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向德國出口噴氣發動機技術?成功逆襲了?

這幾天,一則“中國將向德國出口噴氣發動機技術”的消息讓國人激動不已。據德國“柏林消息”網站1月15日報道,中國正在和德國討論出口先進航空發動機技術事宜,但與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的是,這次是德國向中國購買航空技術,創下了近年來中德高端技術合作的先河。

出口什麼?

——噴氣式飛機引擎關鍵加工設備和技術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的報道:中國和德國正在討論向德方出售噴氣式飛機引擎關鍵加工設備和技術。

據悉,這次出售清單中,有能加工渦輪葉片的高端精密設備,製造出的渦輪葉片能夠承受的溫度比所用合金熔點還要高出幾百攝氏度

中國將向德國出口噴氣發動機技術?成功逆襲了?

渦輪葉片

對於噴氣式渦輪發動機來說,渦輪葉片絕對是最關鍵的部分之一。打個比方,航空發動機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皇冠”,那麼渦輪葉片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因為它處於航空發動機溫度最高、應力最複雜、腐蝕最嚴重、環境最惡劣的部位

中國將向德國出口噴氣發動機技術?成功逆襲了?

渦輪葉片工作示意圖

發動機推質比?

——衡量航空發動機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標

軍事專家說,高性能的航空發動機是現代飛機的“心臟”,而推質比又是衡量航空發動機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標。發動機推質比對飛機的性能有直接的影響,特別是戰鬥機要求高機動性能,需要有儘可能高的推質比。

中國將向德國出口噴氣發動機技術?成功逆襲了?

然而更大的推質比要求更高的熱效率,因此提高渦輪前的燃氣溫度是提高熱效率的最簡單手段,簡單講渦輪前溫度越高,其推比效率也越高,例如第四代軍用渦扇發動機F119的渦輪前溫度一般都高達1900至1970攝氏度左右,而三代發動機一般在1550至1750度之間,差距比較明顯。四代發動機1800至2000攝氏度的高溫,實際上已經大大超過了傳統渦輪葉片材料本身能承受的溫度甚至其熔點,發動機環境溫度的升高將大大惡化發動機中各個高溫零部件的工作環境,導致發動機零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的大大降低。航空工業中發動機故障多爆發在高溫零部件的失效上,這種趨勢日益嚴重,所以新一代渦輪葉片的研製和生產就成為世界各航空大國關注的焦點。

之前我國飛機發動機制造技術上與西方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重大瓶頸問題就是發動機的推力嚴重不足,為提高發動機推力,就需要發動機的渦輪葉片能夠承受更高的溫度。

據瞭解,為了適應不斷提高的渦輪進口溫度,國內一方面不斷改進渦輪葉片材料本身的耐溫性能,例如採用定向結晶合金和單晶合金,通過消除對空洞和裂紋敏感的晶界,使合金的初熔溫度相對升高,從而提高了合金的高溫強度;另一方面研究採用冷卻技術。軍事專家猜測,這次的技術轉移可能包括上面所說的冷卻技術,而這裡的所謂冷卻技術就是在發動機葉片上進行微孔加工,這些冷卻孔的孔徑一般在0.5毫米左右,而單個葉片上分佈著幾十到幾百個這樣的微孔群,燃燒室甚至高達數萬個這樣的冷卻微孔,目前全世界僅中、俄、美、法四國掌握這項技術。

據瞭解,我國已經掌握激光衝擊強化渦輪葉片技術、激光加工渦輪葉片氣膜孔技術等一系列高性能葉片加工技術,目前我國在渦輪葉片加工方面的技術能力僅次與美國,當前我國自行生產的渦輪葉片技術性能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出口航空發動機技術或者成品,我們已經具備這樣的能力和實力,而且這一天我們中國人已經等了很久了。

德國: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工業技術強國

——為什麼要從中國購買發動機技術?

德國曾經是世界上第一個製造出噴氣式戰鬥機的國家,現在要向中國購買噴氣式發動機相關技術,為什麼?

中國將向德國出口噴氣發動機技術?成功逆襲了?

二戰末期德國HE-162火蜥蜴戰鬥機

軍事專家表示,中國其實是全世界僅有的幾個能生產全套航空產品的國家之一,雖然與美俄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是在部分領域中國已經迎頭趕上,特別是在單晶渦輪葉片等領域中國近年來取得了顯著進步,大大提高了中國國產航空發動機的性能和壽命,這也是德國看重中國技術的原因之一。

此外,德國雖然在工業水平上整體領先,但是具體到航空技術上確實落後於中國,二戰時德國研製了全世界首款噴氣戰鬥機,顯示了高超的航空技術,但是二戰戰敗後,美國閹割了德國的航空和軍工體系,多年來德國都不具備研製軍用航空飛行器的能力,近年來,由於不願購買美國F-35戰鬥機,德國和法國等國開始籌劃研製歐洲五代機,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希望和中國合作快速加強航空實力也是非常正常的。

中國將向德國出口噴氣發動機技術?成功逆襲了?

對中國來說,能夠實現對德國出口高端航空技術其實取決於美國的態度,作為德國的重要盟友,美國至今在德國維持著駐軍,對該國的影響可見一斑,但是這次美國的反對卻沒有起作用,據悉目前中德已經完成了首輪會談,就出售航空技術達成初步共識,而德國人對中國航空技術的評價也非常高,認為能研製出兩款五代機的國家只有中美兩國,這已經說明了中國的真正實力。

但是,根據另外一位曾經在德國工作多年的噴氣發動機科學家說:“德國是北約成員國、美國的盟友,現在想跟中國在這個敏感技術領域進行合作勢必將面臨諸多限制。”這一項目還存在變數,不排除美國可能從中作梗,但至少從側面印證了中國航空發動機領域的長足進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見證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長足進步

曾經西方和美國對中國重重封鎖,特別是發動機這種關鍵技術,門都不讓你碰一下。我國發動機也長期落後於人,只能從俄羅斯和烏克蘭大量進口。

中國將向德國出口噴氣發動機技術?成功逆襲了?

著名的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

現在烏克蘭與中國合作建廠共同生產渦扇20、D-18T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等。與此同時俄羅斯也積極與中國聯合生產寬體客機C929、聯合研製大型客機發動機和其它戰機發動機,德國想和咱們合作一點也不奇怪。

提起德國,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這個民族很嚴謹,不浮躁,有工匠精神,確實德國製造享譽全球,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這些汽車品牌在中國影響力很大。

中國將向德國出口噴氣發動機技術?成功逆襲了?

但互聯網上也存在著過分誇大、神話德國製造的段子,比如“青島下水道存放百年德國油紙包”,“蘭州鐵橋百歲時收到來自德國的提醒信和維修配件郵包”,這些謠言被人們廣為流傳。

神話德國製造也就算了,還有惡意的鍵盤俠混淆是非,抹黑中國製造:

中國將向德國出口噴氣發動機技術?成功逆襲了?

這張圖是國外傳過來的,一個自行車和小轎車撞了,自行車沒事,小轎車前面撞出個坑。有不懷好意的人就編段子說這自行車是德國生產的,質量好,那小轎車是中國的,連“奧迪美國”的Google+頁面都轉發過這張圖,在國外影響力很大。實際上那輛自行車是地道的中國製造!是天津一家企業生產的~~

實事求是的講,中國製造業距離美國、德國等製造業強國還有一定距離,但隨著中國全方位的崛起,產業從量變到質變,技術不斷創新迭代,類似這種西方國家找上門來跟我們合作的案例還會越來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