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6歲弟弟救10歲白血病姐姐:姐姐別怕抽我的血救你

溫州6歲弟弟救10歲白血病姐姐:姐姐別怕抽我的血救你

弟弟隔著玻璃安慰姐姐要勇敢。

溫州6歲弟弟救10歲白血病姐姐:姐姐別怕抽我的血救你

醫生說目前手術前景樂觀

姐弟倆,以前天天黏在一起,10歲的姐姐小美照顧6歲的弟弟小杰,接他放學,哄他吃飯。然而現在,姐弟倆卻只能隔著一扇玻璃,用通話器表達對彼此的想念。

每天,弟弟拿起話筒,第一句話都是,“姐姐,我好想你。”

姐姐有些害羞。她頭髮剃光了,臉上蒙著口罩,眼睛笑成一條細線。

小美得的是再生障礙性貧血,小杰不懂,只知道這個病很嚴重。有一天,爸爸告訴小杰,只有他能救姐姐。

這個才只有6歲的孩子似乎在一夜之間就長大了,不再調皮,他像個小男子漢一樣,隔著窗向姐姐揮動小拳頭,好像在說,“姐姐,別怕!我會救你。”

突如其來的疾病

打破了這個家原本的幸福

姐弟倆從小生活在溫州。一家人租住在城郊的出租房裡。在這套不大的房子裡,姐弟倆有屬於自己的房間,10多平方米,擺著兩張床和一些簡單的傢俱。

勤快的媽媽張叢英把房間收拾得乾淨整齊,她還在櫃子上的花瓶裡插了些文竹。“小美不在家,想給房間增加點生氣。”媽媽說。

張從英和丈夫何金華12年前從湖北老家來溫州謀生。何金華從小沒了父母,在老家也沒什麼親戚,這些年,一家子很少回去,哪怕逢年過節,也是在溫州過的。兩個孩子都在溫州出生,他們對那個陌生的故鄉,幾乎沒有任何印象。這一家子,早把溫州當成了第二故鄉。

何金華是個木工,前兩年拉起隊伍,做了個小包工頭。說不上富裕,卻也美滿幸福。

直到今年4月6日,小美在一次高燒抽血後,確診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

檢查、化驗、輸血小板……錢就像流水般花出去,像個無底洞般。

聽說弟弟和自己匹配成功

姐姐卻不開心:弟弟會不會痛

小美堅強懂事,生病後,無論多難受從不吭聲。有時候,她反過來安慰大人。蒼白無血色的臉,總是揚起燦爛的笑,媽媽每次見了都心如針扎。

要治好小美的病,唯一的辦法,就是移植造血幹細胞。父母先去抽血化驗,但沒配上,又帶弟弟小杰去驗,配上了。醫生說,他們還算是幸運的,雖然同胞之間配對成功率最高,但也只有20%左右。

大人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小美。沒想到,躺在病床上的女孩沒高興多久,臉就沉了下來,她輕聲說,“給我捐骨髓,弟弟痛不痛?”

父母說,小美從小就很照顧弟弟。她一放學,就去幼兒園接弟弟放學。幼兒園門口,小美小小的身體擠在大人們中間,見到小杰出來,就牽著他的手,兩人一路說說笑笑回家。

回到家後,小美馬上給媽媽打電話報平安,有時候爸爸媽媽回家遲了,小杰又喊肚子餓,小美會到便利店給弟弟買方便麵,姐弟倆就一起坐在小桌子前吃麵。吃完後,小美收拾好,再在這張桌子上寫作業,小杰就乖乖地在邊上玩。

有時候,學校發的點心、水果,只要是弟弟喜歡吃的,小美都會偷偷留下來,拿給弟弟吃。

姐弟倆都愛吃肯德基,父母答應小美,她每考一次一百分,就帶她吃一回。發病前,小美一連考了七次滿分。姐弟倆一起吃了三回肯德基,還剩下四次,小美記得很清楚。在醫院裡,她偷偷跟媽媽說,剩下的就讓弟弟吃吧。

媽媽心酸得又抹起了眼淚。

聽說只有自己可以救姐姐

6歲男孩好像一下長大了

知道自己的血,可以救姐姐的命後,小杰特別高興和驕傲。

6歲的他,瘦瘦小小的,見到陌生人不太敢說話,但每次到醫院抽血,他都顯得很懂事,從不叫疼,還跟護士說,“我要抽血救姐姐……你們需要多少血就抽多少。”

小杰從小吃飯就有些挑食,但最近一段時間,他吃飯特別乖,還對大人說,“我要好好吃飯,多長點血,好抽血救姐姐。”父親何金華說,每次聽到這些,他都忍不住哭。

在父母眼裡,小杰現在成了一個勇敢的“小小男子漢”。以前他不喜歡吃藥,怕苦。現在,在正式移植之前,醫生配了很多補充鐵、鈣的藥片,小杰每天都會按時吃下,眉頭都不皺一下。

這幾天,小杰每天跟著父親到隔離病房探視姐姐,他總會跑在前頭,一間一間地往裡張望,看看是不是姐姐。姐姐小美的病房在通道盡頭,見到弟弟,她就讓媽媽把話筒拿給她。

姐弟倆就著話筒聊了起來,小美說:“等我出院了,我們倆一起玩。”

“好呀!”小杰答得很大聲,通道里的人都聽到了。

父親何金華說,好幾次小杰從夢中笑著醒來,他說,又夢到跟姐姐一起玩了。

醫生說目前手術前景樂觀

有好心人一次捐了10萬元

孫嵐是小美的主治醫生。昨天,她接受錢江晚報記者採訪時說,目前,姐弟倆的情況都很好,一切順利地話,下週就能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在孫醫生看來,這個移植手術最大的難點是,小杰的體重只有姐姐小美的一半,所以最擔心移植時所需的造血幹細胞會不夠。

本來解決的辦法是,除了抽取小杰的外周造血幹細胞,可以再抽些骨髓移植給小美,但畢竟小杰太小了,不太合適。孫醫生說,好在小杰的身體不錯,加上孩子的細胞活力足,對他自身來說細胞再生能力也強,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醫生說,即便只抽造血幹細胞,還是會十分疼痛,“對一個大人來說都很難忍受,更不要說一個6歲的孩子了。希望小小男子漢到時要更堅強一些。”

對姐姐小美來說,弟弟的造血幹細胞足以幫助她治癒疾病。移植成功後,小美還要進行一年的抗排異治療,需堅持吃藥。一年後,若各項指標都理想,小美就能恢復正常生活了。

錢江晚報記者瞭解到,小美的移植手術加上後期的治療費用,總共需要三四十萬元。

“原本這麼一大筆錢,對於我們家來說是根本沒辦法承受的,好在有很多好心人幫忙。”何金華說,最近,小美所在的小學全校師生捐款9.3萬元,還有個網絡平臺也捐了近6萬元。

通過當地媒體報道,愛心人士的捐款更是源源不斷。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熱心人一次性就捐款10萬元,只留下一句話:“讓孩子好好看病。”

“謝謝,真的謝謝。雖然醫生說沒問題,其實我跟孩子媽媽每天都在擔心,但我想,有這麼多好心人幫助我們,孩子們肯定會沒事的。”何金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