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中的千手觀音現象

有這樣一則寓言:觀音菩薩一心要為凡間的人多做好事,可凡間的事實在太多,她兩隻手忙不過來,就向如來大佛請求,如來大佛給了她一百隻手。觀音菩薩用一百隻手為凡間做好事,可凡間的事實在太繁雜了,一百隻手還忙不過來,她又向如來大佛懇求。如來大佛給了她一千隻手。觀音菩薩用一千隻手為凡間做好事,可凡間確實太大了,一千隻手還是忙不過來,只得再向如來大佛訴苦。這一下,如來大佛皺眉了,問:“給了你這麼多隻手,怎麼還嫌不夠?”觀音菩薩回答說:“唉,不是我貪多,確實忙得透不過氣啊!”“好,我倒要親眼看看,究竟為什麼忙不過來。”如來大佛說著,跟隨觀音菩薩進了寶殿。寶殿前,彌勒佛袒胸挺肚,笑嘻嘻地斜靠著,閒得沒事幹,正“一五一十”地數著爐中的香火。寶殿內,十八羅漢懶散地分立兩旁,有的搔胸、挖耳朵孔,有的揉眼睛打呵欠,一個個都是閒得發慌的模樣。如來大佛看了,十分感慨地對觀音菩薩說:“真不該給了你一千隻手。倘若你不改變這一班人的模樣,就是給你一萬隻手,也無濟於事啊!”

幼兒教育中的千手觀音現象

在生活中,有些家長就像千手觀音菩薩一樣,特別是幼兒園的孩子,他們年齡小,自理能力差,許多孩子自己的事更由家長親自過問,忽視了對孩子自立自強的培養。他們凡事不放心。對孩子保護太多,不肯放手。這樣就破壞了孩子自我意識的良好發展,使孩子缺乏獨立性,直接影響了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例如,某報曾報道有個學生考取了出國留學,但他一想到出國後沒人給他洗衣,沒人照顧他的生活就感到恐懼,最後竟放棄了出國的機會。我想這就是從小被千手觀音家長庇護長大的孩子,他們在成人以後,依然是長不大的嬰兒。對孩子過於溺愛和保護是使孩子形成依賴性人格的溫床,依賴性人格者缺乏自信心,總是依靠他人來做決定,終身不能負擔起選擇、接受各項任務、工作的責任,影響自己的生活、前途。具有這種性格的人顯然無法適應當今的社會生活。

幼兒教育中的千手觀音現象

為了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父母要放手讓孩子去做事。並且,為了培養孩子的主觀能動性,父母不僅要放手,而且還要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條件讓孩子去做事。司以審視一下孩子的生活,將應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列出清單,堅持讓孩子自己做。孩子在剛開始自己動手做事時,肯定不可能做得很好,家長一定要耐心,不要對孩子太挑剔,而要儘量發現孩子的進步,提高孩子做事的積極性和興趣,讓孩子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獲得自己動手做事的自信心。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如果也是千手觀音,那麼就請大家放開手吧!


如果您喜歡我文章,請關注我,我是月亮姐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