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塔石化集團的21年:改革開放下的民營石化企業崛起

如果說改革開放締造了寶塔石化,那麼騰飛的中國經濟就是助推寶塔集團走上前臺的最大引擎。“寶塔石化將秉承匠心精神,繼續苦修內功,實現從源自中國到代表中國民營石化行業的飛躍”。

長久以來,對於有著“大國重器”之稱的傳統石化製造業,外界一度偏執的將民營石化企業比作石化產業浪潮中的附屬品,將“民營品牌”看作現階段市場發展進程中的曇花一現。但不乏有人視其為行業“黑馬”,以未來引領者的身份出現其中。

寶塔石化集團的21年:改革開放下的民營石化企業崛起

伴隨著改革開放時代的步伐,當我們回顧回頭對比如今的一片繁榮不難發現,正是這些民營企業的艱苦樸素,負重前行,才讓他們取得了今天的輝煌業績。

不管對於孫珩超還是有著他個人標籤的寶塔集團來說,雖置身於40年改革浪潮中,但在以自主黑馬身份橫空出世之前,經歷了太久的孤立無援與摸索前行。因為那個年代,民營石化企業滅亡不是新聞,活下來才是。

也正基於這個舊因,讓孫珩超和他的寶塔石化,從21年前的那家鄉鎮企業開始就意識到:民營石化企業的發展必須要走一條和別人都不一樣的路,因為只有這條路才能通往生存與成功的大門。

與大多數創業成功的企業領導不同,孫珩超經常提及自己的創業史與寶塔石化的初創時期。也許源自於他的教育工作者出身,讓他非常重視寶塔集團的企業文化,以及如何從0做到今天的成績。

熟悉寶塔集團發展史的人都知道,1997年是寶塔石化誕生的一年。這一年,孫珩超回到生他養他的土地——寧夏,帶著開創實業的夢想,投身家鄉建設。孫珩超從瀕臨倒閉的南梁農場下屬的小型煉油廠做起,一步步兼併壯大,在這過程中也曾出現過生死存亡的時刻。比如1998年,寶塔集團就曾面臨滅頂之災,自治區政府對成品油市場進行全面治理整頓,兩廠被列入重點整頓或取締之列。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勢,孫珩超權衡利弊,決定投入更多資金從環保設施、產品質量、安全措施、基礎建設等方面進行整改。在爭取生存的基礎上,不斷謀求企業轉型。事實證明,孫珩超的策略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起到了重大作用。初創幾年中,寶塔石化遇到了眾多挫折,孫珩超憑藉超人的意志力,不斷聽取專家意見,權衡利弊,完成了企業轉型,為先期發展積攢了有生力量。此後孫珩超又不斷帶領寶塔破解郵品市場統銷之道,與中國石化正式簽署合作協議,為寶塔爭取了寶貴的市場空間,寶塔的郵品經銷自主權得到了有效維護,解決了在外人看來根本不可能解決的小煉油生存問題,寶塔進入加速階段。

寶塔石化集團的21年:改革開放下的民營石化企業崛起

眾所周知,資質牌照對於石化企業來說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命門。相關數據表明,截至2015年,在全國範圍內共有5家企業獲得原油進口配額及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2家企業獲得原油使用權、2家企業獲得非國營原油貿易進口資質,而獲得國家發改委頒發的原油使用資質、商務部的原油進口資質、原油配額、燃料油進口資質和成品油批發資質,即“五證在手”的石化企業僅“寶塔石化”一家。這一連串的榮譽,是對寶塔石化集團18年來綜合實力和快速發展的最好詮釋。

隨著一帶一路等政策的不斷利好,近些年,寶塔集團佈局石化、金融、投資控股、教育、商貿、科技、新能源七大產業,所涉及行業包括石油煉化、油品零售、金融、生態環保、農林牧、高端軸承製造、石化裝備製造運輸、倉儲、商貿、教育培訓、科技研發、工程、新能源、酒店及物業等十餘個行業。從創業初期的圍繞石化上下游產業鏈,到資本驅動和技術驅動,深耕優勢產業,主業突出,輔業和關聯產業作用明顯,多產業協作並進發展。重資產運營模式與輕資產運營模式相結合的集團化運作體系,既充分發揮了多年在實業領域積累的先發優勢,又在競爭優勢和資產優勢的基礎上,充分將資源集中以提升自身盈利能力。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寶塔石化一步步從無到有,直至今天的發展壯大,這其中有坎坷,有挫折,有心酸,也有輝煌,但是我們堅信這也是民營石化企業突破瓶頸,必然面臨的常態,然而也正是在孫珩超的帶領下,寶塔人不屈不撓的自我生長的精神造就了像寶塔集團這樣一個又一個生命力頑強的民營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