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刊|撒母耳的童年與呼召(撒母耳記上上一至三章)

基督教刊|撒母耳的童年與呼召(撒母耳記上上一至三章)

士師時代末期時,宗教腐敗,道德淪落,社會混亂,國勢衰弱,人心黑暗。然而在以法蓮山地有一位敬畏神的賢婦,憑信心求神賜下一個孩子。神應允這虔敬的禱告,民族的救星撒母耳因此而誕生。在撒母耳孩童時,母親已將他獻給神,在神的殿服侍神。當時祭司以利年老昏庸無能,管教不嚴,尊重兒子過於尊重神,知道兒子犯罪、淫亂、在獻祭事上褻瀆神,但仍不嚴加管教,所以神定意審判他一家,又立撒母耳,一個“合神心意”的祭司,取代他的職分。撒母耳在很多方面與以利成強烈對比:他警醒,而以利沉睡(靈裡);他敏銳地聽到神的啟示,而以利聽不到;他相信神審判且宣告,而以利沒有宣告,以致國民也感到“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他忠心服侍神,順服神,但以利為口奔馳非為神(二36,以利家皆如此)。所以在以利及他的兒子受神審判後,神立撒母耳為祭司取代以利。他是最後一位士師,是第一位先知,首創先知學院(十九20),是出色的祭司,身兼三職。他也是以色列由士師發展至君王時期的一位過渡人物。他長大以後神與他同在,使他的預言無一落空。

基督教刊|撒母耳的童年與呼召(撒母耳記上上一至三章)

默想

“撒母耳”的名字,在希伯來文是“神聽到”的意思,為何神聽他?是因他先聽神,對神順服,警醒跟隨神,每日願意與主同行。“以利”在希伯來文乃“我的神!”(“My God”)的意思,一個人在什麼時候會嘆 “My God”(我的神!)?你要做誰?撒母耳還是以利?

與主同行

在今日,很少父母懂得管教兒女,他們只縱容兒女的行為。神說:“我……必永遠降罰與他的家,因他知道兒子作孽,自招咒詛,卻不禁止他們。”(三 13)你對子女、學生、弟兄是否也如此?

金句: 撒母耳記上一章廿七至廿八節

1:27我祈求為要得這孩子,耶和華已將我所求的賜給我了。

1:28所以我將這孩子歸與耶和華,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於是在那裡敬拜耶和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