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閣老宅 陳元龍故居

陳閣老宅 陳元龍故居

到鹽官,陳閣老宅是必看的。陳閣老是誰?即陳元龍。陳元龍(1652—1736年),字廣陵,號乾齋,是雍正朝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轉工部尚書,世稱廣陵相國,亦稱海寧相國,清代相國(宰相)又稱閣老,故其宅俗稱"陳閣老宅"。

陳閣老宅 陳元龍故居

說起陳閣老,一般年輕人或中年人都應該知道,特別是喜歡看金庸武俠小說的人。誰沒看過《書劍恩仇錄》?誰不知道"紅花會的總舵主陳家洛"?誰不知道陳家洛是陳閣老的二兒子?誰不知道陳家洛有個哥哥是乾隆皇帝?誰不知道雍正調包,用自己的女兒換走了陳閣老的兒子?當然,這都是故事,都是傳說,

陳閣老宅 陳元龍故居

但陳閣老確確實實存在。而且陳家並不止這一個陳閣老,據說,曾先後出過三個陳閣老,這只是其中的一個而已。在海寧,敢與查家相比的只有陳家。查家號稱"查半縣",陳家號稱"陳半城"。

陳閣老宅 陳元龍故居

清雍乾之際,陳家有一掛在"雙清草堂"門口的對聯:"一門三宰相,四世五尚書",昭示著門第,顯示著富豪。

陳閣老宅 陳元龍故居

到了陳閣老宅門口,你就會感到震撼,一般門前都是豎立兩根旗杆,不知為啥,這裡卻豎有四根旗杆?而且兩根還是將軍旗杆?妻子的戰友說:這裡有個故事,當年陳閣老家有個女傭人,早年喪夫,遺下個兒子楊雍建,娘倆相依為命。楊雍建很聰明,但心中有一股傲氣,不服他們陳家。大年初一,陳家大開宴席,楊雍建一進屋,陳閣老見他那個樣子,就說道:"杯中之水難起浪。"他馬上答道:"星火能燒萬重山。"陳閣老聽了到很喜歡,見他身著青衣,不由戲言:"青衣花帽,青花田雞當心活剝皮。"楊雍建見廚師端上來的紅燒大蝦,脫口還了一句:"紅袍長鬚,紅燒老石蝦味道鮮哩!"這下可把陳閣老氣壞了,當場轟了出去,永不準再進閣老府。後來,楊雍建自學成才官居兵部侍郎,拜見皇帝時,只求建造兵部府"一箭之地"。皇帝一聽,這還不好說,就答應了。哪知,那楊雍建回到鹽官,站在北門城樓上"嗖"的一箭,射到了陳閣老府正廳。他要拆陳閣老府正廳建兵部府。陳閣老哪裡肯依,官司打到皇帝那裡,皇帝和了稀泥,讓楊雍建另選地方,但要在陳家門前加豎兩根將軍旗杆,象徵著兵部府建造在這裡。這就是陳閣老宅前豎四根旗杆的來歷。

陳閣老宅 陳元龍故居

剛要進門,又有新情況。陳家的大門不是用木頭做的,而是用竹子做的,是四扇黑色的竹扉門,而且整個院落坐南朝北,與平常的院落正相反。從外表看去,這門的正面是黑色竹扉,反面則是硃色大門,這就是"朱門黑扉"的由來。清代設有"營造法",官至幾品,如何建造房子是有規定的。陳元龍官至文淵閣大學士、清代相國,才有這個資格建造竹扉門,竹子具有高風亮節的品質,可見這竹扉門是地位與權勢的象徵,它代表著宰相府第的顯赫地位。具體到那院落坐向大門朝北開,可能是自我表白,心永遠向著北方,向著朝廷,彰顯著一片忠臣之心吧!

陳閣老宅 陳元龍故居

進了院裡,可看的東西多了,這也珍貴,那也稀罕,我只好撿著我喜歡的說。我喜歡書法,也經常臨帖練字,自然就喜歡碑刻,北海閱古樓三希堂法帖石刻我就不止一次看過,到了這裡,我更仔細觀賞了"煙海餘珍"。據工作人員介紹,《渤海藏真》和《陳氏玉煙堂》是由陳元龍的伯祖父陳瓛鐫刻的,全套共有一百七十塊,基本包含了真草隸篆行各大法帖,現在剩存的只是一部分。陳家出了這麼多大官文人,自然書法都錯不了,特別是明清兩代講究"館閣體",書寫也非同一般。"館閣體"那也是要功夫的,一天一天練出來的。陳元龍的侄子陳邦彥的書法,就是很有名的。

陳閣老宅 陳元龍故居

再一個,我們欣賞了"九龍御匾"——《躬勞著訓》。清代皇帝曾多次為海寧陳家御賜書匾,由於年代已久,大多失散。這是現在僅存的雍正皇帝御賜給禮部尚書陳詵(陳元龍從兄)妻子查氏的九龍匾。

陳閣老宅 陳元龍故居

雍正得知原禮部尚書陳詵去世後,他的妻子查氏,教子有方,三個兒子皆為朝廷官臣,特賜匾於查氏。據工作人員說,文革中,不知是誰把匾翻了過來,當了踏板,才僥倖保存下來。接著她還講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一天晚上,陳詵洗腳說,我有今天的榮華富貴,是因為有福相,這福相不在臉上,而在腳板中間有一顆硃砂痣。

陳閣老宅 陳元龍故居

一旁伺候的丫環不服氣地說,你腳板上有一顆硃砂痣就當了禮部尚書,我一個腳板上有一顆硃砂痣,不也還是丫環。陳詵一聽大驚,忙叫夫人觀看,果真如此。陳詵認為此女將來必有大富大貴,便招納為妾,這妾一連生了三個兒子,便是雍正皇帝賜匾提到的那三個朝廷官臣。其實,再加上查氏親生的兩個兒子,人家是"五子登科"。看來,家庭教育不可小覷。

陳閣老宅 陳元龍故居

陳家就是這樣一個重教育、重詩書、重傳承的家庭。明清兩代,先後出過3個宰相,32個進士,300多人為官。

陳閣老宅 陳元龍故居

安瀾園遺址九曲橋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次駐蹕海寧陳家安瀾園,可見陳家的名望,世間少有。

九口 2018-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