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教育中的工具學習,如何開展,要經歷哪些階段?

我們的世界有各種各樣的工具,奇形怪狀的,螺絲刀、筷子、汽車、樹枝……它們都能或多或少的幫我們完成某樣事情。

人類的文明發展史和進化史,似乎就是工具發展的歷程,利用工具,我們人類實現了許多“神奇”。

要成為創客,或者類創客,自然就需要用到與製作東西有關的各種工具,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掌握這些工具,一定歷經漫長且循序漸進。

如何實現這樣的學習過程呢?這也是開展創客教育的任務之一。

工具的選擇和使用是創客必不可少的課程。

從簡單的工具開始學起,學的過程自然是採用實際和真實情境下的方式訓練、幫助理解、推動熟悉和熟練掌握。較低層次的是做到“會用”,而高層次的是做到“會巧妙地用”和“懂得如何更好地用”。要做到後者,需要的不僅僅是模仿的操作訓練,還有教會真正理解工具本身所具有的科學性和技術特點,以及高級的使用技巧和經驗等。真正的創客,從小便痴迷於“玩會”工具,而且在很多時候,展現出對工具本身更高水平的理解和“感悟”。

阿童木人工智能認為,創客教育中,工具教育是比較重要的,儘管相對於創客素養要次,但都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創客學習的工具越多,他在製作技能上的能力就越強,在完成製作物品上的可能就越大,創客的水平可能就會更高。

創客教育中的工具學習,如何開展,要經歷哪些階段?

在阿童木人工智能的學員中,那些掌握工具達到一定水平的創客們,一般都會想辦法,如何把工具用得更有水平,更“藝術”。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孩子在接觸籃球時,先是通過一段時期的練習。學會簡單的運球和投籃,然後就有一段時間會很瘋狂地練習各種技巧,想方設法如何實現更為帥氣的投籃姿勢,或許會讓異性投來青睞的眼光。

從創客教育的角度而言,我們特別期望一個孩子能夠具有這樣一個學玩工具的“把玩”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實際形成了更好的工具思維,也就是會對工具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理念、使用方法、科技內涵等作出更多的思考,並逐漸建立起穩定而高層次的工具使用能力甚至智慧。

創客們經過這個階段,下一個階段,就是不滿足於只玩原來的工具,還會動腦筋去想改善、改進、改變原來的工具。這個時候因為他可能已經是一個高超的工具使用者,他就有可能為這個世界思考、設計、改進製造出新的更好的工具,從而再次加強自己對工具的理解力、思維力和應用力。在此過程中他不僅通過工具改善了製作本身,還創造出了更多的新工具。這一過程其實也是工具發展史中最為普遍的情況,很多工具就是經過這樣的歷程而被髮展起來的。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新。

創客教育中的工具學習,如何開展,要經歷哪些階段?

工具實質上反映的是技術的進步,所以,工具技能和思維的高低,實際上可作為反映一個創客能力水平的核心指標。任何創客的培養,絕不可忽視工具的教育,不過也不必貪圖學會使用多少工具。

在開展工具教學時,我們可以設計一系列循序漸進的工具訓練內容,在促進孩子主動玩學的前提下,實現孩子的工具技能和思維發展。其中,漸進性、適合性、安全性和訓練強度都要合理考慮,並且一定要照顧到孩子的主動積極性,不能要求孩子過快、過多地掌握很多工具。

阿童木人工智能的創客實驗室,採用了3D打印機、激光雕刻機等新穎先進工具,原本只在高等級實驗室才能用到的工具,例如高級示波器、掃描顯微鏡等,也已經在現代創客運動中,經由網絡社區,向平民化趨近。

創客教育中的工具學習,如何開展,要經歷哪些階段?

阿童木人工智能專注於3-18歲孩子的機器人、編程、創客等教育,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學理念得到傳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專注於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更多信息請關注阿童木人工智能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