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烈丨 「以人爲本」的關鍵在於「致良知」

樓宇烈丨 “以人為本”的關鍵在於“致良知”

" 中國人拜神教的色彩很淡薄,不存在神道世界的問題。需要解決好的是物慾問題。" 樓老說,陽明先生的 " 致良知 ",認為人慾是違背良知的,也就是違背天理的;其落腳點就是處理天理人慾,不能讓人慾橫流,而應讓天理流行。

人在萬物中最為貴、最為靈

" 中國傳統文化雖然有不同的學派,但都有個共同的文化特質,即對於人的自我認識。" 樓老說,人在這個世界上處於怎樣的位置,人應當怎樣認識自己——這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即 " 以人為本 " 的文化精神。

在樓老看來,和西方文化的 " 神創論 " 不同,中國文化是從現實世界出發的。" 中國文化處處強調萬物都是自然生長的,‘天地合氣,物偶自生’。人也是天地的自然產物。" 但人和其他萬物不同的是,人參與到天地生成萬物的過程中去了,中國文化向來將天、地、人並列:天有其時生萬物,地有其材養萬物,人有其治管萬物。換言之,其他的萬物都是在天地中間,按照天地所提供的條件來生存的,它沒有主動性和能動性。只有人有主動性和能動性,可以去改變自己生存的環境,去改變自己跟其他物的關係。故而人在萬物中最為貴、最為靈。"

樓老說," 最為靈 " 是《尚書》提到的,裡面有 " 唯人為萬物之靈 " 之語;" 最為貴 " 是荀子提出來的。荀子把天地萬物歸納成四類:第一類是水火,有氣而無生命;第二類是草木,是有氣有生而無知;第三類是禽獸,有氣有生又有知,但是沒有義;第四類就是人,有氣有生有知又有義,故最為天下貴。

" 在中國文化中,並沒有外在的、決定我們存在的力量,人是參與天地化育的。人對自己就要有這樣的自我認識。這是中國文化‘以人為本’的出發點。" 樓老說。

中國人的關係是自然內在的

中國文化中的 " 人 ",並沒有類似西方文化裡有類似 " 上帝 " 那樣外力的管束。那人由誰來管呢?" 由人自己來管 "。樓老說,人要管自己,首先要認識自己,中國文化就是圍繞這個核心來開展的。

樓老認為,禮教的核心就是要我們能夠認識自己、管理好自己,其在維繫我們這個社會有序和穩定上是不可缺的。具體說來,禮教首先肯定並確定每個人在社會上的身份,也就是所謂的五倫關係: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五倫是從人的自然關係中提煉出來的。" 西方文化說人是上帝造的,他們之間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反之中國文化裡,倫理道德都建立在人與人之間自然形成的內在關係裡,連君臣、官民這樣看上去是外在關係的關係,也被內化為一種內在關係,即君父、父母官。" 樓老引申出去,西方人的關係是外在的,故而強調契約、權利與義務;中國人的關係是內在的,強調按照自己的身份盡責任和義務。

那人靠什麼超越自己呢?樓老提到了《尚書》有一句話:皇天無親,唯德是輔。" 皇天是中國人最尊重的祖宗,但是祖宗只幫助有德的人,不幫助無德的人。所以,在中國文化尤其強調德行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德是本。這就意味,人不是靠外在的力量成就自己,而是靠自己德行的不斷完善來超越自我。" 樓老說。

迴歸天理、剋制人慾的關鍵在 " 良知 "

" 要保持提升自己的德行,意味著必須要防止外界的干擾。" 樓老認為," 以人為本 " 的人文精神,就是人不做神的奴隸,也不能去做物的奴隸,保持人的主體性、獨立性。他發現,中國的文化源頭上就沒有一個神道世界,國人往往不會成為神的奴隸,但人很容易成為物的奴隸。

他接著說,中國文化一開始就非常警惕物慾對於人的影響,很早就提出來人跟動物的區別,在於人有 " 義 "。 義者宜也,即懂得什麼是適宜的,什麼是不適宜的,也就是有分辨的能力。但在具體實踐中," 義 " 會面臨 " 利 " 的挑戰,是見利思義還是見利忘義,見利忘義就是人慾贏了,見利思義那就剋制了自己的人慾。

" 儒家是承認人生來有欲的,包括孔子、孟子、荀子都很明確。關鍵問題是怎麼樣能夠控制好欲。所以在儒家學說裡反覆強調的是節慾、養欲、導欲,而不是禁慾。" 樓老說," 禮 " 制定目的就是 " 養人之慾、給人之求 ",合理地滿足人們的欲求。

要能夠滿足人的欲求,而且又不是無限制去擴張自己的物慾,必然會面臨 " 天理 " 和 " 人慾 " 之爭:人慾無限地擴張,天理就要滅了。樓老認為,王陽明的 " 致良知 " 學說實際上也是在探討天理和人慾的問題,以為良知就是天理,人慾是違背了良知的,也就是違背了天理。

怎麼樣做到 " 絕人慾橫流,讓天理流行 " 呢?程朱理學強調即物窮理,以此來剋制自己的人慾。樓老說,王陽明起初也走的是這條路徑,眾所周知就是去格竹子。結果,他不僅沒弄明白竹子的道理,自己還大病一場。" 王陽明開始反思,結果是:萬物之理不是外在,就在心裡。也就是:心即理。格物不是去格外面的物,而是去格自己的心。‘致知’也不是去獲得各種各樣萬物之理的知識,而是能夠迴歸每個人的本性良知。" 他說,這就是陽明學 " 致良知 " 學說形成的過程。

簡言之," 致良知 " 認為,只要迴歸良知,那就可以迴歸天理,就能夠剋制人慾。

體會陽明學 " 知行合一 " 的實踐功能

在歷史上,陽明學和程朱理學一樣,不僅風行國內,也在東亞國家盛行,尤其在日本。樓老說,日本明治維新前後,陽明思想獲得推崇。一派推崇其理論,比如心即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方面;另一派推崇其 " 立德立功立言 " 的三不朽之事功。在日本明治維新過程中," 推崇事功派 " 的影響相當大。現在有的人認為,陽明學對日本的明治維新改革起了很大的作用。

那今天我們來了解陽明學,學習陽明學,應當從哪些方面去把握和發揚?樓老認為,要重點講陽明的 " 知行合一 ":知了就要行,我們不能光說不做;我們要知,更要行。" 所以我想我們恐怕也需要更好地去體會陽明學的實踐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