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札記——他們因何而貧

我出生在一箇中部農業大省,方圓200公里左右都是平原,這裡雖然沒有山川的秀麗,但也沒有山區的地震和交通不便,雖然沒有海邊的壯闊,但也不會有颶風、海嘯。平原,給了我最安全的懷抱。但小時候,由於農業並不發達,我深刻的感覺到家庭的貧困,當年填寫家庭成分的時候,我這一欄裡一直都是貧農。還好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雖然不是特別富裕,溫飽問題應該是解決了。

扶貧札記——他們因何而貧

2018年6月,在精準扶貧的倡議下,我也加入了扶貧的隊伍,到了一箇中部鄉鎮的深度貧困村,在走訪中發現,其實大部分人還是能過的去的,每年地裡的收成,在加上打工的收入,溫飽絕對不成問題。大部分人的期待其實是村容村貌的改變,是對城市生活方式的嚮往。

城市生活的豐富,城市現代生活的方式無疑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但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幾乎沒有娛樂設施,生活單調而乏味,也就造成了年輕人大部分外出打工,村中留下的兒童和老年人居多。

扶貧札記——他們因何而貧

每個村莊幾乎都有貧窮戶,我到的這個村莊,老趙家是一個貧困戶。他到底是因為什麼致貧的呢?其實老趙家前幾年能過的去,只是突然得了腦梗,造成了中風後遺症,失去了勞動能力,每天只能坐在輪椅上。雖然有農村合作醫療和大病救助,但這對於家庭的打擊仍舊是致命的,一下子,整個家的花銷幾乎都是醫療花銷。中國人一般都有儲蓄的習慣,用於預防各類事情,生老病死、婚喪嫁娶,每一項幾乎都能花光以前的積蓄。特別是疾病,老一輩人當年幾乎沒有完善的預防體系,疫苗接種很少,到了老年就容易出現各類疾病,造成貧困家庭。

完善農村的醫療預防體系,應該是扶貧的重中之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