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不同年代的茯磚茶,不知是誰整理得太好了!

多年喝茯磚經驗的茶友分享判斷不同年代茯磚茶的方法,果斷要收藏了!

茯磚茶里長“金花”,是因為茯磚茶的加工工藝中有一個專門的“發花”工藝,即為茶磚創造一個相對比較長且適合“金花”生長的環境。“金花”是安化黑茶中茯磚茶的標誌性特徵。

對於如何判斷不同年代的茯磚茶,有以下方法:

A.外包裝:不同年份的外包裝材質、標籤字樣、商標均不相同。

如何判斷不同年代的茯磚茶,不知是誰整理得太好了!

B.原料構成:早期茯茶用料十分考究,大部分選用純正安化黑茶為原料,葉片大,葉張肥厚,色澤黑褐油潤均勻一致,自1983年後,茯茶拼配用料部分採用平地茶原料,葉張薄、瘦,含梗較多(15%以上),色澤也較黃褐,欠均勻一致。

如何判斷不同年代的茯磚茶,不知是誰整理得太好了!

C.金花色澤:剛出烘的新茯茶,磚身內著生大量的金黃色顆粒,形似"米蘭"。隨著陳放年代的延長,金花逐步萎縮變白,三十年的茯茶已基本見不到金花留下的痕跡,隱約可見白色欠均勻的斑點。

如何判斷不同年代的茯磚茶,不知是誰整理得太好了!

D.不同年代的色香味特徵:茯茶通過開湯審評,可大體判斷所產年代的特徵。一般情況是:陳放年代越久,陳香味越濃,陳香帶有一定的刺激性,我們姑且將它稱之為茶氣,茶氣越足,表明陳放年份就久。這種茶氣相當的持久。

一是耐泡性:多泡以後,茶味已淡,但茶氣猶存,且純正;二是嗅氣性:冷嗅茶渣,茶氣刺鼻。

另外,越是陳放時間長的茯茶,茶湯越易沖泡出來,且茶湯色澤紅豔明亮,似陳放多年的洋酒。按1:30的茶水比例沖泡茯茶,15泡後,茶湯色澤仍能保持紅豔。一般茶湯滋味表現為甜醇爽滑。

如何判斷不同年代的茯磚茶,不知是誰整理得太好了!

陳放多年的茯茶,滋味甜醇,入口即化。所謂"化"境,即是茶湯入口後,無需吞嚥,很自然地順喉而下。“甜”是黑茶的主要特色,茯磚茶甜醇而不膩,絲絲的甜味沁入喉嗓,沁人心脾。

十幾泡之後,茶湯色澤逐漸變淡,但甜味猶存,而且其甜味更加純正。喝完茶後觀察葉底,陳放多年的茯茶,葉底黑褐均勻,質地稍硬,用手指輕輕一捏,葉底即碎。

如何判斷不同年代的茯磚茶,不知是誰整理得太好了!

茯茶在沖泡時,有一種特殊的菌花香,這是茯茶的特殊香氣特徵。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大體在10-20年內,其菌花香逐步演變為中藥香,這種香氣類似於“土茯苓”。但再延長存放時間,如五十年代生產的手築茯茶,其藥香基本消失,而以陳香為主。

事實上,具有顯著藥香的茯茶,其功效作用已經比較好了。一些茶人對藥香不太適應,慢慢體會一段時間後,就能接受這種特殊的茯茶香氣了。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發佈,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