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原本有兩次機會可不上吊,是誰把他逼上煤山,不只是李自成

明朝的崇禎皇帝在為政期間非常的勤奮,但是最後還是被李自成攻破京都。自掛煤山。其實崇禎有兩次機會可以逃出北京,不用上吊自盡的,但他都錯過了。那麼到底是誰逼他最後上了煤山呢?

崇禎原本有兩次機會可不上吊,是誰把他逼上煤山,不只是李自成

明朝有很多奇葩的皇帝,例如萬曆帝幾十年不上朝,正德帝喜歡到民間行俠仗義,明熹宗更是木工和瓦工的手藝一流。在崇禎繼位後,一改前代皇帝荒廢政治的惡習,而是勤政廉政。但他在位的十七年時間裡,就是生病他也堅持要上朝。

對後宮嬪妃言也要求他們學會節儉,為了減輕財政的負擔,甚至讓自己的皇后親自下廚做飯。但就是這樣一位勤勉的皇帝,卻在1644年的一個深夜,被逼上了煤山,上吊自盡。在崇禎自盡之前,還給留了一封遺書給李自成,讓他不要傷害百姓。

崇禎原本有兩次機會可不上吊,是誰把他逼上煤山,不只是李自成

看到這裡,我們不僅要說,崇禎如此勤政,這樣一位難得的明君,如果放在太平盛世裡,肯定是一位很賢明的守成之軍。但是奈何他在末世,最後只好迎來了他悲慘的命運。

其實崇禎帝有兩次機會不用最後自盡而死的。如果他抓住一次機會,就不用上吊了,這兩次機會都是什麼呢?

第一次就是當時李自成率軍攻破山西的時候,其實在最多兩個月就可以攻到京城了,形勢已經非常危急了,所以崇禎就叫來李明睿,一同研究救國之路。李明睿提出的意見就是南遷,他認為明朝初期都城就在南京,南遷只是進行戰略轉移,而且可以緩解現在危急的形勢,以圖東山再起。

崇禎原本有兩次機會可不上吊,是誰把他逼上煤山,不只是李自成

當時李明睿舉了南宋時期高宗趙構的例子,當時趙構南逃,重新建立了富庶的南宋,使得趙家的天下又延續了一百多年。所以現在大明初期首都就是從南京遷到北京的,所以遷都之後,南京是作為陪都存在的,他有一套完整的行政體系。如果朝廷南遷可以直接拿來用。

李明睿建議南遷,以圖東山再起,總之也比死守在北京等死要好。李明瑞說的非常有理有據,讓崇禎很信服。但是當時大明的政治制度就是皇帝的重大決策,需要內閣的大臣的支持,當時崇禎擔心自己提出遷都的話,會留有罵名。

崇禎原本有兩次機會可不上吊,是誰把他逼上煤山,不只是李自成

所以他想要演一場戲,讓想要臣子們在朝中提出遷都,自己先假裝不同意,之後經過大臣的勸諫之後在遷都,這樣也得了一個好名聲。這出戏的設想可謂是非常完美,他在朝堂上悲痛地說:“眾位愛卿,現在形勢危急,我想御駕親征,即使戰死沙場,也是為國獻身了。”

當時群臣紛紛大呼要為皇帝分憂,爭著想要代皇上出征,但是就是沒有人提到南遷這個話題。但是時間不等人。李自成的大軍已經越來越接近京城,崇禎沒有辦法,只好暗示李明睿寫一份奏摺提出南遷。

但是以陳演為首的大臣卻反對南遷,他故意將這個消息透露出去,使得謠言四起,動朝堂動亂,他還指使其他同僚上疏崇禎帝說南遷是別有用心,要求嚴懲李明睿。

崇禎原本有兩次機會可不上吊,是誰把他逼上煤山,不只是李自成

為什麼朝堂的重臣會反對南遷呢?首先就是他們長期接受理學思想的影響,認為撤退可恥。第二就是為了保命和推卸責任,南遷成功則有功,可萬一失敗的話,支持南遷的眾人自然會不會有好果子吃。

最實際的就是,大臣們所有的根基全都在北京,如果丟棄了這些到了南方,自己的位置能不能夠保得住還不一定。大家都處在觀望狀態,不願輕易表態,南京這個提議也因為雙方的爭執而被擱置。這樣一折騰,一個多月就過去了。

這李自成已經攻下了居庸關和昌平,北京已經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此時崇禎再也坐不住了,他果斷的跟李明瑞說,要立即南遷,此時已經晚了,當時大明的軍隊已經被打散,北京城被圍的連只蒼蠅都飛不出去。

崇禎原本有兩次機會可不上吊,是誰把他逼上煤山,不只是李自成

這時崇禎迎來了它的第二次機會,這個機會就是李志成的和談提議,當時李自成一路打到了復興門,給崇禎帝寫信要求和談,條件是讓朝廷割讓西北一帶給他,他可以實行高度的自治權,朝廷不能控制他,而且朝廷要撥付他一百玩兩銀子作為軍需。

當然作為回報,他可以替大明政府攻打滿清。李自成的和談條件雖然非常的校長狂妄,但是對於當時危機的局面,可以使得明朝京都緩解一段時間的壓力。但是群臣們個個都慷慨陳詞,譴責李自成的狼子野心,建議血戰到底,與北京共存亡。

所以他們對李自成的這份求和大禮並沒有接受。李自成也開始攻入北京。此時崇禎本想趁著夜色逃出城去,但是從安定門到朝陽門竟然沒有一個門為他打開,而此時天馬上就亮了,李自成也要攻入都城了,此時崇禎只好孤獨的走向了煤山,自盡而亡。

崇禎原本有兩次機會可不上吊,是誰把他逼上煤山,不只是李自成

機會總是稍縱即逝,一步得生,一步得死,豈容貽誤。崇禎皇帝導演的議事秀,白白浪費了大好的機會,留下了千古憾事。可見在危急的關頭,一定要果斷決策,而非磨磨蹭蹭。只有抓住稍縱即逝的時機,最後才會有翻盤轉勝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