出一部頂級的電影大片,也需要大的投資,甚至向銀行要錢。

中國電影一路走紅:鉅款投入、巨星參演,金融機構的介入

近幾年來,中國的眾多大片一經上映,就好評不斷,憑藉上乘的劇本、精良的製作、數碼的融入收穫了觀眾的良好口碑。而人們不知道的是,這些影片的背後是銀行在文創領域的積極創新與授信。

中國電影一路走紅:鉅款投入、巨星參演,金融機構的介入

2002年,從張藝謀拍攝電影大片《英雄》的開始,投資方就獲得國際金融機構的貸款,到2004年,國內商業銀行也開始涉足這一領域。《夜宴》、《集結號》、《滿城盡帶黃金甲》、《十月圍城》等影片背後均有銀行信貸資金介入;《唐山大地震》獲得工商銀行1.2億元貸款,《金陵十三衩》獲得民生銀行1.5億元貸款。

中國電影一路走紅:鉅款投入、巨星參演,金融機構的介入

這些都是單片貸款,很大程度上,導演、演員等創作團隊過去在電影業積累的票房紀錄,成為銀行貸款的信心源泉。北京銀行還以“版權質押+打包貸款”的方式,向博納影業出口的《龍門飛甲》等影視提供1億元貸款。

2009年,包括鄭曉龍、張國立、李少紅、楊亞洲等在內的國內23名優秀電視劇導演,獲得了民生銀行共計1億多元人民幣的授信額度,貸款用於導演本人或其公司投資製作電視劇。

中國電影一路走紅:鉅款投入、巨星參演,金融機構的介入

目前,我國電影業從銀行融資主要採取以房產抵押或擔保公司擔保為主,以版權質押為輔的擔保方式。銀行一般為影視企業提供1年期流動資金貸款。當年在拍攝《夜宴》向深圳發展銀行貸款5000萬元時,老闆王中軍更是把個人所有的資產全部抵押了出去,才完成了此項合作。

在南京銀行放貸《小時代》的案例中,該行設立了專門的監管賬戶和回款賬戶,電影貸款發放後,不但每筆資金是否用於購買版權和推廣都能夠跟蹤鎖定,而且還可根據票房的回款情況決定還款方式、金額和期限,這有助於防範貸款違約風險。

目前,中國有45家銀行針對文化產業成立了創新信貸產品,產品主要包括文創貸、影視貸、藝術品質押貸款、著作權質押貸款等10個種類。

杭州銀行2013年成立了文創支行,不同於普通經營網點,其絕大部分資源投向文創產業板塊,總行對其“專營度”進行考察驗收,並重點扶植小微文創類企業,有效解決了當地中小文創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文化金融發展仍存在核心資產抵質押通道不完善、銀行文化專營機構發展的原生動力不足、文化市場的經營仍然不夠規範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