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禮讚——跨越五千公里的生命接力

生命的礼赞——跨越五千公里的生命接力

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在進行器官獲取手術前,向捐獻者李洪彥鞠躬致敬(8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沁鷗 攝

新華社拉薩8月25日電 題:生命的禮讚——跨越五千公里的生命接力

新華社記者王沁鷗、字強、鮑曉菁

8月22日晨5時35分,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人民醫院ICU病房外的走廊裡,王曉雲伏在丈夫李洪彥的床邊泣不成聲。她知道,這是最後一次見到有生命體徵的丈夫。

半小時後,按照王曉雲以及全家的意願,已處於腦死亡狀態的李洪彥將被撤除生命支持設備。之後,他將在離家3500多公里的高原接受器官獲取手術,成為西藏首位器官捐獻者。

這名從黑龍江前來高原參與路橋建設的普通工人,再也回不去家鄉了。

但王曉雲相信,在遠方某位陌生人身上,丈夫短短50年的生命將會得到延續。

生命的故事

西藏南部山區中的國道560線某段改建工地,海拔4800米。這是李洪彥生前工作的地方。

身體不好的王曉雲一直沒有工作,更從未來過這裡。當她15日凌晨第一次踏上高原的土地時,距李洪彥突發腦出血已近30個小時。病床上,5個月前才與自己揮別的丈夫已深度昏迷,只能靠器械維持生命體徵。據工友講,李洪彥發病時一側身體已僵硬,另一側的手臂在敲床求救。

醫生說,治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悲痛過後,王曉雲把女兒李嘉欣叫來,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如果你爸再也醒不來,把他的器官捐了吧。”

“捐器官?”與李家相識十多年的工友葛長明聽到這個消息十分震驚,“那是電視上才看過的事。”

生命的礼赞——跨越五千公里的生命接力

捐獻者李洪彥的器官在移動ICU的運送下,安全抵達位於安徽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8月22日攝)。新華社發(黃歆攝)

手術專家團隊成員姚自勤拿到王曉雲母女簽署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時也有些吃驚。他是中科大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器官獲取組織(OPO)主任,此前經手的幾十例器官捐獻中,很多家屬都是在動員後才同意捐獻的;而心臟等重要臟器,大多數人出於傳統觀念都會為捐獻者保留。

生命的礼赞——跨越五千公里的生命接力

在位於安徽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捐獻者李洪彥的器官被送往手術室準備進行移植(8月22日攝)。新華社發(黃歆攝)

生命的礼赞——跨越五千公里的生命接力

李洪彥的女兒在紅十字會協調員(左)的見證下籤署《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8月21日攝)。新華社發(姚自勤攝)

但王曉雲母女二人卻在心、肺、肝、腎、胰腺、小腸、眼球等選項上都劃了勾——能救人的,全捐了。

“我沒多的想法,就想用他的器官幫更多的人。”22日清晨6時,王曉雲在手術室外向裡望著,“他是個好人,會同意我的。”

工友眼中的李洪彥也是個好人。

“他幫過的人太多了。”葛長明說,“這麼多年來,遇到工友生活有困難,只要老李兜裡有錢,一定掏出來給。多少年輕人都是他帶的,技術從不藏著掖著。”

但李洪彥卻沒怎麼給自己買過東西,葛長明說,這是因為他要給女兒攢學費。

2017年第一次進藏工作時,李洪彥患了高血壓,家人不想讓他再回高原。他用一句話說服了全家:“那裡還是需要人去做點事的。”

“他覺得自己不僅是在掙錢,也在做有意義的事。”葛長明說,一次,有工友抱怨條件艱苦撐不下去了,“李洪彥當場勸解說‘那西藏的橋還是得有人建啊’。”

他為西藏修路架橋,直到把生命留在了這裡。

生命的接力

22日晨6時39分,李洪彥的心臟停止了跳動。緊接著,手術團隊進入手術室。7時20分,器官離體。8時50分,裝有李洪彥腎臟、肝臟、角膜和視網膜的轉運箱被運往拉薩貢嘎機場。

守在手術室外的王曉雲抱著女兒淚如泉湧。

“父母一直教育我要善良。他們很偉大!”李嘉欣說,自己一直有籤器官捐獻協議書的想法,但並沒有和家裡溝通過。母親的決定讓她感到意外,但也驕傲。

這個決定也引發了更多改變。

生命的礼赞——跨越五千公里的生命接力

捐獻者李洪彥的腎臟器官被裝在專用的腎臟轉運器中,從西藏山南市人民醫院緊急運往拉薩貢嘎國際機場(8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沁鷗 攝

由於西藏沒有器官捐獻的先例,李洪彥家屬提出捐獻請求後,山南市特向對口支援省份安徽省申請技術援助。安徽省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啟動捐獻程序,向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申請後獲批。在安徽紅十字會協調員的見證下,西藏第一份《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簽署完成,第一場為器官捐獻者舉行的告別儀式在手術前舉行。在安徽、雲南兩省專家的努力下,一場跨越5000公里的生命接力拉開帷幕。

22日下午4時30分許,從拉薩起飛的航班降落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半小時後,李洪彥捐獻的一枚肝臟和一枚腎臟運抵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

生命的礼赞——跨越五千公里的生命接力

在拉薩貢嘎國際機場,捐獻者李洪彥的器官通過綠色通道,被緊急轉往安徽、雲南兩省(8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沁鷗 攝

晚7時許,另一枚腎臟、一對角膜和視網膜經空中飛行後運抵合肥。一小時後,移植手術開始。

截至23日凌晨4時左右,兩臺腎臟和兩臺角膜移植手術分別在昆明、合肥順利完成。4名患者因李洪彥捐獻的器官獲得了新生與光明。

生命的礼赞——跨越五千公里的生命接力

在位於安徽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生將李洪彥捐獻的角膜移植給受捐者(8月22日攝)。新華社發(黃歆攝)

生命的迴響

李洪彥的生命也在高原留下了迴響。

“他是英雄。”藏族護士洛桑走出手術室後沉思良久,“我相信西藏的器官捐獻者會越來越多。”

西藏自治區紅十字會副會長劉維新說,全國自2010年開始進行器官捐獻試點,西藏相關工作起步較晚。但僅2018年1至8月間,西藏器官捐獻志願者新增人數已達原有登記人數一半,增長速度加快。藉由這次捐獻,西藏將加快OPO協調員培訓和地方性法規制定,併為捐獻者提供相關政策保障,在全社會弘揚人道主義互助精神。

劉維新表示,西藏將為器官捐獻者建立陵園和紀念牆,“李洪彥的名字將刻在第一位”。

王曉雲已與女兒返回了黑龍江老家。她說以後有機會,還想來西藏看看。

李嘉欣說,父親一直會是自己的偶像。這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姑娘在葬禮上沒有哭,只是離開前,靜靜地摸了摸父親的臉。

“他的器官活著,他就活著。用到我父親器官的人,希望他們能夠好好地活著。”李嘉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