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 寶塔石化集團領航民營石化行業騰飛

二十一年風雨砥礪,寶塔石化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創始人孫珩超從一個瀕臨倒閉的南梁農場小煉油廠開始了它的經營。二十多年後,這家小工廠成長為了中國石化民營企業巨頭“寶塔集團”。這家民營企業的發展歷程和未來走向,也折射出了改革開放給中國民營石化企業帶來的萬千變化。

可能人們難以想象,二十年多年前,寶塔還只是一家瀕臨倒閉的南梁農場小煉油廠。在創始人孫珩超的帶領下,逐步發展成為以是一家以石油化工為主營業務,產學研一體化,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可以說,寶塔的發展歷程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製造發展的縮影。因為改革開放,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一起走到了舞臺中央,寶塔也從承接低端的煉化製造業迅速起步,逐步形成了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二十多年來,寶塔集團不斷開拓創新、砥礪奮進,實現了跨區域、全國化經營,成長為以石油煉化為主營業務的多元化企業集團,正邁向世界,實現國際化運營。

改革開放40週年 寶塔石化集團領航民營石化行業騰飛

2017年,寶塔集團已經搭建了七大產業集團協同發展的產業佈局,完成“沿海、沿疆、沿國門”和“一帶一路”的地域佈局,這一切都離不開國家利好政策的不斷頒佈。從產業到地域,實現了資源共享、戰略清晰、佈局宏大、業務統籌、優勢互補、國內國際聯通。寶塔集團佈局石化、金融、投資控股、教育、商貿、科技、新能源七大產業,所涉及行業包括石油煉化、油品零售、金融、生態環保、農林牧、高端軸承製造、石化裝備製造運輸、倉儲、商貿、教育培訓、科技研發、工程、新能源、酒店及物業等十餘個行業。從創業初期的圍繞石化上下游產業鏈,到資本驅動和技術驅動,深耕優勢產業,主業突出,輔業和關聯產業作用明顯,多產業協作並進發展。重資產運營模式與輕資產運營模式相結合的集團化運作體系,既充分發揮了多年在實業領域積累的先發優勢,又在競爭優勢和資產優勢的基礎上,充分將資源集中以提升自身盈利能力。

寶塔集團工作人員介紹說:“寶塔一直紮根在民營石化領域,一直以來我們就堅定地認為,中國的石化行業要好,首先研發能力要強。我們在不斷根據國際標準提高科研水準,同時也以清潔能源作為主要發展方向。”據工作人員介紹介紹,寶塔的高速發展歷程可以用“耕耘不輟,滄海變桑田”來概括。

改革開放40週年 寶塔石化集團領航民營石化行業騰飛

記者在採訪中還發現,寶塔集團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一直奮鬥在扶貧濟困的一線。寶塔集團在參與寧夏南部山區、中衛市等扶貧工作中,先後捐建學校基礎設施投入近400萬元,為困難群眾捐款、捐物1000多萬元。設立了職工困難互助基金,幫助職工大病救助、生活困難、事故救助300多萬元。收購瀕臨倒閉的銀川拖拉機廠、廣夏活性炭廠和麵臨退市、大量裁員的西北軸承公司,並投入13億元分別實施新技術、新產品改造,使3000多名職工免於下崗失業,為轉移安置和分流職工發放補償8000萬元。同時,使這三家企業獲得新生,成為裝備製造、活性炭行業的現代化企業。孫珩超被兩次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這一變化背後的邏輯,正是改革開放給中國製造企業帶來的深層次改變。

在寶塔集團北京總部大廳,集團佈局的石化、金融、投資控股、教育、商貿、科技、新能源七大產業為主題的規劃等展示頗為引人注目。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創業初期的圍繞石化上下游產業鏈,到資本驅動和技術驅動,深耕優勢產業,主業突出,輔業和關聯產業作用明顯,多產業協作並進發展。重資產運營模式與輕資產運營模式相結合的集團化運作體系,既充分發揮了多年在實業領域積累的先發優勢,又在競爭優勢和資產優勢的基礎上,充分將資源集中以提升自身盈利能力。

未來五年在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大背景下,寶塔集團將整合國內外能源戰略資源,以環保、節能、安全、生態型石油煉化為產業核心,建設區域優勢彰顯、創新技術領先、產業佈局全面、產融結合發展的大型多元化企業。同時,集團將利用產業轉型升級給未來發展提供更廣闊空間,轉型升級主要涉及傳統煉化主業、新能源、產融結合、國際化工程業務等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