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剎、百米花開藏身市區,焦作這兒要打造河南版「西溪溼地」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受訪者供圖

當一趟趟旅遊專列駛向世界地質公園焦作雲臺山時,當海內外遊客不遠萬里湧向焦作陳家溝時,焦作市解放區無疑將給這座魅力之城再添一張靚麗的名片。

千年古剎、百米花開藏身市區,焦作這兒要打造河南版“西溪溼地”

該區重拳打造包含3000畝"水域經濟",以"醫、養、食、藥、學、遊"多位為一體的大健康產業園,實現了文化、健康、旅遊及研學的多領域發展。

目前,這片四面環水,擁有"10分鐘"交通網的健康產業園,已成為海內外客商新的投資熱土。

藏身市區的千年古剎和百畝花海 引來十萬遊客觀光

"真想不到,在離咱市區不到15分鐘車程的地方,竟然有這樣一處好地方。"8月3日,焦作市解放區健康產業園靈泉陂村的一處河堤上,讓來釣魚的張先生直誇不賴的,就是正在進行拓寬河道工程的大沙河。

走過大沙河的河堤向北走,不一會兒就來到一處馬場。沿著馬場旁邊的一條小道前行,一座千年古剎出現在河南商報記者面前。離開寺廟不到10分鐘,就來到了一處正在修建的院落,院子中央,一塊刻有"集賢書院"字樣的石碑已經立起。

"這是(焦作)市文物局投資建設的,是個將在南水北調徵遷過程中的建築文物原樣異地復建的項目。"焦作市解放區健康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解放區健康產業園管委會)工作人員小郭說,集賢書院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計劃投資6000萬元,除了已建好的一期工程外,二期工程還要將南水北調工程中已搬遷的明清及近代以來的民居民俗建築整體移建過來。

千年古剎、百米花開藏身市區,焦作這兒要打造河南版“西溪溼地”

與書院一路相隔的,就是百畝油菜花和向日葵園區。"今年春天我們做的油菜花節,接待了差不多10多萬遊客。"說起早前的熱鬧場景,小郭滿臉笑意。

從工業園變身健康產業園 解放區這個地方不一般

眾所周知,焦作市由解放區、中站區、山陽區和馬村區四個行政區域組成,在全省提倡產業集聚區建設之時,解放區因面積問題,其工業集聚區的發展建設受到了限制。2012年,從全市發展的戰略考慮,當時的焦作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決策,將小北張村、靈泉陂村、郭村、後莊村4個建制村劃歸解放區管理。

2013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覆同意焦作市人民政府的這一請示,從此,一個名叫解放區工業園區的產業集聚區就應運而生了。

千年古剎、百米花開藏身市區,焦作這兒要打造河南版“西溪溼地”

解放區工業園區成立後不久,一些企業就主動找上了門。"當時找到我們要求投資的企業可不少。"解放區健康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賈少峰介紹,為保障產業園的健康有序且可持續發展,解放區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在對主動申請落戶的企業進行了一番篩選後,最終敲定了幾個投資金額超億元的項目。

就在這些項目開始籌備之時,焦作市的水系建設步伐加快了,焦作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建設國內知名養生基地、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新要求,為此,解放區對該園區又進行了重新規劃,產業定位也由原來的工業項目變為大健康產業。

受產業結構和定位的調整,該園區的名字也由解放區工業園區,變為解放區健康產業園區。"那時,我們就開始為健康產業規劃佈局了。"賈少峰說。

擁有強大的"10分鐘"交通網 3000畝水域和文化底蘊成名牌

園區落定後,附近的村莊也是舊貌換新顏。現在,不僅村莊整潔了,修建的勤業路、中業路等園區道路,讓村民進出方便,交通便利了不少,大沙河、靈泉湖等水域工程的建設,也讓村民們有了遊玩和晨練的地方。

千年古剎、百米花開藏身市區,焦作這兒要打造河南版“西溪溼地”

不光園區內交通便利,園區外的交通網也可謂四通八達。

"我們有‘10分鐘’交通網。"據解放區健康產業園管委會主任王會來介紹,該園區規劃面積5.1平方公里,向南十來分鐘車程,就能上到通往鄭州的高速公路;向北十來分鐘車程,即可乘坐鄭焦城際鐵路.未來在距離園區十多分鐘車程的地方,還有一個通航機場和呼南高鐵站。"此外,園區東臨焦晉高速公路,焦作市主幹道普濟路、焦武路更是穿園而過……

該園區的優勢不止於此,在水和文化底蘊方面,園區優勢亦十分凸顯。

據王會來介紹,該園區內有大沙河、新河、靈泉湖等多條水域,這些水域合計面積達到3000畝,全部建成後,園區將處於四面環水的狀態,"不說外地了,這在河南怕也是唯一。"而集賢書院建成後,每年可接待5萬人參觀遊覽,它與千年古剎靈泉寺和龍王廟,將組成獨特的"儒釋道"文化區,這樣一來,園區已初具規模的"兩河一湖"西部生態建設,將與"儒釋道"文化區形成新的格局。"這樣不僅能提升園區知名度,還能為園區招商引資工作搭建新的平臺。"王會來說道。

組合拳打出大健康產業新構架 康養、文旅、藥食成"主力"

園區有了特有的生態和文化區,但對園區未來的發展,作為園區管委會主任的王會來卻要打一套全新的大健康產業組合拳。

"依託靈泉湖、新河、大沙河,搶灘水經濟領域。"王會來表示,鑑於杭州西湖和西溪溼地將"水經濟"做出了市場基礎和前景,因此,園區要將擁有3000畝水域面積,是焦作地標龍源湖公園四倍的靈泉湖,打造成具備景區特質的溼地公園,並在此基礎上建成特色小鎮。

“建成後,靈泉湖就是河南的‘西溪溼地’了。"那時,園區將成為養老、旅遊地產、康養機構以及高端酒店、餐飲的聚集地。

王會來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該園區要做以"醫、養、食、藥、學、遊"為主的大健康產業,除文化、農業、生態旅遊等相關業態,以及養老產業外,園區還將打造以按摩、針灸等為主的中醫治療產業,以養生為主的餐飲產業,以"四大懷藥"為主的藥材種植業,以及以養生、中醫培訓、太極拳武校等為主的培訓產業。

這樣一來,我們園區的承載力和競爭力就提升了。"王會來笑著說,園區周圍建有醫院、商超等完善的公共設施,也有蒙牛、綠地等大型企業,這都讓園區具備了適合多種產業發展的條件,"這兒肯定能成為最佳的投資平臺和全新創業樂土。"

據瞭解,目前,園區已投資百萬,對園區內文化產業區——靈泉遊園的道路等進行修建,並引進外來資金,註冊成立了靈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爭取該遊園成功申報為國家3A級景區。

與此同時,佔地50畝,投資1550萬,主要針對心腦血管病實行藥養結合的專題臨床研究的靈泉中醫療養院項目也已落地。"生命本能論基金會計劃5年內在全國設立50家分院,咱們這是全國第一個。"據王會來介紹,該項目包含有一個現代化的中醫院,一個本能系統醫學培訓學校和一箇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